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荒原的开发与建设_北大荒论文

北方大荒原的开发与建设_北大荒论文

北大荒的开发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大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北大荒,在一定意义上已是黑龙江垦区的特称了。它地处东径123°23′至134°32′和北纬43°56′至50°21′之间,东抵乌苏里江,北至黑龙江,西至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同吉林省毗邻。现在行政名称叫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所属9个国营农场管理局,103个农牧场,2000多个工商运建服企业,3000万亩耕地,160万人口,70万职工,分布在黑龙江省48个市县,总面积5.77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机械化程度最高、耕地面积最大的国有农场经济区域。

自1947年以来,一批批转业官兵、各级地方干部、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支边青年、城市知青等,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身于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吃窝头、喝野水、手挥镐、肩拉犁……经过几代垦荒者的努力,已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繁荣昌盛的北大仓,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在创造丰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垦荒者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它是垦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解放军光荣传统,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美德,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的一种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品格、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它是垦区人民群众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

一、创业阶段(1947~1955年)

黑龙江垦区是在战争年代,为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而创建的。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扩大地盘,集结军队抢占东北,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一触即发。针对这种形势,为解决粮食问题以备战争急需,12月28日,毛泽东主席代表党中央发布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伟大号召,要求“除负有作战任务的野战兵团外,一切部队和机关,必须在战斗和工作之暇,从事生产”,遂派出大批部队和地方干部进入东北。当时在东北局主持工作的陈云同志根据党中央“组织亿万农民走集体化、机械化道路、示范农民。”的指示,进行了具体部署。在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中,党中央从延安派出一批部队人员和地方干部,来到北大荒,点燃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火种。自此,黑龙江的农垦事业,战胜重重困难,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不断发展壮大。1947年春到1949年末的短短三年时间里,共创办国营农场100个。这些农场,不仅生产出数百吨粮食支援了东北解放战争,而且培养了一批管理干部、技术人员,也培育了北大荒精神,为国营农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大荒的开发是在十分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一场严酷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广大共产党员、各级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充分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和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战胜了重重困难,在有史以来没人能立足的地方终于开拓出了黑龙江农垦事业。

1947年,通北农场建场时恰值11月份。北大荒的冬天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度,常刮大烟炮。周光亚带领选遣队员共4人,每天迎风冒雪踏勘荒地,夜间栖身在日本开拓团废弃的破房框子里,四面透风,非常寒冷。开荒时机械不足,他们就用人拉犁,一个个肩膀磨出了血泡……就这样,他们白手起家,建起了农场。

同年春,黑龙江省干部学校校长高衡,与县委书记吴飘萍在德都县筹办萌芽乡师,后改为萌芽农场。学员实行半耕半读。开学时40余名学员仅有三把镐头,但他们借用农民工具开荒、种地,当年口粮自给有余。冬季,学员们自己动手制做纺车,纺纱织布,做棉衣。

1948年末东北全境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为加强对国营农场的领导,决定建立国营农场领导机构。1959年3月,东北农林部下设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处,1950年后改为东北机械农场管理局。1953年改称东北国营农场管理局。

国营农场领导机构的组建,使国营农场得以有计划、大规模地进行。自1942年2月起到1950年末,由东北荣军工作委员会组织2000多名荣军战士创办了伊拉哈农场和伏尔基河农场。与此同时,东北军区还把四个解放团和一个青年干部教导团组建成6个解放团农场。“解放团”的成员多数是原国民党部队的军官,通过劳动锻炼,把他们逐渐转变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国营农场的创建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办场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农场存在的问题是“投资高、产量低、浪费多、亏损大”。针对这些问题,中共中央东北局及时做出《关于加强国营农场工作的决定》。为贯彻这个《决定》,各国营农场进行了整顿和改制。

中央提出的国营农场的建设方针是:“不与民争地,花钱少、办事多、收效快”;其任务是:“为国家增产粮食,生产有利,示范农民,积累经验,培养干部;为国家积累资金,扩建新场”。并要求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现有农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同时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发展新农场。

