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周亚泉

(常宁市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500)

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的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其诊断价值。方法 将6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64排螺旋CT扫描,同时给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诊断,以CAG的诊断结果为标准,对实行64排螺旋CT扫描后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 诊断后,使用64排螺旋CT诊断检出率与CAG的检出率数据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将CAG的诊断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则64排螺旋CT的检查准确度为95%,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6.67%,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结果较好。结论 冠心病对患者具有较大的影响,64排螺旋CT能够有效诊断冠心病的发生,同时能够清晰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心病;临床价值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加之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应及早进行治疗,而在治疗前应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能够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本文选取6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其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6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排除标准:妊娠、患有精神疾病、严重肝肾疾病和不配合检查的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1.2±1.8)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5.5±0.5)个月,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心前区明显的疼痛感、出现胸闷、气短等现象。

1.2检查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机(由东芝公司生产)扫描,在检查的前4h禁食水,使得患者平静休息,保持心率<70次/min,必要时口服20~50mg的倍他乐克,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使得患者能够在检查时憋气10s。然后将60~80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注入患者肘静脉处,然后采用0.5mm/层×64层的扫描模式从患者气管部位直至膈肌下2cm的范围内对心脏、冠状动脉的容积进行扫描,对冠状动脉进行逐段分析,建立三维图像后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1]。调节64排螺旋CT机的电压为120kV,900mA的管电流,0.6mm的准直,0.2的螺距,0.75mm的有效层厚,扫描时间10~12s,球管旋转周期0.33s/周[2]。扫描成像后由CT专业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患者冠脉发生病变的部位,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实行64排螺旋CT扫描后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全文数据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计算,以“%”表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采用卡方检验,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疼痛程度,采用t检验,计算后,若两组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则表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诊断后的血管病变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对比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诊断后的血管病变情况,结果使用64排螺旋CT的诊断检出率与CAG的检出率数据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研究64排螺旋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对64排螺旋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行研究,结果实行64排螺旋CT的诊断准确度为95%(57/60),灵敏度为90%(27/30),特异度为86.67%(26/30)。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心脏病,也是是较常见的内科疾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3]。它的表现为胸腔中央发生压榨性的疼痛,当患者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是生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但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目前临床尚不清楚,而其中还有家族史、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痛风等均可能引起冠心病[4]。冠心病的发生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光滑的血管壁上,使得动脉内膜上出现了白色斑块的粥样堆积物,这些斑块的堆积使得动脉腔狭窄,导致患者血流受阻,致使患者心脏供血、供氧不足,产生心绞痛。当患者发生冠心病时,会出现心绞痛、胸部的窒息感、闷胀感、出现剧烈的烧灼样疼痛等,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而对冠心病的治疗需要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有利于冠心病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实行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影响因素,对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对冠心病良好的诊断则是关心变治疗的基础,因此选用合适的诊断方法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影响。

与CAG检查方法相比,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同时也不会受到专业医院条件的限制,使得患者能够在当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检查;对于冠脉中血管斑块钙化的形成程度,调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参数标准,用密度定量进行检测,不仅可以观察到患者纤维斑块钙化的程度,还可以对斑块的软硬和密度进行判断,有利于冠心病的治疗[5]。此外,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时间短,能够在短期内进行多次检查,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当CAG检查不成功时可以采用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检查,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时不仅对心脏、冠状动脉周围的组织能够清晰地成像,而且对冠脉血流的变化和心肌损伤的程度也具有明显的变化,因此64排螺旋CT诊断价值更好[6]。CAG虽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CT冠状动脉成像价格更低,限制条件较少,诊断效果也较好,还可以清除地检查到患者心脏及冠脉血管周围组织情况,更值得信赖。

综上所述,冠心病对患者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在对冠心病的治疗前首先需要对冠心病进行较好的诊断,采用64排螺旋CT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结果其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有效判断冠心病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侯迎秋.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变异型心绞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07):840-843.

[2]董涛.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32-34.

[3]卜庆丰,张杰,符福文,等.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09):1264-1266.

[4]李会芳,张鹏,梁喜章.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当代医学,2014,20(30):33-34.

[5]陈海雄,杨少民.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6):804-805.

[6]戴晓燕,向红,丁兆刚.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1,19(04):204-208.

论文作者:周亚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中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周亚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