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实训教学论文_范学磊

浅谈职业学校实训教学论文_范学磊

山东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62716

职业学校毕业生能在工业生产中顶岗上班,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生产操作技能。因此,职业学校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训教学。

那么,怎样使学生获得某项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呢?下面就我在实训教学中的几个步骤与各位做一下交流。

我们先看一下实训教学的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实训教学就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感觉、知觉、动作、意志和思维方面的能力,并把上述能力综合运用,通过反复练习而形成某项专业职能。

一、实训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讲授本专业在工业生产及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组织学生到工矿企业中进行参观,让学生对实际事物的操作进行观察、研究,使有效的教学同实际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对学生进行产品(实物)的展示。通过产品(实物)的形象运动或操作给学生以实感,增加学生对产品(实物)的认知能力。

4.组织学生进入实训教学工作场地,熟悉实训环境,进行工位分配,分发各种工、卡、量、刃具,以及实训材料。

二、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讲解教材

要根据教学要求,运用准确而系统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教材。详细讲解教材内容,说明所讲课题的意义、任务和要求,以及完成这些工序的次序、组织方法和操作要领等,着重讲解在本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示范操作

(1)正常操作的演示

操作演示开始时,要以正常速度,把一个完整操作过程进行演示,使学生观察到完整的动态形象,在大脑中确定一定的动态定型。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本操作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操作演示工件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教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演示时,必须做到动作正确、指向准确、速度适中、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不能出现多余的动作,使学生产生误解。

(2)慢速演示

正常的演示速度往往使学生不易看出演示的内容,可以采取慢速演示的方法,使学生容易看清动作要领,抓住难点,容易进行动作模仿。这样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分解演示

这是示范动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解演示即把完整过程划分成几个简单的动作分别进行讲解演示。在演示时,要讲解各个动作的特点和关键,还要讲解在操作过程中怎么样容易出现废品和发生事故,以及如何防止废品的产生和事故的出现。在讲解时,语言要准确、清晰、形象生动、层次清楚、合乎逻辑、说理性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概念和表象。

(4)重点演示

对于关键操作动作部分可分别重复演示几遍,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5)正常操作演示

在各个动作分别演示操作之后,要以正常的速度把几个不同的操做过程进行演示,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操作规范动作。

(6)巡回指导,注意因材施教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及时发现并制止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姿势以及不良现象,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训生产。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集中学习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注意观察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动作,进行归纳总结,及时把学生集中起来,把正误两种动作分别进行演示,指出错误动作并予以纠正,加深学生对正确姿势的印象。在个别指导中,要注意学生的成绩,再提出不足,然后进行示范纠正,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充满信心。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细心大胆地工作,使之既可以安全文明生产,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综合运用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本专业各个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结束后,实训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本专业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动手加工一些专业综合性较强的工件,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要讲解一些与专业密切联系的其他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做到一专多用能、触类旁通。

因此,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要做到五勤(即:手勤、嘴勤、脑勤、脚勤、眼勤),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培养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文作者:范学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  ;  ;  ;  ;  ;  ;  ;  

浅谈职业学校实训教学论文_范学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