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折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黄鑫,罗远菊(通讯作者)

(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100)

【摘要】目的:在骨折急性期患者中给予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桡骨骨折急性期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对照组的55例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的55例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骨折一年后桡骨远端骨密度变化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79.99%);骨折一年后,测量患侧桡骨远端骨密度变化情况发现,对照组为-3.5%,观察组为+1.6%,差异显著性。结论:将双膦酸盐类药物应用到骨折急性期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预防骨折丢失。

【关键词】双膦酸盐类药物;桡骨骨折;急性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188-02

在骨折中,骨折的愈合包括多个不同的阶段,在传统的治疗骨折愈合方法中,实施常规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双膦酸盐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类骨折的药物,具有降低骨折愈合过程中骨质流失、促进成骨细胞活化、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能够显著加快促进骨折的愈合[1]。为了更好的了解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折愈合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对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本院选取的110例骨折急性期患者分别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简要的探究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骨折急性期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在观察组的55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63岁,平均年龄为(46.75±5.37)岁;在对照组的55例患者当中,男性患有的29例,女性患者有26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62岁,平均年龄为(45.39±6.7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有意义。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经过临床医学伦理学会的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且对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具体为:在患者入院以后,对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骨折严重程度进行观察和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消除患者患肢的血肿、进行创口的清创、止血等;然后给予对照组安慰剂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1粒,连续治疗四周。

1.2.2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双膦酸盐类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与对照组一样,在患者入院以后,先对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骨折严重程度进行观察和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消除患者患肢的血肿、进行创口的清创、止血等;然后给予观察组患者由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20059029的阿仑膦酸钠片进行口服治疗,剂量为每日0.1mg/kg,分三次服用,连续治疗四周。

1.3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好骨形成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查,并根据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和判定: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和骨形成标志物水平均有显著的改善,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显著,骨折完全愈合;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和骨形成标志物水平有所改善,患者的骨折明显愈合;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和骨形成标志物水平没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骨折部位没有愈合[2]。

1.4 统计学分析和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软件对文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χ2进行组间对比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9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

 

2.2 骨折一年后,测量患侧桡骨远端骨密度变化情况发现,对照组为-3.5%,观察组为+1.6%,差异显著性,P<0.05。

3.结论

在骨折的愈合过程当中,可以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情况和时期分为血肿的形成好进展演化、形成原始骨痂、骨痂重塑改造这三个阶段,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如下:骨折后,髓腔、骨膜以及周围的软组织血管开始出血,并在骨折部位形成血肿,阻滞骨折端的血液循环,并引起发生骨质坏死、骨折端血肿形成凝块等情况,会诱发炎性反应,形成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骨内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细胞不断增生,内膜化骨组间长出新骨,并随之逐渐钙化、骨化;新生骨小梁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致密有序的排列,形成骨性连接,进行骨痂和髓腔的重建,最终新骨可以替代坏死骨形成正常的骨结构[3]。

双磷酸盐类物质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有效药物,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减缓骨吸收、阻滞骨质流失、加快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

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阿仑膦酸钠进行骨折治疗,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出许多,与同类研究当中的相关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将双膦酸盐类药物应用到骨折急性期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磊,高永,褚鸿珺.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折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162-163.

[2]邹雅敏,张斌,刘丹.双膦酸盐预防中国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系统评价及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8):740-745.

[3]苑博,李凯华,张绍龙.术后不同时间应用双膦酸盐对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愈合的影响[J].骨科,2017,8(5):374-378.

论文作者:黄鑫,罗远菊(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折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黄鑫,罗远菊(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