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的协同设计系统构造方法研究

基于AGENT的协同设计系统构造方法研究

郭大运[1]2003年在《协同产品设计中Multi-Agent系统的协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械产品、尤其是复杂产品的设计任务,往往需要分布在不同部门或不同场所的、具有不同领域知识的专家群组协同合作完成。不幸的是,原有计算机系统可能运用不同的产品数据模型,也可能应用不同的软件设计包,这些包可能用不同的语言写成的,例如C,C++,Java或者其他的语言,安装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系统中。相应的,在这样形式各异的模型、语言和系统结构中,任何协作交互与协调可以证实是相当困难的,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支持异地协同设计的集成系统。Internet/Intranet出现提供了完成这种异地协同设计的物质基础,Multi-Agent则构成了协同设计环境的底层支撑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协同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关系,引入了对Multi-Agent的需求,然后对Agent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主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方法(AOP)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OOP)以及多代理系统(MAS)与传统专家系统进行了比较。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设计环境MACDA(MUlti-Agent Collaborative Design Architecture),对Agent的内部结构,系统的组成,任务的实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讨论了系统的协商方法,引入了心智信息和松联合的概念。紧接着介绍了一个基于离心泵的多代理系统组成以及协商策略的应用。最后对论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将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

刘弘[2]1998年在《基于AGENT的协同设计系统构造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自1984年Iren Greif提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这一研究思想以来,CSCW已作为计算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得到了迅速发展。CSCW的出现使计算机的应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成为国内外计算机界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Design)CSCD是CSCW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本文仅以协同设计系统为背景,结合“八六三”高科技计划课题“企业协同技术”及“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分布式协同计算软件包”,对协同设计系统的构造方法及多agent协作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协同设计中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及协同工作的特点,以及agent在分布式环境下具有的自治、协作等特性,将协同设计系统的开发映射为多agent系统的构造,提出了一种协同设计系统的构造方法。该方法视协同设计系统中的自主实体(人与工具)为agent,根据设计任务及任务之间的关联确定多agent系统的基本成员、协作关系及职能,通过事件来描述设计过程的动态变化,按照行为约束组织多个agent,在共享环境下分工协作。 2.针对协同设计,提出了一种软件agent的实现结构。软件agent由软主板加I/O构件、通讯构件及执行构件构成。构筑agent即根据其职能、所处理的数据及与其它agent的关系,在软构件库中选择合适的软主板及软构件,使其通过软总线及控制机制集成并协调运行。该构造方法使agent的功能容易扩充和裁减,有利于实现软件复用。 3.结合黑板模型及合同网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公告板模型。在采用公告板模型的协作方式下,各agent有自己的知识源,可以以不同的格式存放在不同的地点。当需要被服务或参加协作时,只需将自己的名字、物理位置、资源、当前状态、如何与他们联系、可以提供的服务或需要得到的服务在公告板上登记,由公告板agent辅助建立agent之

