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万道红

(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抽取的老年性退行性睑内翻患者50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进行均分,实施常规矫正术的25例老年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的2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将整形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实施不同方法矫治后,研究组患者的矫正总有效率(92.0%)较比参照组(64.0%)更高,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比对两组老年患者的矫正满意度,研究组(100%)高于参照组(72.0%),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结论:老年性退行性睑内翻实施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和下睑袋整形术,效果显著,患者有较高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关键词】老年性退行性睑内翻;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睑袋整形术;应用效果

近年来,矫治术同期实施下睑袋整形术应运而生[1]。鉴于此,此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性退行性睑内翻患者50例,对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1 患者信息与方法

1.1 患者的资料

本次研究抽取的老年性退行性睑内翻患者50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老年患者分别为25例。研究组中,男性老年患者、女性老年患者分别为11例、14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50岁,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66.42±5.47)岁。参照组中,男性老年患者、女性老年患者分别为13例、12例,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51岁,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67.10±5.66)岁。将研究组和参照组老年性退行性睑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入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组间差异呈P>0.05,数据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老年患者采用常规矫正术,研究组老年患者则实施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首先平行画一距离下睑睫毛下3mm的手术切口线,利多卡因加少量肾上腺素液于眼轮匝肌和周围组织局部浸润麻醉。沿着已经标记好的线将皮肤切开,同时将皮下组织进行分离,这样可以使眼轮匝肌充分显露。将约8mm的宽眼轮匝肌分离出,这样可以将外眦眶骨膜充分显露。随后将眶隔打开,将脂肪进行适当的释放,去除3组或4组,并缩紧眶隔。待上述操作完成后缩短眼轮匝肌,并将其在外眦眶骨膜上进行缝合和活结[2]。依据患者视内翻和下睑的松弛情况对缩短量进行调整,其标准依据矫正至正常为主。在此期间,需对患者进行叮嘱,告知用力闭眼,对其下睑睫毛进行观察,若未出现内倒和不外翻,则进行结扎固定。向外将患者下睑松弛的皮肤提起,并让患者向上看,画线于睑缘处,在此期间需将多余的皮肤切除。利用5-0号丝线沿着切口处皮肤进针,出针为下睑缩肌处,随后再次经皮肤切口进针,最后进行结扎。患者完成手术后需配合抗生素眼膏,并使用纱布绷带对其加压包扎,定期换药,完成手术7天后将缝线拆除。

1.3 效果的判定[3]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无效表达。显效:患者下睑形态良好,;有效:患者的下睑形态有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标准。

1.4 数据检验和统计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矫正总有效率和矫正满意度的表现形式以(%)为主,组间行卡方检验,结果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则表示P<0.05。

2 研究结果

2.1 联合矫正和单独矫正后的效果评估

比对两组老年患者的矫正效果,研究组92.0%高于参照组的64.0%,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呈P<0.05,表1为具体数值,如下所示。

表1:联合矫正和单独矫正后的效果评估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的治疗方法常选择手术,通过对眶隔力量和眼睑皮肤层组织张力的增加,使下睑板下缘有效恢复,并让其与眼球紧紧贴付。该方法操作相对便捷,但是有较高的复发率,难以让患者满意[4]。有学者表明,矫治术同期性下睑袋整形术可以获取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使下睑内翻得以矫正,外观也十分满意。此次手术中,选取切口较小,实施下睑袋切除术不会存在痕迹,可以将术后无痕的需求得以满足。分离眼轮匝肌的宽度达8mm,这样可以使组织损伤得以减少。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实施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的患者,其矫正总有效率、矫正满意度92.0%、100%明显高于实施常规矫正术的64.0%、72.0%,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呈P<0.05。

综上研究可知,老年性退行性睑内翻实施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和下睑袋整形术,效果显著,患者有较高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参考文献:

[1]马朝霞,刘德成.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3):21-22.

[2]周群,郑重.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术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982-983.

[3]许友明.下睑内翻矫正术两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4):53-54.

[4]曾敏智,沙翔垠,邹湖涌等.退化性下睑内翻伴眼睑松弛的手术治疗[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7,39(3):216-219.

论文作者:万道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  ;  ;  ;  ;  ;  ;  ;  

改良退行性睑内翻矫正术同期行下睑袋整形术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万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