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汽车涂装生产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_韩业泉1 2,翁涛2,寿超2,吴修丽1 3

试析汽车涂装生产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_韩业泉1 2,翁涛2,寿超2,吴修丽1 3

1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3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现阶段,汽车涂装生产线普遍采用PLC控制技术,许多设备都处于自动化运行之中,并且随着PID技术、变频技术以及自动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涂装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大大提高了汽车涂装的效率。汽车涂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极高,因此,加强相关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提高汽车涂装品控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汽车涂装;生产线;控制系统

一、汽车涂装生产线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

汽车涂装生产线的主要功能是对焊装后的白车身进行喷漆,为其涂上特制的防腐涂料,使之达到一定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具备更加艳丽的色彩和光泽的外观。汽车涂装的自动化工序包括前处理、电泳、烘干、PVC胶装、中涂、中涂烘干、面涂、面涂烘干等,而机械化输送系统贯穿整个涂装线的始终,其能够根据涂装工艺的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完成升降、变速、倾斜、旋转等动作,此处以机械化输送控制为研究对象,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首先,白车身经过电泳处理后,进入涂装的地面链部分,其间工件的运转借助了动辊、升降器、运输链、转台等设备,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均在PLC程序的控制下完成。而其中最关键的设备就是转台站,转台站由交流电机、继电器、传感器、导轨、辊床及其他零部件组成,能够控制装有车身的滑橇完成移动、旋转等动作,这也是涂装生产线得以自动化运行的重要基础。以轿车的涂装为例,在其涂装输送过程中,辊床首先带动滑橇执行相应的涂装操作,然后回到原来的上件点,继续执行下一个车身的涂装,该过程需要经过返回线上两个直角弯处的回转变轨机构,必须在两个转台站的共同操作下才能完成。

在视窗控制中心的显示模块上,可以显示转台当前的运行速度、旋转角度以及装载车身的数量。转台在刹车电机的驱动下,带动辊床进行相应的移动操作,其速度由刹车电机的转速来调控,而刹车电机的运转受变频器控制。在辊床运行过程中,定位工作交由PLC控制系统来完成;刹车电机1负责驱动同步带轮,进而控制辊轮转动;刹车电机2控制辊床在导轨上运行,实现转台的旋转操作。电感式传感器1对辊床入口位置进行实时检测,达到定位效果,当其探测到滑橇物料后,在PLC控制系统中生成相应的信号,然后控制转台旋转90度;电感式传感器2对转台的旋转程度进行检测,待转台旋转到指定角度时,同样在PLC中产生一个信号,然后控制辊床停止转动;继电器主要负责刹车电机1和刹车电机2的启停及正反转切换,只有继电器收到PLC系统的控制信号时,电机才能启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PLC控制系统能够对各部分设备的运转情况加以控制,比如,当设备即将运行到位时,便控制设备开始减速,个别情况下,设备可能会运转过度,此时限位开关向PLC系统中输入信号,由PLC控制电机立刻抱闸,对设备进行刹车操作,从而实现机械化输送系统的精准控制。

二、汽车涂装生产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2.1炉温PID控制

汽车涂装生产线的温控仪表数量较多,烘干炉风幕区温度需保持100~140℃之间,这样方能得到性能良好的涂膜。若空气温度超出此范围,或烘干时间太长,可能出现涂膜过烘干现象,导致涂层间无法达到理想的附着效果,甚至使涂膜脆化、剥落。本文研究的汽车涂装生产线中,烘干炉和槽液的温度通过PID温度调控器进行控制。PID控制涉及比例控制(P)、积分控制(I)、微分控制(D)三个环节,其本质上就是确定最佳的比例、积分、微分参数,进而对控制器的输出偏差加以优化调整,实现温度调节目的。

PID调控的原理如下,首先在数字温控仪设定参数,热电偶实时检测温度变化,得到温度模拟量,经A/D转换电路转变为数字信号,并与设定参数进行比较,然后通过PLC系统作PID运算,得出控制结果后,经D/A转换电路转变成模拟量信号,然后发送至变频器来控制调节阀动作,对风量、火力进行调节,实现温度调控效果。

涂装物经烘干室处理后进入强冷室,利用吹冷风的方式予以强制冷却,使之能够满足后续工序的处理条件,同时避免造成厂房气温的变化。强冷室应设置在烘干室出口处,通常为一至两个车位,强冷室也要给予PID温度调控,最后利用变频器对风门电机的动作执行机构进行控制,通过调节风门大小来实现温控效果。

2.2变频器应用

变频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对电源频率及电压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对电机转速及转矩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目的。变频器能够在较大幅度内进行连续调速,可以控制交流电机正反转切换,并且支持电机进行高频度启停。同时,变频器拥有自保护功能,不但能够确保自身安全工作,也能防止电机发生损毁。在PLC控制系统的支持下,变频器可以轻易实现对涂装线上各三相感应电机转速的调控,进而控制升降台、转台等执行各种输送、升降、旋转动作。例如,在升降机运动的调控过程中,通过双路输出的增量式编码器输出相位差为90°的两组A、B脉冲,对其相位进行对比,可判断出哪一相在前,当A相超前B相90°时,代表正转,当A相滞后B相90°时,代表反转,由此判定电机是正转还是反转。同时,经过对两组脉冲的分析,可以精确得出交流电机转角及转向,也就得出了涂装线输送带的位移大小及位移方向,这样就能够准确、实时地掌握升降台及辊床的上下位置。具体过程为:提升机位于初始位置时,执行启动操作,此时如果升降机检测到滑橇上载有车身,则开启电机,提升机上行(此时变频器频率为15HZ),编码器对脉冲数进行记录,当记录脉冲数达到2500时,变频器降频至10HZ,令升降机电机减速,当记录数达到5000时,提升机停车,同时辊床电机启动,将载有车身的滑橇送至下一个工位。经十秒延时后,卸下车身的滑橇被再次送回原来的提升机站,然后提升机向下运行(此时变频器频率为-20HZ),下行过程中的运行原理与上行过程相似。

2.3车身信息识别

识别系统包括两大模块,分别为RFID读写模块与EPC射频标签,两者采用面对面安装的方式。RFID能够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可借助接口实现读写操作。在涂装线中,不同工位的检测及执行机构的元器件均安装在PLC的远程站接口上,RFID读写模块也安装到远程站上,可借助PLC中相应的功能块实现对EPC射频标签的读写操作。车身信息识别系统通过电泳、喷涂、储存等重要工艺环节获取相关控制信号,然后执行一系列联动控制,以此达到车身运输、电泳参数、喷漆次数等方面的控制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汽车涂装生产线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然后从系统拓扑结构、炉温PID控制、变频器应用、车身信息识别等方面提出了汽车涂装生产线电气自动化控制方案,能够灵活满足各类型汽车的涂装工艺需求,达到汽车涂装线柔性自动化生产及控制目的,希望对提高汽车涂装效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赖飞强,卢进胜.汽车涂装线滑橇式自动输送系统[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13.

[2]段磊.汽车涂装生产线电气设备控制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

[3]刘中顺,高海军,康龙凯.汽车涂装生产线工艺调试问题分析[J].科研,2015.

论文作者:韩业泉1 2,翁涛2,寿超2,吴修丽1 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试析汽车涂装生产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_韩业泉1 2,翁涛2,寿超2,吴修丽1 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