和延立[3]2002年在《基于Agent的制造系统集成》文中认为知识经济对新一代制造系统的需求包括企业集成,分布式组织,异构环境,互操作,开放和动念的结构,协作,敏捷性,人与各种软硬件集成,可扩展和容错性。为了保持竞争力和反应能力,制造企业必须集成异构环境中的各种应用系统(设计,生产,规划,调度,控制,资源,质量,销售等等)和合作者、供应商以及客户的各项活动。制造系统集成以提高制造过程中信息交流和反馈的效率、提高分布式应用单元和实体之间的协作效率以及实现资源集成共享为内容,从而提高产品的TQCSE指标。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制造系统集成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应用集成、制造单元集成、供应链集成和制造资源共享,并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基于Agent的制造系统集成框架,用以实现四个层次的集成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包括: 1.提出了基于Agent的网络化制造集成的体系框架。多Agent系统(MAS)是开发大型分布式系统的有效途径,基于网络的制造集成是高度开放和复杂的环境,无疑需要基于谈判和协作的技术。将制造系统的组成单元抽象成为自主Agent为制造集成提供了一种极为自然的方法。MAS系统中领域无关的通讯、协作和协调机制使得多Agent系统能够成为理想的制造集成框架。框架的核心技术包括Agent通讯语言(ACL)、STEP、XML和Ontology。 2.研究了应用集成、制造单元集成和供应链集成中的问题、方法和基于Agent的模型。这些模型是制造集成体系框架在不同层次上的实例,对于制造系统元素的抽象粒度的差别构成了不同模型。共同的方法是用Agent原理为应用的特定操作建模,使用ACL指导形成Agent之间的交互,用内部语言反映基本的数据和方法。 3.提出了基于Agent的制造资源集成共享模型。模型将分布的制造资源和技术资源看作是提供服务的主动实体,对被转化为ACL消息的用户请求做出反应;MAS的交互和协调能力有助于实现服务实体的协作,解决单个资源能力以外的问题,从而实现一个集成的应用服务环境。 4.研究了实现制造集成的技术层次的问题。在实现技术上,本文研究了Agent的内部构造模型和软件实现,如何构造中间Agent和Agent封装器;提出了几种MAS系统中产品模型的表示、传输和转换方法;讨论了MAS中交互协议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制造系统的规划和任务分配机制等等。 5.完成了基于应用集成的协同设计和软件应用的全球化实例,这两个例子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付红桥[4]2002年在《网络化协同设计的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网络化协同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模式,是指一个产品开发团队,在计算机通信网络提供的分布式协同环境支持下,以群体工作目标为核心,并行、协同地设计产品的过程。网络化协同设计是对传统设计模式的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必将从根本上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降低设计成本,全面改善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它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结合所承担的国家863/CIMS项目“基于‘事件’的集成质量系统建模及原型技术研究”(编号:863-511-9844-012)、黑龙江省重点CAD应用工程项目“家具系列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网络化制造平台”(项目编号:2001BA201A06)的子项目“家具制造业产品网络化设计中心”(子项目编号:2001BA201A0605),对网络化协同设计的网络模型、支持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管理和协同设计质量的评价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以家具企业为主要应用对象,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家具企业中,建立了家具制造业产品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为家具企业实施网络化协同设计奠定了基础,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论文对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内涵、工作模式、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对协同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本论文将要研究的关键技术。(2)针对目前产品异地协同设计环境的数据安全性问题,对比分析了基于局域网、基于广域网和基于Internet的协同设计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VPN的协同设计网络模型,该模型综合了前述三种网络模型的优点,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网络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还研究了该网络模型的安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PN的协同设计网络模型是一个经济、实用、安全的协同设计网络平台。(3)分析了支持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需求和系统的构造方法,指出支持协同设计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应该采用基于Web的B/S结构(即WebPDM),并对WebPDM的开发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支持协同设计的WebPDM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并根据家具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家具编码系统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适合家具企业的产品及零部件编码的新方法。(4)提出了制造企业基于“事件”的集成质量系统建模的方法和建模过程,提出了基于“事件”的集成质量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实现了原型系统;接着结<WP=5>合网络化协同设计对集成质量系统中的设计质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协同设计质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探索了协同设计质量的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协同设计质量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协同设计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和协同设计质量评价的过程模型,并用一个协同设计质量的模糊评价实例来说明了协同设计质量的评价过程。(5)根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项目“家具制造业产品网络化设计中心”的要求,研究了家具产品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实现方法,提出了家具产品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体系结构,并建立了其中的三个子系统:①提出新的家具编码规则,建立了基于Web的家具编码系统;②提出家具开放五金件库的构造方法,建立了基于Web的家具五金件库系统;③提出基于Web的家具协同设计质量评价系统,实现了家具产品协同设计质量的多层次、多阶段的综合全面评价。

