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立体绿化工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立体绿化工程所强调的景观整体绿化,对提高园林的美观和生态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三维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植被工程的现状,提高三维绿化工程的质量。本文根据立体绿化工程中植被绿化的要点,分析了立体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绿化施工的准备及相应的绿化施工技术。
关键词: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
导言: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非常迅速,城市各种类型的建设逐步改善,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但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的精神需要。城市建设不仅要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应更加重视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因此随着我国节能环保观念的盛行,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绿化工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促进了我国景观绿化的发展。在景观绿化工程中,立体绿化具有独特的效果,因此在城市景观绿化工程中应用立体绿化技术是必要的。
1园林立体绿化的概述
立体绿化是指根据不同的三维条件选择植物,以达到绿化和美观的效果。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各领域的绿化工作都有一定的要求和特点。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工作时,其设计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利用一些技术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包括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技术就是利用各种设施来布置植物,通过对整体环境的分析和规划,达到绿化的效果,从而起到美化环境、优化空间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墙壁、栅栏等景观的设置和布局,将各种元素组合起来,达到相关的美化效果。经过立体绿化后,整个景观将有更分层、更美观,使得整个景观的效果更加突出。
2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要求
在景观立体绿化的过程中,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景观建设的发展,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水平的不一致,此外,施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项目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景观绿化建设过程中做好植物的选择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选用具有较强观赏性的植物进行施工。例如柏木、紫藤和爬坡藤等,在植物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植物对环境的各种要求。并消除不同植物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景观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水平。
3景观立体绿色技术分析
3.1施工准备
在立体绿化工程施工前,施工相关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促进立体绿化工程的顺利施工。首先,分析施工图纸,讨论图纸中的设计方案,了解整个工程,掌握施工成本预算等相关信息,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使施工人员也能了解施工成本。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节约施工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施工。然后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研究立体绿化工程中植物的习性和特点,然后向施工人员解释种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质量,防止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益。施工前,必须做好相关植物的调查和栽培工作。如果植物要在绿化中发挥作用,就必须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然而,许多植物可能从不同的地区运输并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因此,应在建设前栽培植物以防止死亡,适应后移植植物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3.2选择植物
在植物选择过程中,针对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也有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要求。植物个体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选择相关植物的过程中,为了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我们还必须研究垂直绿化的特点,并根据相关因素调整垂直绿化的内容,确保植物与周围环境处于协调状态。此外,在维护工作中,必须对植物进行正常的生长控制,并根据植物习性和环境条件的相关类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够正常生长。这些也是相关的内容,需要考虑绿化植物选择。
3.3植物的组合
在植物组合过程中,植物颜色的搭配和空间搭配问题一直是景观绿化项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致性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它可以让人感到美丽。因此,有必要考虑植物颜色在植物组合中的季节性限制和观赏性。例如,一些观叶植物可以在早春给人们带来活力,因此可以选择一些秋季落叶植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选择植物时,也要注意植被的组合,如点缀、悬浮型。这些植物需要适当的安排,以便植物可以更合理地组合,以获得更好的绿地。
3.4栽培基质
植物需要土壤特性是不同的,比如,有些植物喜偏酸性土壤;有些植物喜碱性土壤。在景观绿化中,开始种植植物前应该确定当地土壤性质,提前了解当地的土壤构成,之后选择提高生长环境质量的植物,保证植物对需要土壤的性质处于良好状态,避免降低植被的成活率。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需求等,选择换填土质等措施,以确保绿色植被能够健康生长。栽培基质其实就是园林土壤,要确保证土壤的孔隙度和渗透性,良好的栽培基质是确保证植株良好生长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植被的正常生存。
3.5植物的种植
攀缘植物在种植的阶段中,一般情况下种植池的高度需要大于45cm,并且宽度要大于40cm,同时还要做好排水孔的保留;针对周围的墙壁、栏山(假山)、桥梁等其它绿色植被应该需要放在相应的培养箱之中。同时针对种植的草皮土层厚度需要小于30cm;在乔木种植的过程中,其土层的厚度需要控制在70cm左右,并且宽度要控制在40cm以内,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结合生长水箱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植物数量。同时在种植绿化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建设辅助网络或者是辅助支架,协助植物正常生长,以保证植物的承载力得到分担,减少其它因素干扰导致植被的不良生长。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植物之间的距离控制,同时结合幼苗的大小情况,对距离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相互之间的间距是控制在50到60cm之间,例如墙之间的间隔距离则要控制在80到100cm。
3.5 整理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根本, 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状况, 所以在进行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时, 要注意对土壤做好整理工作, 随时检查土壤的质量, 查看其是否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及时清理、更换被污染的土壤, 保证土质。盆栽植物要注意做好保湿工作, 控制好土壤的湿度, 同时做好排水工作, 防止水分过多。监测泥土, 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
3.7维护与保养
为全面提升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建设的有效性,植被种植工作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工程建设结束,后期养护工作的开展对工程有效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若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后期养护工作,那么很可能促使植被出现异常生长状况,例如植物过高、密度过大甚至是遭受病虫害侵害等。在植被后期管理与养护过程中,应全面分析立体绿化工程内植物的承受能力,将支架在立体绿化工程运用中的现实作用发挥出来,进而全面提升立体绿化栽植的有效性。(1)确保装载力能承受立体绿化植物的重量,以防对植物造成挤压等问题,进而干扰其正常生长过程。(2)在植被生长过程中,需严格管控植物间距,结合植株大小控制其间距。(3)为提升植物的存活率,需严格控制浇水量与浇水次数。(4)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剪枝作业,应在固定小枝条基础上再进行修剪。在后期养护过程中,还须结合区域状况控制病虫害,科学使用杀虫剂,进而提升工程绿化水平。
结束语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要与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各厂房的特点相结合。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植物与植物、植物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并协调绿色植物和周边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技术措施的控制,使项目能够以高质量完成。将绿色植物与周围环境进行协调。最后,在建设过程中对技术措施应加强控制和研究,促使项目的完成并提高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爽.浅谈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处理办法[J].建材与装饰,2016(20).
[2]马东生.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河南农业,2018(20):27+29.
[3]程浩,满在峰.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浅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247.
[4]郑琳琳,苏志猛.园林绿化工程土方地形的施工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6):134+143.
[5]胡耀欢.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6):48.
论文作者:陈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植物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土壤论文; 过程中论文; 植被论文; 生长论文; 景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