1954年8月5日,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二师移垦黑龙江。9月,3个团8300多名官兵转业,由山东省广饶抵达黑龙江省密山。10月,农建二师就地集体转业。3个农场划归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局。

农建二师是人民解放军成建制转业建设国营农场的第一支部队。他们来到北大荒后,继承了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光荣传统,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光荣事业中再立新功。

1954年国庆期间,苏联政府致电毛泽东主席,提出帮助中国建设一个拥有两万公顷耕地的大型谷物农场,并赠送全套建场所需的机械设备,还准备派出一批专家到中国任建场顾问。10月12日,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复电苏联政府表示欢迎和感谢。10月7日,国务院党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国营友谊农场的决定》。决定农场建在黑龙江省集贤县三道岗,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

当时,这里泡沼遍地,荆莽丛生、蚊虻成群,垦荒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到6月9日共开垦荒地39.3万亩,完成国家要求的全年开荒计划。当年播种小麦5.27万亩,收获361万公斤,盈利1.2万元。

为了更好地运用友谊农场的建场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创办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筹建克山农场。建设克山农场的指导思想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严格遵循“建场程序”,结合当地实际,规划作物面积,办出自己的特色。克山农场1955年筹建,1956年基本建成,开荒25万余亩。1958年调入400多名转业官兵,加强了领导力量,耕地面积扩大到30余万亩。自建场以来,实行了比较完善而切合实际的耕作制和轮作制,除特大自然灾害外,年年盈利。克山农场的成功经验,证明早在50年代中期,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的能力。

在开发建设北大荒中,青年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1955年8月,杨华等一批北京青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北大荒,揭开了全国青年志愿垦荒的序幕。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19个省、16个大中城市2000多名青年先后来到萝北县、密山县内开荒建点,成立了北京庄、天津庄、哈尔滨庄、河北庄等青年集体农庄,后来这些农庄合并成立了国营青年农场。支边青年的到来,为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建设增添了新的血液。

二、发展阶段(1956~1966年)

随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全国掀起了经济建设新高潮。这期间,黑龙江垦区也进入了一个发展阶段。

1954年10月,王震派五师副师长余友清率铁道兵首批复转官兵800余人,公安管教干部280人和参加铁路建设的劳改犯人4794人,向虎林徒步进发。1955年元旦,余友清在虑林县西岗宣布成立八五○农场,当年开荒14.4万亩,实现口粮自给,盈利5万元。

1955年8月14日,王震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呈《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报告。不久,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此后,铁道兵各部的复转官兵1.7万余人,陆续从鹰厦线、黎湛线工地开赴北大荒筹建军垦农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完达山南北的广袤原野上崛起了一批新型军垦农场。

1956年6月,王震参加在密山召开的“铁道兵农垦局成立大会”。6月25日,王震在铁道兵农垦局场长会议上提出了建场方针和要求。他说:“在荒原布点建场,领导要和专门人才一起踏查勘测。要实行全面规划,分区布点,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搞水利,由由到大、由少到多的建场方针和以农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

1958年2月,中央军委提出把退出现役人员转到农场参加生产建设的意见。1958年3月20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1958年4月10日农垦部下发文件指出:“国务院决定从本年度退役军官中转到国营农场排连干部6万人(其中营以上约占2%),班以下工农骨干和青年学生两万人;七个预备师,四个预备医院,两个兽医院,一个汽车修配厂,直属第一速成中学参加生产建设,这是发展国营农场的一支生力军。”1958年3月至5月,人民解放军转业复员官兵从全国各地向北大荒进发,实际到达8.15万人。连同随军家属,非军籍的工薪人员、部分青年学生部队下放的“右派”,共10万人。他们政治素质较好,其中排以上军官6万人,营以上干部1200人。共产党员近3万,共青团员2万余人。

转业官兵从四面八方涌向密山县城,从密山到各开荒点无铁路,他们踏着初融的冰雪,一脚水一脚泥前进,途中露宿荒原,到了目的地仍然是荆棘丛生、茅草凄凄,既无房舍,又无人烟。转业官兵们用草和树枝搭起“马架子”作宿舍,地上铺起树枝和茅草作床。几十个人挤在一个马架里,夜晚很冷,只好戴着帽子睡觉。春天冰雪融化后,转业官兵们用铁锹和镐头翻地,用木棍戳眼播种。

