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不足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严永明

建筑材料检测不足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严永明

上海浦公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进步也十分明显,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关注度也提高了。工程材料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十分重要,每次建筑工程方面的创新都离不开材料工程的创新,可以说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文章对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指出了现阶段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开展期间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材料;管理策略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就是施工能够涉及到的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统称。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是基础,建筑材料的质量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检测是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必要及重要措施。因此,了解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十分关键,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主要包括:①质量检测重要性认知不足;②材料供应没有明显计划,没有做好合格供应商管理,临时增加材料;③对材料的储存没有合理规划,材料没有按照规格、型号、养护存放要求等分类、分条件存放;④有些材料需要进行定期检测,但在实际施工中却常常被忽视,这就导致材料的实际使用性能有所下降;⑤材料检测技术还没有普及,一些技术人员对检测仪器了解不够深入,未能很好掌握检测操作方法,对数据不能很好的记录及处理。⑥检测工作涉及的相关人员包括见证员、取样员、检测员专业素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就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1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开展之前,为了更好地确保各项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首先,要对项目进场材料在用于施工前进行质量验收检测。该项工作不仅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并且可以充分反映现阶段市场及政府部门对建筑材料质量监管的真实情况[1]。在这一基础上,如果工程监管方的监管工作不到位,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劣质建筑工程项目的出现。另一方面,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工作能力的提升,对提高施工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对建筑材料的科研、技术研发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2现阶段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存在的不足

2.1质量检测重要性认知不足

在部分施工团队中,工程管理者并未在施工伊始就针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导致建筑材料从来源处就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另一方面,部分建筑工程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加班加点完成施工任务,忽略了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导致残次材料混入施工现场,对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安全性构成威胁。

2.2原材料进货管理混乱

材料检测的目的是检验项目现场进场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但是原材料进货管理是源头。现阶段很多建设项目的原材料进货管理相当混乱。首先,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没有很好地筛选出优质的合格供货商,导致大量资质差、质量差的供货商参与进项目材料供应。其次,没有建立材料进货计划,导致材料进货混乱,未到施工使用阶段的材料提前进场,而需要马上使用的材料迟迟未进场,最终导致材料要么影响使用期限要么来不及检测就被用于施工。还有就是材料的收货管理不规范,未做好材料的初步验收,错失了在收货阶段就把尺寸、规格、品牌、保质期不符的材料拒之门外的机会。

2.3材料的存放混乱

材料的存放不仅是影响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及安全性,也影响到材料的本身性能及最终的检测结果。现阶段许多施工现场材料的存放非常混乱,严重的有不同材料混合堆放,需要避雨防潮的材料未按要求存放等情况。轻者不同品牌、规格的材料混合堆放,材料堆放处不设铭牌等状况。还有就是需要养护的成型检测样品未按要求存放在养护室。这些不但会造成材料使用错误,对检测样品的选取也会造成困难。并且还会造成检测样品使用性能降低,早成最终质量不合格的结果。

2.4材料的检测计划缺失

材料的检测计划是检测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非常多的中小建设项目由于缺乏检测意识及相关管理理念,都不制定材料的检测计划。造成检测不及时、委托错误、检测参数错误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材料检测质量。

2.5材料检测方法不科学

一些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检测不够科学,在材料检测的时候出现了漏检问题,如果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了这些漏检材料就会为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带来隐患。同时,施工现场需要检测的材料种类繁多,一旦操作、堆放、管理不恰当就会出现施工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6材料检测相关人员素质不足

材料检测工作实际涉及见证员、取样员、检测员三类人员。见证员作为材料取样的见证督查方,自身专业素质不足,就会造成取样工作的错误,直接导致检测结果错误。同样的,取样员作为样品取样的操作者,如不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将会导致取错样品或未按规范要求取样的情况发生,也会直接导致检测结果不真实及不正确。对于检测员来说,由于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均由专业精度极高的各类仪器设备完成,对设备操作者的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检测过程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操作。因此,由于检测人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高、操作经验匮乏等问题的限制,导致建筑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误差频出,影响施工质量,一旦进行纠正施工,必然造成额外的施工成本投入,浪费施工资源。

3建筑施工材料检测管理策略研究

3.1做好材料进场管理,进场后做好质量管控工作

建立合格供应商制度,保障选用合格供应商供应的材料。在建筑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材料流经的相关部门必须提供相应的质量合格检测证明文件(包括质保书、型式检验报告、安全生产许可证明材料等),要求文中必须注明建筑施工材料的真实数量、尺寸、形态、结构、出厂日期、出厂检验数据等。进行该部分信息的核对时,必须逐一进行比对,杜绝“浑水摸鱼”的现象存在,一旦出现报告指标与材料实际参数不一致的问题,需要将该部分材料单独隔离出来进行复验。制定材料检测计划,保证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能及时有效的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与工程施工标准及要求相吻合,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3.2定期开展专业人员检测能力及素质提升培训

作为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工作人员,要确保建筑材料检测质量,必须不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自身的实验室检验能力。此时,作为工程施工单位,应定期针对材料检测人员的检验水平进行考核,考核过关者还要定期结合检验工作开展内容及时进行培训。与此同时,在进行材料质量检验室骨干人才的评定时,需要综合其从业经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激发员工个人对在检验事业中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

3.3注重构建完善的施工材料检测系统

在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构建完善的施工材料检测系统是重点工作内容。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检测数据以及检测报告等数据均能很好地实现施工团队内部共享。在这一前提下,为了确保工程的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检测程序推进相应的材料检测工作。

3.4加大对建筑材料检测误差的控制力度

进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时,为了高度避免检测误差问题的出现,选择材料检测方法时,要精确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工作。例如,检测建筑水泥凝结时间时,必须严格等待水泥混凝土全部凝结后,记录水泥的实际稳定性参数及强度参数等。另一方面,在检测过程中,要做好检测误差管控工作,要求参与工作的检测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避免人为失误造成检验误差问题。

3.5建立施工质量检测制度

通过制度来管理建筑工程行业,能够有效规范检测的行为,让检测更具有公平性。可以成立相应的组织与协会,设置一些行业的标准,这样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减少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出现。可以建立一个业内人士交流组,方便行业内部人员进行技术以及经验的交流,方便资源的共享。建筑工程企业与检测行业应该分别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实现对样品定期的抽取,确保检测的独立性对建筑工程的实施有很大的好处。

结语

通过上述对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筑材料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只有形成了完善合理的监管体系,才能够确保材料符合相关要求。将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好处,也有助于建筑材料及其相应技术的选择和推广,其意义十分重大。要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有新的认识,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材料检测的水平,真正将检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检测人员也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与管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方便与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艳.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及常见问题探讨[J].建筑知识,2017(17).

[2]侯星.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4):44~45.

[3]王义亮.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0):49~50.

[4]梁海燕.房屋工程建筑施工材料检测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6(22):148-149.

论文作者:严永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建筑材料检测不足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严永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