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师德的传统内涵与当下特征论文_李书文

中国师德的传统内涵与当下特征论文_李书文

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1130

摘 要:“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中国师德的传统内涵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热爱学生,有教无类;学识渊博,教学有方。中国师德的当下特征则主要表现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以情动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关键词:中国师德 传统内涵 当下特征

当前,人们常把教师职业赞为“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把教师誉为“燃烧着的蜡烛”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希望和要求。韩愈在《师说》一文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韩愈不仅指出了教师的三种职能——传道、授业、解惑,并且将传道置于三种职能之首,饱含了其对道德的重视以及对教师传道功能的深刻领悟。这在当下亦具有非常深刻的警示意义。那么,中国师德的传统内涵主要有哪些,在当下又有什么特征呢?以下分而论之。

一、中国师德的传统内涵

1.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中国传统师德十分强调教师的自身修养,主张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表率。《礼记·文五世子》有云:“师者也,教之以事、面喻诸德者也。”《论语·子路》亦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陆世仪更是主张以师德高下作为教师教何等层次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并认为:“师得其人,则天下响风,自然人才辈出矣。”即教师的德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人心道德,而教师自身行为的感化则是使学生思想品德转化的根源。应该说,这些言论与观点是极为正确的,理应成为当今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2.热爱学生,有教无类。在这方面,孔子堪称典范。孔子曾收门徒三千,认为无论贵贱、贫富、智愚都可教化。在孔子的学生中,颜回贫居陋巷,箪食瓢饮;仲弓为贱人之子;子张乃鄙家子弟;甚至有些声名不佳之辈也未受歧视。为此,宋代教育家周敦颐曾称赞孔子:“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孟子也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的观点,主张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不同学生的自身价值。唐代柳宗元更是主张“交以为师”,认为应把师生关系变为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表现出对学生的真爱。

3.学识渊博,教学有方。学识渊博、教学有方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层要求。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老师,也应该是一个具有优秀业务水平的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古往今来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无不是集大成者,同时他们的教育方法各有所长,值得称道。因材施教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使他们能各展所长。孟子提倡启发引导,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他说教师应当像教射箭一样,“引而不发,跃如也”。同时,他还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这些都体现了尊重天性、尊重个性差异、尊重教育规律的思想。

二、中国师德的当下特征

立足中国教育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时代要求,从新的视角研究和探讨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主要内涵,对于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中国师德的当下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对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能够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乐于奉献。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决不会做到爱岗敬业。诚然,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也是清苦的,但是只要有着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热爱,就会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2.热爱学生,以情动人。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不仅需要以理服人,还要学会以情动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教育家马卡连柯更是将爱归于教育的基础,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都说明,热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当然,热爱学生并非是对学生单纯的爱护,它还表现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性格差异和各自特点。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容纳性格各异、兴趣不同的学生,并针对不同特点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唯有如此,方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雅斯贝尔斯曾说:“将教育仅仅是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这种教育是没有灵魂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当传授知识的“经师”,而且还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只有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而且要用自己的举止感化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学效果。

高尚的师德并非与生俱来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从传统道德中吸取营养以加强自身修养,同时还需要教师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特点,融进自身体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杨天宇 《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文作者:李书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中国师德的传统内涵与当下特征论文_李书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