无私奉献是北大荒人的道德风范和最高境界。当革命和建设需要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奉献出一切,直至生命。据记载,北大荒开发建设50多年来,仅复转官兵就有3000多人长眠在这块黑土地上。而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子女,秉承前辈遗志,仍然为北大荒的事业奉献着力量,实践了他们“献出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誓言。

转业官兵们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有的来自领导机关或军事院校,很多是清华、复旦大学的毕业生,有一批有经验的教师、医生、记者等。大家都为开发建设北大荒,抹一身油、滚一身泥而自豪。他们在战争年代里奋力拼搏,而在蚊虻成群、虎狼出没的北大荒,他们仍然是战天斗地的勇士。

与十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的同时,1958年3月18日,在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的国家直属机关的1500名“右派分子”也来到北大荒。后来,党组织为这些同志落实了政策,得到合理安置。他们为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也包括一批劳改农场。自1950年8月,松江省公安厅在汤原县梧桐河建立第一个劳改农场起,到60年代初,先后接收大批犯人,建起密山农场、青山农场、兴凯湖农场、音河农场、尾山农场、长水河农场等38个劳改农场。北大荒人以广阔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劳改犯人,并用党的政策对他们实行劳动改造,使他们自食其力,重新做人。

黑龙江垦区的建设是在一无经验、二无设备、三无资金的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广大复转官兵坚持“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五边方针,不等不靠,对进一步开发三江平原,增加耕地面积,安置大批复转官兵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由于受大跃进形势的影响,虽出现了一些盲目性,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但后来,在“调整”中对此进行了纠正。对一些盲目新建和扩建的农场,重新进行勘测设计,作出规则,并撤一些生产队,经过调整,广大转业官兵焕发了极大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终于在广阔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南北进行了大规模地开荒布点,建成了东西两大国营农场群。

为进一步开发三江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62年11月18日决定,将合江农垦局和牡丹江农垦局合并,成立东北农垦总局,局址设在佳木斯市。1963年1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总局下设萝北、虎林(后改饶河、密山)两个分局。

由于天灾人祸,国营农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生产和建设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为了使农场的发展建设迈上健康的轨道,1963年2月11日,谭震林副总理提出了《关于整顿北大荒国营农场问题的建议》。根据这个建议对国营农场进行了全面整顿,把生产队建设作为基础,做好生产队的规划,定耕地、定人员、定装备。同年10月23日到30日,谭震林副总理在哈尔滨召集有关人员座谈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的七年规划(1963~1970年),最后形成《黑龙江省国营农场发展规则座谈纪要》。《纪要》指出:黑龙江省是实现机械化的理想地区,今后在条件好的生产队,可以优先实行机械化,黑龙江垦区应该建成国家重点商品粮食基地,是全国国营农场工作的重点。基于这些认识,他提出了有关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豆产量,保证商品粮食供应等指标。为实现这些指标,迫切需要兴修水利和加强基本建设投资。为此,国务院特批,把黑龙江垦区的历史亏损、拖欠作一次性核销,周总理批示“下不为例”。同时还报废核销了一批陈旧落后的机械、汽车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黑龙江垦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困难和挫折教育了北大荒人,使他们在以后的发展中迈出了更快步伐。自1962年末至1967年,全垦区实现了重点机械化,拖拉机增加了87%,联合收获机增加了140%,汽车增加了107%。在这个时期,耕地面积相对稳定,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创造了条件。5年累计上交商品粮325万吨,商品率达60%,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国营农场在调整、巩固的基础上,做到了充实和提高。

这个时期,国营农场的建设尽管出现了一些干扰和失误,但是黑龙江垦区仍有很大的发展,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到1968年末,全垦区国营农场由1954年63个增加到124个(不含劳改、县营和部队农场),生产队2157个,耕地1911万亩(当年播种1558.4万亩)粮豆总产40万吨,实现盈利3742.7万元。

