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国家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提升了能源的使用效率。而水力水电工程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断推广使用的各项新型技术手段。任何工程能够顺利、高效的实施都离不开技术手段的应用,程中仍然存在损害环境的现象。为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水力水电工程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新技术手段进行介绍,进而深入的探讨分析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应用;环境保护措施
一、水利水电机械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1.1水利水电机械管理制度不足
水利水电工程所包含的项目较多,机械使用频繁,增加了施工难度。部分操作技术人员对机械管理制度的缺乏深刻了解,为企业资产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由于机械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导致机械设备陈旧,状态落后,不仅无法进行有效的是设备配套管理,还会严重影响到水利水电施工质量。
1.2机械操作技术人员素质不强
部分施工人员操作水平低下,安全意识薄弱,为施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弊端。还有部分工作人员操作能力差,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机械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还会损害机械本身,不利于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如果水利水电的工作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难以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机械操作,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无法及时进行应对处理,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机械操作的风险性。
1.3设备的维护保养落后
由于水利水电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且工作量大,机械使用频繁,加快了机械设备的损耗速度。但由于施工单位的设备维护工作不到位,使得设备磨损严重,维修人员为了应付工作,在设备出现问题是往往采用更换零件的方法,这样一来就加大了施工成本。
1.4设备的老化
施工企业为了以较少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通常在项目中标后,会进行施工人员的删减,机械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现有的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磨损程度加重,不仅降低了整体施工效率,还拉低了工程施工水平,加大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压力。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加强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水力水电工程是一项耗费人力、物力资源较大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污染水源等问题。为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社会效益不受损失,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提出以下几点环境保护措施:
2.1在施工中,防漏措施一定要做好,以此来降低粉尘污染。防漏工作要从源头做起,对施工环境进行保护。在不影响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活动的环保节能意识。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施工朝着更好的的方向发展。
2.2为了避免造成土地盐碱化与沼泽化,水力发电站的设计
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根据当地的储水量,合理设置水位深度,为水上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提供可靠保障。
2.3除了以上两点,施工当地的地质情况也要事先进行勘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坚固性强的地基,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降低由于施工所导致的滑坡及坍塌事故的概率。同时将专业技术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施工新模式,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降低环境污染,如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尽可能的减少粉尘扩散,达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
2.4合理配置施工器械,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施工,以免对附近居民产生噪音污染,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2.5对施工过程中的气体排放进行有效的管控,在进行材料搅拌时,为设备配置相应的消烟设施和为其净化设施,最大限度的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6避免出现施工影响人民生活的问题。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大型的设备,产生各种噪音以及粉尘。这就要求施工过程一定要注意做好隔音措施以及防粉尘的措施,设置隔离带,保护居民居住环境不受损害。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
水力水电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国家的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对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年来,不断的推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总结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的各项新技术手段,包含以下几种:
3.1GPS定位系统以及科学数据库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科技化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提升工程实施效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GPS定位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定位困难的问题。并实现了定位的精准、高效的效果,减少了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结合科学合理的数据库系统,将以往的数据信息集中在平台软件上,自动的构建三维的数据型地理模型,将地形地貌特征利用技术实现三维展示,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且还实现了数据的科学化管理。直接将施工过程动态的呈现出来,实时地了解工程的实施状况,能够准确的把握工程进度,提高工程实施质量。科学技术手段为水力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3.2真空抽水技术
水力水电工程的实施,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做好基本的排水工作。能够提高排水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为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利用新型的真空抽水技术进行排水工作能够较高效的提升排水工作效率,较传统的排水技术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两倍,缩短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时,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真空抽水技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做到了成本节约。这一技术的应用,有效的避免了应工程延长而造成的成本浪费的现象,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3.3计算机制图辅助工具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计算机制图技术为水力水电工程的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较为常见的有AutoCAD制图软件。这一软件的应用,将以往传统的平面工程技术图转换成三维的工程图模式,将晦涩、难以理解的专业技术图纸转换成可视化且便于理解的三维模式,不仅方便得了设计师的设计过程而且为施工工人提供了便利。Auto-CAD制图软件替代人工经验绘图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技术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而且保证了施工的效率。计算机制图工具的应用使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获取的一项辅助技能。
3.4大体积混凝土技术
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施规模越来越大,对工程的蓄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就需要更大的水压来满足这种需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便利,通过采用这项技术,大大提升了水力水电工程的压力以及重力承受能力。但是,这一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各项实施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在需要严格按照各项标准规则要求实施技术操作。尤其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保证其在规定标准的温度范围内,加强对温度的调控能力。只有保证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才能够保证施工技术得以顺利的实施,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工程的压力和重力承受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其质量会对人们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其可能会引发的环境问题也需要格外注意。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操作技术,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兼顾工程整体质量,促进水利水利工程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舒超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探讨[J].江西化工,2017(06):175-176.
[2]王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吉林农业,2014(18):50.
[3]庄伟,鄢旭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探析[J].科技风,2017(10):142.
[4]周拥军,刘明,丁善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7(14):203-204.
论文作者:范宜斌,姚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水力论文; 机械论文; 效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