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绿色环保大趋势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的必然,并且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公众的关注重点,其对社会稳定及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开展并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亟待改善。基于此,针对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及管理策略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趋势;建筑材料;检测;策略
1.绿色趋势下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1.1绿色趋势下的建筑工程
“绿色趋势”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环保形式。它主要表现为将传统建筑工程与环境结合起来,引导市场发展,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一种更能保证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状态。绿色经济的主导思想有以下4点:①经济的发展模式一定要遵从“环境、社会、经济和谐一体”的原则;②自然环境的各类价值应能在绿色经济的环境下有所体现;③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应做到公平、合理;④产业的优胜劣汰要能在绿色经济的引导下进行。由此可见,在绿色经济时代,各行业应以“绿色”二字作为发展标准。
1.2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1.2.1安全方面
建筑是建筑材料与人工综合而成的结果,选择合适、绿色的建筑材料对建筑的整体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具体而言,最重要的影响是对安全方面的影响。检测建筑材料的目的是除去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以防质量不过关的材料流入建筑行业。如果建筑施工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则一定会影响建筑的质量。因此,在检测建筑材料时,不仅应要求材料的强度、韧性、性能、环保等方面都符合相关标准,还应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考虑其科学荷载程度,以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材料的性能不符合建筑要求等问题。
1.2.2经济效益方面
材料的检测在建筑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的整体效益,不可为了降低材料成本,而人为选择质量不过关的材料,或在检测时忽视材料的质量问题。虽然暂时选择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可降低采购成本,但这样的行为很可能降低建筑的耐久性,进而影响建筑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
1.2.3适用度方面
选择检测合格的建筑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并确保建筑项目准时、高效完成。此外,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还可以使建筑符合项目设计,使其整体性能达到预期效果。
1.2.4建筑外观方面
在绿色经济时代,建筑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自然化,因此,建筑材料也应具有这两个性质。然而,越是吸引人们眼球的建筑设计,在材料选择方面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建筑材料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使用检测合格的建筑材料才可能将建筑的设计特点体现出来,才能促使建筑的设计向着更加美观、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2.建筑施工材料检测方法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材料检测方法如表1所示,该类方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为后续的工程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建筑工程常用的几种材料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检测内容
外观检测对建材类型、尺寸、相关标志进行检测,检测外观是否存在缺陷
仪器检测通过实验设备的使用,对材料内部构成及化学成分是否超标进行检测
无损检测通过使用超声波、射线等一系列技术,在不损坏材料的基础上对建材进行检测,检测材料是否存在内部缺陷
3.建筑施工材料检测的优化策略
3.1完善施工材料检测及其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确保施工材料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工作的高效性,施工单位应当完善检测和质量监控体系,这个体系应满足如下条件:第一,遵循国家制定的建筑施工常用材料、检测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规范,掌握施工材料检测工作的流程和要点;第二,明确施工材料检测工序,对检测的标准和操作规程有着充分的体现;第三,通过构建施工材料检测质量监管体系,保证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符合规范,检测精度较高;第四,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架构,实现岗位责任制,完善过去的人员管理制度;第五,明确施工材料检测工作的内容与重点环节,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
3.2加强检测工作具体环节的控制力度
第一,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中,进场检测是最为重要的。不但要在施工材料进场时检测水电、土建、保温节能等各类材料,还应保证这些材料的质量、规格满足施工设计要求与国家标准。检测工作还包括对施工材料质检证书的检查,对比质检报告与实物的质量。第二,提高取样的科学性。采用普通或见证取样、监督抽查检测的方式确保施工材料的样品采集工作具有科学性,不因为取样的失误而降低检测的准确性。第三,对照检测报告验收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经过进场检测合格后,应对照检测报告进行验收。对于符合要求的材料在保存质检证书、检测报告和审批文件的情况下放行;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要及时挑拣出来,另作处理。第四,遵循施工材料的保存要求,对材料进行分类堆放、保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堆放材料。这能保证当进行施工中的材料抽样检测时,材料不会因为自然因素而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第五,严格依照检测环境标准进行检测。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需要满足一定的检测环境要求,否则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3合理控制检测误差
为了提高施工材料的检测质量,应当控制好检测误差。检测误差较大势必会影响施工材料的检测质量,因此检测单位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将检测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检测精度。造成检测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仪器因素、人为因素、样品因素等。一是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检测人员如果在操作中注意力不集中,样品预处理不到位,会直接影响检测质量。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可通过定期的人员培训和制定标准操作规程来实现。二是降低仪器设备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测精度,检测单位应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检修,在制定季度、年度的检修制度基础上,每次检测工作前也应当对仪器设备进行一次校准。三是保障取样工作的周密性。在样品的取样和送样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也会导致检测误差。应严格按照取样标准进行取样,对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取样方式,降低样品因素的影响。
4.结语
总之,在我国绿色趋势下做好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及其质量控制,不仅能保障施工材料的主要性能、质量、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同时提高整体建设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波.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安徽建筑,2018,24(01):169-170+206.
[2]尕玛仁增.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及其开展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6.
[3]蒙钟鸣.论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19):59-60.
论文作者:李云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误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