三、在曲折中前进(1967~1978年)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黑龙江垦区也深受其害,从领导体制、经营管理制度到行之有效的生产规章制度一度被全盘否定,一大批富有经验的领导干部被批斗,致使国营农场经济遭受挫折。但是,垦区职工和广大兵团战士在北大荒精神鼓舞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为继续开发建设北大荒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65年向中央提出成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议。经中央批准后,196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的10769名转业官兵(其中军官511人)分批到达东北农垦总局、省农垦厅和省水利局所属的29个边境农、牧、渔场插场插队,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一师、第二师。不久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这项工作便停顿下来。

1968年6月18日,中央指示重新组建兵团。6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生产建设兵团接收国营农、牧、渔场93个。农场职工25.5万人,耕地1843万亩。1969年,由国家投资,兵团组织技术力量和机械装备,进入抚远荒原。

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任务是“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发展生产。但是,由于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再加上管理不当,一度出现超建、超购、超支、超编现象。

兵团组建时,省农垦厅的大多数农牧场都纳入了兵团建制,还剩下15个规模较小、分散在五个市县的农场也下放给所在市县。1968年6月25日,又把31个劳改农场下放给所属地区的市县,并逐步调离劳改犯人和刑满从业人员,充实国营企事业的职工。

省属农场下放后,平调现象严重。1972年3月7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重建省国营农场管理局,把下放的46个农场收回,实行统一领导。年底,又将原属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和大兴安岭两个农垦局的32个农牧场,并入省农场管理局。这样,全省国营农场除原县属农场和部队农场外,分属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和省国营农场管理局两大系统。

为了进一步推动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中共黑龙江省军区委员会的意见,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改变了兵团体制,撤消了其领导机构。1976年2月25日,在佳木斯市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总局下设宝泉岭、红兴隆、牡丹江、建三江、北安、九三、嫩江、绥化、哈尔滨、大兴安岭、呼盟11个国营农场管理局,共辖53个农牧场3522个生产队。拥有土地总面积14959万亩,耕地2891万亩,总人口189万人,职工86.5万人。农垦体制的改革,给农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

从1968年冬开始,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的知识青年纷纷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陆续来到北大荒。到1971年末,全省国营农场系统共接收安置了城市知识青年45万人(包括1963年由东北农垦总局接收的北京知青19120人,哈尔滨市知青7600人),其中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接收31万人,省属农场接收14万人。

大批城市知识青年进入北大荒,提高了垦区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增加了新生力量。广大城市知青在老一代垦荒战士带领下,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于开拓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开发建设北大荒,默默地奉献力量,培养成为一代新人。自1981年开始,由于落实政策,大批城市知青继续返城。到1995年末,继续工作在黑龙江垦区的城市知识青年已不到3万人。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自1968年至1973年,国家对兵团的基本建设投资累计为8亿元,拖拉机增加49%,职工增加50.8%,耕地面积扩大34.8%,粮豆总播种面积扩大17.5%。1968年盈利1347万元,1969年开始出现亏损,到1973年5年累计亏损5.37亿元。省属农场也亏损1.13亿元。

1973年冬,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根据全国粮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采取措施,扭转被动局面。这些措施主要内容是:(1)组织干部技术人员分批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生产管理水平,大量起用原农场干部。(2)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否定的合理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财务包干,加强成本核算。(3)打破平均主义分配形式;实行标准化作业。

为加快黑龙江省商品粮基地建设,国家对黑龙江垦区又增加了投资。自1973年至1975年,国家对黑龙江垦区基本建设投资6亿元。用于农用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化肥、农药物资的购置和更新,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到1975年,全垦区盈利9477万元。全兵团耕地面积由1968年的1843万亩,增加到2497万亩。

黑龙江垦区地处边陲荒原,远离集镇,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必须自行解决一系列社会性服务,并自成体系,形成“农垦小社会”。兵团成立后,“农垦小社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仅粮油、副食供应,以及文教卫生、劳保福利等自给自足,就是生产建设领域中的许多方面如交通、通信、科研、广播电视等,也都自成网络,社会服务设施齐备。1995年,黑龙江垦区工业生产已形成食品、煤炭、黄金、机械、化工、建材、造纸等21个行业,拥有建筑企业230多家,科研院(所)16个,高等院校8所,中小学(含中专)480多所,职工医院120多个,具有相当规模水准的小城镇140多个。

