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_崔颖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_崔颖

吉林省洮南市永茂乡中心小学 137118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正确的读书方法,是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得到保证,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的内在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做到以读为主,同时结合各项训练活动,这样才会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一、注重课堂教学

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老师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角色的不同特点进行分角色朗读,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或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最后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经过分析、思考、评价,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促进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读”有两种解释:1.阅读;2.看着文字发音。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1)从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看,有感知课文的初读,理解性的略读、细读,品味性的精读。

(2)从读的课型看,有教读、析读、研读、品读、评读、听读、赛读、复读等。

(3)从读的角度看,有教师范读、听录音跟读、学生领读、分组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等。

(4)从读的不同要求看,有分角色读、表情朗读、低声朗读、高声朗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如默读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更适应于个体的阅读;集体朗读,具有相互暗示和提醒的作用,对提高记忆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好处;自由读,可以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指读能够准确表现个别同学读的质量和对文本感受理解的程度,适宜于检查性、示范性、比较性的教学目的;分角色读,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适宜于对话式的文本。可是一些老师不了解不同形式的特点和其具有的不同效果,随意地采用不适当的形式,因此效果不理想。

如一位老师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时,分析叶欣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全班同学齐读。学生齐读之后,他认为读出了人物舍己为人的精神。但是,在几十个人一齐读的情况下如何读出“人物精神”来呢?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读的方式,既让学生得到实际的训练,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忌盲目性,随心所欲,不讲效果的读的训练。

三、提高阅读能力,抓住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读的训练。比如通过朗读,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默读,提高阅读的速度;通过精读,做到深钻细研,融会贯通;通过略读,做到提纲挈领,以求整体感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文本去思考、想象,同时完成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掌握。让学生从阅读中找到乐趣,享受收获的快乐,不断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能力。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是认读能力形成的基础;“读”是感悟能力形成的灵魂;“读”是探究能力形成的法宝;“读”是概括能力形成的途径。学生不仅具备了认读能力、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还掌握了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四、提倡学生自主选择,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和示范性

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自主选择权,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举措。不同性格的学生,其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其阅读兴趣也是不一样的,若由教师来统一要求学生阅读,必然会打击部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和语言的通俗性,也是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因素之一。

比如,同样是四大名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少儿版就比各种成人版更适合小学生阅读。当然,由学生来自主选择阅读对象,并不意味着是放任学生的课外阅读。由于现在的阅读资料是复杂多样的,而小学生又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 因此教师加强阅读指导是必须的。

总之,阅读是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其精神得到成长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论文作者:崔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_崔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