陈莉[5]2004年在《基于软构件的建筑协同设计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AutoCAD技术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和推广,对于一些大型的建筑项目,更是需要由多个设计人员共同参与设计,以往的单用户CAD已不能满足设计人员的要求,设计者之间在设计时必须进行沟通和信息共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数据不一致,重复设计等问题。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正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CSCW是指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中(即CS),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即CW)。将AutoCAD与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将使设计者的协作方式得到变革,同时提高设计人员的协同工作效率。 本文以建筑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建筑设计的特点之后,将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提出基于软构件的建筑协同设计系统,并讨论了它的系统结构及它的关键技术。该系统主要运用了软构件技术及大量的CSCW技术。所做主要工作如下: 1、协同设计系统中的工作流管理,根据建筑协同设计的特点,结合状态图的优点及Agent技术,我们提了基本状态图的工作流管理模型(WFMBS)和用Agent来管理工作流的方法,然后讨论了它们的关键技术,并将其运用在建筑协同设计的工作流管理中。 2、建筑设计中的同步协同设计方面,根据AutoCAD软件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直接利用AutoCAD本身的数据库方法,以其本身的数据内容作为协同设计实时传输的数据。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量,提高了传输速率。 3、考虑到建筑设计中协同设计对于图样数据库的更高要求,我们提出了基于软构件技术的图样构件库管理系统来支持协同工作。另外,我们给出了图样构件数据库中的构件评价算法及基于建筑设计特性的图样构件相关性算法。同时还讨论了图样构件库在协同设计中的安全性管理。 本文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软构件的多Agent系统构造方法研究》(项目号:69975010)、《支持创新概念设计的协同进化计算技术研究》(项目号:6037405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布式软构件集成框架研究》(项目号:Q99G07)、《支持创新设计的进化计算技术研究》(项目号:Y2003G01)、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软构件集成环境的研究》(项目号:304065)的资助,其中第1、3、4项已通过有关部门鉴定,69975010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侯俊铭[6]2009年在《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协同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促使网络化制造技术的产生,企业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等措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网络化制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先进制造方式,它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形成企业动态联盟,实现网络化制造。产品开发作为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产品协同设计作为网络化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制造过程中提高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优势。本文在相关项目的支持下,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协同设计系统进行了研究,结合某重型企业生产实际进行研究,并针对该企业的盾构机协同设计进行研究,从协同设计系统的架构、体系结构、设计过程任务规划(包括设计任务分解与分配)、协同设计模型互操作、协同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点:(1)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协同设计系统任务复杂的特点,采用了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SM, Design Structure Marix)的协同设计任务分解方法,采用割裂算法对协同任务中的耦合部分进行解耦操作,根据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任务重组。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设计任务进行合理分配,最终实现协同设计任务合理规划。(2)针对协同设计模型操作过程中的互操作问题进行研究,对当前三维设计CAD软件基于特征的特点,对协同设计过程中的模型交换格式、坐标系处理等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基于XML格式的增量传输方法传递数据,并在基于历史特征重建的基础上进行特征辨识。对Pro/E与UG系统之间的模型进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3)针对协同设计冲突消解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协同设计冲突消解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约束满足问题方法检测设计过程冲突,采用了基于CBR的冲突消解方法消解冲突。(4)针对机械设计过程中对知识重用的需求,对协同设计系统中的知识管理进行研究。采用OWL语言对知识管理中的设计知识进行表达,并对设计知识的发现、重用、共享进行了研究。对设计历史知识提出了相关模型方法进行记录,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与知识集成进行了研究。(5)研究了网络化制造下的产品协同设计过程,并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建立了企业协同设计流程,在此基础了建立了B/S与C/S混合模式下的协同设计系统结构,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协同设计系统结构,采用着色Petri网技术针对协同设计全过程建立了系统模型。(6)针对沈阳北方重型集团的盾构机产品,采用JSP, Java, SQLServer等技术,在基于B/S与C/S混合模式下开发了协同设计原型系统NCDS。实现协同设计过程的各项功能,经过验证,系统合理。