四、改革开放阶段(自1979年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黑龙江垦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迈进了发展的新时期。农场总局党委认真总结垦区4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清理长期存在的“左”的影响,落实了各项政策,贯彻了党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发展科研事业,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发展第三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单一经营的局面,经济全面迅速发展,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

1.调整结构,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1977年12月12日到1978年1月25日召开的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议确定,要把黑龙江垦区建成全国商品粮基地、工业原料基地、农牧土特产品出口基地和城市副食品供应基地。

黑龙江垦区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逐步向农工商联合企业经营体制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致分三个层次:第一是办好大农业。根据资源优势,在稳定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充分利用林地、水面、草原,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第二是发展工业。把局、场、队、户四级工业作为发展黑龙江垦区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把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建材工业作为三大支柱。第三是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重点的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把劳动力的流向引导到第三产业上,并在政策上给以优惠,经济上给以扶持,使垦区经济协调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向以种植业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变;向以经营农业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使国营农场经济逐步成为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的市场经济。

2.建立农业现代化的窗口。打开垦门,立足自力更生,坚持对外开放,北大荒人把目光投向世界。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将黑龙江垦区由机械化逐步推向现代化,这是北大荒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目标。

1977年,为加快垦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垦区决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国外引进部分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进行试点。试点选定经营基础较好的友谊农场五分场第二生产队。二队耕地面积由14730亩扩大为18540亩,职工人数由326人减少为55人(后又减为39人,其中农业工人20名)。二队成为垦区农业现代化的窗口。

1980年,垦区与日本日绵实业株式会社签约在三江荒原开发30万亩荒地,用日方投资建场,以开垦地生产的大豆偿还投资的补偿贸易项目。

1980年3月,洪河农场开始组建,当年从日美引进价值1126.4万美元的先进机械设备,同时培训干部和技术骨干力量,选定场址,着手土建工程。至1985年开垦耕地40.2万亩,生产粮豆7.6万吨。

1981年初,用世界银行贷款开荒300万亩。300万亩的开荒大都在低洼易涝地区。事前经过详细的考察和评估,认真贯彻“一水、二路、三开荒”的建场进程。项目建成后,二九一、庆丰、八五六、八五四、八五八等农场收益显著,从根本上改变了农场面貌。据统计,自1986年至1989年粮豆利润总额2436万元。用国际银行贷款筹建的二道河、鸭绿河两个新场,经营模式基本与洪河农场相同,但经营效益好于洪河农场。

3.实行承包责任制,兴办家庭农场,促进农业现代化。在改革大潮中,黑龙江垦区实行承包责任制,推广家庭农场,形成“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体制。完善水利、交通等基本建设项目,发展多种经营,实行农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加快了垦区的经济发展。

1979年2月,国家农垦总局提出要把基本工资加奖励作为一种生产责任制形式,在国营农场中推广。根据要求,农场总局所属农、牧场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办法。后又推广友谊农场、八五二农场和九三管理局等单位的经验,把基本工资加奖励改为“包、定、奖(赔)”责任制。要求各场实行“以队为单位,整体承包,统一核算,利润分成,亏损受罚的生产责任制”。生产队对职工按不同行业分别实行专业承包,联产(按各行业的产量、利润或工作量)计奖(赔)的浮动工资制。

1982年2月24日,国家农垦总局发出《关于国营农场生产责任制若干问题的原则规定》。根据《规定》要求,国营农场继续发展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机农联合承包,部分实行机务单独承包或车组承包。据1983年统计,黑龙江垦区参加承包的职工已达58.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5%。据实行大包干的15个农场调查,1982年亏损2000万元,1983年盈利1000万元;据实行产量工资的14个农场调查,1982年亏损500万元,1983年盈利2500万元。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全垦区分离出劳动力6万多人,为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

