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穴位按摩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论文_张娟

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产科 江苏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加以乳房穴位按摩,对两组产妇的乳房舒适度以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乳房舒适度以及母乳喂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分娩后早期实施乳房穴位按摩干预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实现纯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穴位按摩;产后;母乳喂养

母乳中所含的营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极由益处,安全可靠,是最适于婴儿摄取的天然食品,特别是产妇分娩后的第1~2天的初乳中含有大量其它代乳品不可比拟的蛋白质与免疫抗体[1]。为探讨穴位按摩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本研究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28.3±12.1)岁,孕周37~42周,平均(38.4±2.1)周,顺产19例,剖宫产25例;对照组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28.6±10.4)岁,孕周37~42周,平均(38.9±3.2)周,顺产21例,剖宫产23例,排除乳腺炎、乳头炎、皮肤疾病者;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加以乳房穴位按摩,具体措施为:(1)按摩前宣教:为产妇讲解乳房按摩的目的及意义,简要介绍穴位按摩的方法,并告知产妇相关注意事项,争取产妇的信任与配合。(2)按摩准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温湿度控制合适,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按摩操作者修剪指甲,清洁双手。(3)按摩注意事项:按摩力度应以产妇出现酸麻胀之感为宜,动作轻柔,并在心理上予以产妇安抚。按摩一般于餐后半个小时进行,按摩过程中应加强与妇产的交流沟通,一旦出现异常立即终止按摩。(4)按摩方法:指导产妇取平卧位,放松情绪,袒露胸部,首先使用温湿毛巾对乳房、乳晕、乳头等进行充分清洁,然后再使用湿热毛巾(温度40~45℃)热敷10min。①对乳头凹陷、平坦者按摩方法:拇指、食指分别平放于乳头左右、上下并向外拉开,反复牵拉乳晕皮肤以使乳头突出,每次15min;一手将乳房拖住,一手反复将乳头捏住向外提拉,每次10~20次,一天2次。②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没乳按摩方法:点揉少泽、膻中及乳根穴位1~3min,再环摩乳房10min。使用双手指腹沿乳根顺着乳腺管按摩、挤压至乳头5~10min。再采用梳篦法牵拉乳房根治乳头5~10min,手掌沿着顺时针方向按摩脘腹2~3min,以及向下推摩脘腹2~3min。③乳房胀痛、乳腺导管不畅按摩方法:指导产妇取坐位,若产妇体虚则取仰卧位,先对无积乳一侧进行按摩,再对有无积乳一侧进行按摩,避免引起产妇疼痛;轻轻反复将乳头及乳晕向下挤压1周,右手拇指、食指反复捻揪乳头,以打开乳腺管末端开口,使乳头部输卵管扩张,促进乳汁排出。按揉穴肩井、中府、膻中、周荣、乳中少泽、乳根各1~2min。双手握乳房施以振法2min,一手托住乳房,一手将乳根向乳头推10遍,然后轮换双手对乳房进行按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乳房舒适度以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母乳喂养满足婴儿需求标准:婴儿每天由数次小便,1次量多或者少量多次软质无臭大便;喂乳一次可持续睡眠1~2h,觉醒与睡眠有规律性,两次喂乳期间安静入眠[2]。按照WHO疼痛分级标准对乳房舒适度进行评价,共分4级[3]:(1)无痛(0级):产妇无临床症状;(2)轻度疼痛(1级):产妇睡眠不受影响;(3)中度疼痛(2级):产妇睡眠受影响,容易觉醒;(4)重度疼痛(3级):产妇剧烈疼痛,无法入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观察组主要集中于纯母乳喂养与部分母乳喂养,对照组主要集中于部分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产后 乳房穴位按摩这种护理技术可利于疏通产妇乳络,促进乳汁分泌,同时还可加强子宫收缩作用,降低产后出血量,防止产妇发生乳腺炎及乳房胀痛等症状。产妇分娩后机体发生变化,体内激素亦发生变化,因而开始分泌乳汁,乳房胀痛,但由于产妇乳头因素以及产妇及其家属其它方面因素,部分产妇容易出现乳汁淤积成块,导致乳腺管阻塞,发生乳房胀痛的可能性比较高,严重者甚至会患上乳汁淤积性乳腺炎,对产妇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而乳房穴位按摩可有效疏通乳络,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缓解产妇痛苦。因此,对产妇分娩后早期实施乳房穴位按摩干预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实现纯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毕景芹.穴位按摩对产后乳胀及纯母乳喂养影响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2,08:1141-1143.

[2]徐秀英,林静惠,杨建茹.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2:154-156.

[3]柯鑫.中医穴位按摩产后乳房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9:1507.

论文作者:张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  ;  ;  ;  ;  ;  ;  ;  

探讨穴位按摩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论文_张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