辛明军[7]2001年在《面向协同设计系统的分布式群体决策支持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协同设计系统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也是网络环境下工程设计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近几年来我国在协同设计领域进行过大量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协同设计分布式问题求解、过程控制协同机制以及系统集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索。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协同设计系统具有分布特征的群体决策支持技术,实现网络环境下产品协同设计的分布式决策支持理论体系。 本文以国防“九.五”预研项目为研究背景,深入探索多层次决策支持的协同设计系统分布式拓扑结构、层次开发模型以及实现方法等,重点研究分布式数据库、应用模块的模型化管理、分布知识处理、分布式问题求解及方案综合评判技术等系统功能部件。实现智能Agent的功能结构以及基于中间件的数据通信和信息资源共享,基于智能Agent与工作流管理的系统控制策略,构建面向多应用领域、多分布对象的产品协同设计开放式集成开发平台。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贡献和创造性成果归纳如下: 1.提出并实现面向协同设计系统的分布式群体决策支持体系结构,使DSS服务于基于网络环境的工程产品协同设计应用领域 基于Client/Business/Server网络分布计算模型,提出系统层次开发模型与网络拓扑结构;突破DSS传统的应用领域,实现了多层次决策支持的协同设计系统分布式体系结构及其功能部件,并在背景项目中得到了验证。 2.实现基于智能Agent的协同设计分布式问题求解过程控制策略 针对协同设计领域问题求解的过程控制知识,提出知识层次表示方法、混合推理模式以及领域推理机的构造及其实现算法;实现智能Agent集成框架结构以及基于Agent黑板控制模型的协同设计领域问题求解过程控制策略。 3.开发面向协同设计领域问题求解的应用模块工作流通用模板,实现协同设计分布式问题求解的多库协同工作机制 应用工作流通用模板实现面向协同设计的模型库系统,是分布式问题求解模型化管理的关键技术;同时基于智能Agent的协同工作模式,实现分布式问题求解的异构数据处理、多库协同工作以及方案成本分析和模糊评价算法。 4.实现协同设计领域问题求解的数据通信与信息资源共享,构建协同设计系 统开放式集成开发平台 以客户端/服务器数据传输以及通信线程的建立与实现为例,分祈领域问题求解的中间件结构,实现数据通信和共享数据的组织、模型数据文件与数据库之间的格式转化:同时,基于模型驱动的系统综合集成技术,提出并实现开放式桌成开发平台的功能结构以及领域问题求解的主控运行环境。 5.成功开发了面向产品协同设计的群体决策支持技术的应用实例,并对论文 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实际验证 该项目成功地研制了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并用于军工产品协同设计,探索了产品研制的新技术途径和GDSS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实现了模型库、知识库、数据库等多库系统的协调控制与系统集成;以型号武器设计为背景;实现了产品设计、仿真工作流建模以及并行协同机制,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本文从晋论。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闽述论文研究体系;依托实厂’”瞩背景,理论研究立足服务于产品型号的研制,充分发挥智能Agent过程控制优势,将分布式决策支持技术推广到一个全新研究领域,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及时进行实验验证。与网络分布计算、工作流管理以及多媒体通信等紧密结合,适应网络环境下产品设计自动化、集成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贺泽[8]2006年在《船舶协同设计及智力资源配置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际上船舶设计技术正在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其中并行协同设计技术连同计算机辅助系统与数据库紧密结合起来的船舶设计过程将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其优越性。因此,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改进船舶产品设计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是提高我国船舶行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具和系统将会是船舶设计的必然需求,船舶设计也必然会朝着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船舶协同设计过程模型、任务分配、协同设计团队组织模型以及智力资源的综合评价和优化选择。论文首先综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协同设计及其相关技术的现状,讨论了实现船舶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同时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协同设计离不开数据交换,论文接着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数据交换技术,主要阐述了STEP标准和XML在船舶产品数据交换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船舶协同设计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讨论了船舶协同设计过程建模及任务分解和分配。一个好的船舶协同设计过程模型不仅要反映设计过程静态属性,也要反映其动态属性,本文根据船舶协同设计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过程模型。合理的任务分配是进行协同设计的基本保证,在已有项目分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域、任务接受指数和任务承接风险系数的概念,进而建立了船舶协同设计的矩阵式组织模型,论述了基于Petri网和Agent的工作流程协调,为船舶协同设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和控制上的保证。船舶设计项目的分解和分配的目的就是把各子项目和设计任务分配给相应的协同设计团队来完成整个项目。而团队的组建必须对智力资源进行评价以便能够择优选择。因此,创造性地提出了船舶协同设计的智力资源团队模型,引入了异地智力资源注册机制及资源的价格指数,建立了智力资源的评价模型,为项目或团队负责人员进行智力资源选择提供了定量的数据,同时给出了智力资源评价实例。提高设计质量,并最小化项目的设计成本是智力资源优化的最终目的,在为每个设计任务选择智力资源时,需要确定几个候选资源,以便进行智力资源优化。在阐述了智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智力资源优化模型,鉴于当前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并采用此算法对智力资源进行了优化,给出了优化实例。船舶设计过程任务分解、智力资源评价及其优化是进行船舶协同设计的重要方面,根据所建立的各种模型和提出的各种概念,开发了船舶协同设计原型系统。通过此系统的开发,验证了前面提出的船舶协同设计过程模型及任务分解、智力资源团队模型及其评价优化的可行性。本论文所讨论的船舶协同设计过程模型及任务分解方法、智力资源团队模型及其评价和优化模型为船舶协同设计作了一点理论方面的探讨。所开发的船舶协同设计原型系统初步实现了协同设计的一些功能,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战晓苏[9]2001年在《作战计划协同设计环境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们组于九十年代初开始CSCW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几年,承担了多项863课题、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和军队重点课题,1998年起开始了作战计划协同设计环境的研发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CSCW(Computer SupportedCooperative Work)技术及其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Design, CSCD),介绍了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在CSCW和CSCD中的应用;讨论了已有的(CSCW和CSCD系统的系统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作战计划协同设计环境的研发对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反应式Agent的C~2D~2(Control, Communication,Declaration, Description)结构模型。C~2D~2结构模型共有控制、通信、内部说明和外部描述等四个部件。这类反应式Agent由基本功能单元和控制单元两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功能单元指的是群体成员、软件工具、应用构件等;控制单元是封装在基本功能单元外面的管理与控制模块组,具有C~2D~2结构模型,是Agent管理与控制的核心部分。由多个C~2D~2 Agent构成的MAS,简称为C~2D~2MAS。这类反应式Agent的构造方法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标准C~2D~2控制单元构件有较强的通用性、可扩充性和易组合性,对软件工具进行C~2D~2结构化的Agent封装过程比较简单;二是利用分布式对象的多种线程技术,可以方便地实现C~2D~2模块构件之间的动态协调运行;三是采用分立的模块构件结构,方便了两个D部件的移动,可实现C~2D~2 Agent在受限条件下的移动运行。2.提出了一种基于MAS C/S和B/S相混合的CSCW系统结构,简称为MCB(MAS C/S B/S ,MCB)结构,并给出了MCB的框架结构、控制方式、协作机制。针对C/S和B/S不同结构模型,分别实现了两类针对不同结构模型的标准控制单元构件组。这两类构件组采用统一的C~2D~2结构。MCB除C~2D~2 MAS的优点外,还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可以将基于B/S和基于C/S的软件工具进行C~2D~2结构的标准化封装,通过构成具有相同逻辑结构、描述方法一致的C~2D~2MAS,提高了系统的集成效率,达到了混合应用的目的;二是通过解决基于B/S内部运行结构模型的两个问题:C~2D~2 Agent的运行状态的连续可知性和Web服务器资源分布的动态均衡问题,使MCB系统结构具有了一致的系统状态的可知