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是:土地承包到户;农机具转让给职工经营;实行“大包干”的分配方法。农场对家庭农场实行“固定上交,自主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办法。至此,黑龙江垦区的改革才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至年底,职工兴办各类家庭农场总数达10.7万个,其中种植业10.2万个,承包耕地1969.4万亩,占当年垦区总耕地面积的78.9%,参加家庭农场的职工21.5万人,占农业职工总数的61.8%。

进入90年代后,有的农场试行了“股份制”经营。以生产队为试验单位,职工以占有的机具和劳力议价入股,生产队以土地、库房、晒场等固定资产折价入股。随着各方面改革的深入,国营农场中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由于坚持科技兴农的方针,尤其是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了粮豆生产的稳产高产。据统计,1986年至1995年的10年间,粮豆平均亩产均在125公斤以上。1990年粮豆平均亩产达187.5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1991年,粮豆平均亩产仍达148.4公斤。科技为黑龙江垦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黑龙江垦区在农业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在经营方面有了显著的成效,即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艺技术的步伐,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垦区特别重视农田水利建设。80年代初,黑龙江省在佳木斯设三江水利委员会,统一规划治理三江平原的水利设施,国营农场总局承担了治理三江平原的主要任务。

4.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建设农业强省作出更大贡献。1979年至1987年,是黑龙江垦区历史上一个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好,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垦区结束了单一经营发展的历史,开始走上全面深入地推行改革,合理配置资源,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

在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济体制后,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由于投入的增加,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装备,科技事业得到发展,为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奠定了可靠的基础。自1979年至1987年,国家累计投资35.4亿元,自筹资金15.5亿元,主要用于更新机械装备、加强水利建设和完善科研机构。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5亿元,工业总产值13.5亿元),使垦区的经济实力得到加强。实行财务包干制以后,落实各种经营承包责任制,增进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活力,从根本上破除了“大锅饭”的弊端。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从国营企业中改变为合同制工人16万人;广开生产门路,安置待业青年2.5万人;增设集体所有制企业700多家;发展个体经济,吸引劳动力4.5万人。从而,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根本变化。家庭农场逐步由“两借”(生产、生活资金由国家垫支)变为“两自”(生产、生活费用完全由经营者自理),使个人所有制的比重大幅度增加。

“七五”与“六五”相比,农垦经济有长足的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11.7%(农业年递增11%,工业年递增13.2%)。“七五”期间累计生产粮豆167.19亿公斤,较“六五”期间累计生产粮豆126.86亿公斤增长31.2%;平均亩产“七五”为140公斤,比“六五”的98公斤增长42.9%。累计上交税金“七五”为76531万元,“六五”为46294万元,增长36.5%;人均纯收入1990年达到1050元,1981年为453元,增长了1.3倍。1990年是个丰收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71.6亿元,其中农业为44.9亿元,工业为26.7亿元;粮豆生产总计46.02亿公斤,平均亩产184公斤。

1991年黑龙江垦区遭受了特大洪劳灾害。受灾程度之重,经济损失之大,是垦区自开发以来乃至近百年来所罕见的。据统计,全垦区受灾面积1558.4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0.2%,其中绝产面积近一半。冲毁房屋9678间。总经济损失17.1亿元。农场总局党委率领全垦区10余万名党员和155万名职工群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上奋力拼搏一个多月。使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夺得了1991年粮豆总产36.6亿公斤的好收成。

1995年,垦区在深化改革中,围绕“100亿公斤商品粮基地建设”和“两牛一猪”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加大农林牧渔业投资,夯实农业基础,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整个农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总产102.9亿斤,登上百亿大关新台阶。

1995年12月,农场总局党委在党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垦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并充分体现在会议讨论通过的“九五”计划的奋斗目标:争取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0亿元;粮豆总产100亿公斤;牛出栏50万头;实现利税50亿元。到2010年的远景规划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76亿元;粮豆总产133.5亿公斤;肥猪出栏200万头,实现人均收入3000元,在小康水平上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垦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改革规范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了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为“第二个飞跃”创造了条件。工商运建服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转机建制有新进展。1996年垦区获得粮豆总产71.6亿公斤的大丰收。

标签:;  ;  ;  ;  ;  ;  ;  ;  ;  ;  

北方大荒原的开发与建设_北大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