张书亭[10]2009年在《自顶向下协同产品设计框架和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复杂机械产品的设计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式,另一个是多人参与、协同完成。然而,目前CAD系统仍难以支持自顶向下、多人协同的产品设计。鉴于多人协同的产品自顶向下设计的高度复杂性,作为研究的第一步,我们将当前工作集中在概念设计完成之后的协同产品设计,即一组设计者根据概念设计结果,协同地、由抽象到具体地完成产品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一个自顶向下协同产品设计框架。我们将自顶向下协同产品设计过程分成布局设计、协同骨架设计、协同详细设计三个设计阶段,并基于该设计过程的需求,设计了自顶向下协同产品设计的六个主要功能:基于符号的布局设计,耦合结构参数协同计算,协同装配建模,协同特征建模,基于Agent的变动传播,基于多媒体会议的协商交流。2.提出一个支持自顶向下协同产品设计的多层次分布式装配模型。该装配模型总体上分为布局装配模型、骨架装配模型、详细装配模型三个主要层次,以支持自顶向下产品设计;采用在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复制式分布表示,以支持分布式协同设计。在分布式表示中,服务器端为完整的产品装配模型,客户端装配模型基于协同设计需要动态装载,具体包括设计者负责设计的子装配或者零部件的模型信息,以及和其具有装配关系的其他设计者负责设计的子装配和零部件信息。为支持装配模型对象在各个站点的一致,采用了局部ID和全局ID的对象命名机制。3.提出一种支持自顶向下协同产品设计中耦合结构参数协同计算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模糊理论表示设计早期阶段的模糊设计参数,通过效用函数表示设计者基于设计经验确定的设计参数不同数值的优先程度,由设计者协同建立以效用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4.提出自顶向下协同产品设计中基于Agent(智能体)的变动传播方法。通过服务器和客户端Agent之间的协作,动态监控协同设计系统中各个站点对装配模型的变动修改,然后由服务器端Agent基于特征变动、装配约束变动、工程约束变动的推理以及层次变动推理,确定装配模型对象的变动以及分布,最后以命令的方式更新所有相关站点的装配模型,保证变动操作后分布式装配模型的一致性。5.基于上述理论方法实现了支持自顶向下协同产品设计的原型系统CTDAD。该系统采用复制式服务器-客户端体系结构,核心功能模块包括布局设计、耦合结构参数协同计算、特征造型器、装配建模、变动传播Agent、ID管理、协商管理等。使用该系统,完成了一个液压式机械手的自顶向下协同产品设计,对本文所提出的框架与方法进行了验证。

参考文献:

[1]. 协同产品设计中Multi-Agent系统的协商机制研究[D]. 郭大运. 浙江工业大学. 2003

[2]. 基于AGENT的协同设计系统构造方法研究[D]. 刘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98

[3]. 基于Agent的制造系统集成[D]. 和延立. 西北工业大学. 2002

[4].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付红桥. 重庆大学. 2002

[5]. 基于软构件的建筑协同设计环境研究[D]. 陈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04

[6].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协同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 侯俊铭. 东北大学. 2009

[7]. 面向协同设计系统的分布式群体决策支持技术研究[D]. 辛明军. 西北工业大学. 2001

[8]. 船舶协同设计及智力资源配置方法研究[D]. 贺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9]. 作战计划协同设计环境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战晓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1

[10]. 自顶向下协同产品设计框架和方法研究[D]. 张书亭. 浙江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  

基于AGENT的协同设计系统构造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