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类院校创业学院运行机制构建的研究论文

地方师范类院校创业学院运行机制构建的研究论文

地方师范类院校创业学院运行机制构建的研究

宋 阳 李 莉 鞍山师范学院

摘要: 在创新创业时代大背景下,建设创业学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将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本文从地方师范类高校角度出发,研究探讨高校创业学院建设与运行机制,以促进创业学院的发展改进。

关键词: 地方师范类院校;创业学院;运行机制

一、高校创业学院建设现状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的出台,创业型学院建设成为 深化创新和创业改革的重要平台,高校需要遵循国家的“群众创业,创新”,也是高校自身多元化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面对创业教育教学和如何教学,当地师范学院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师特色。将创新创业的重点和特色打在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培养上。

近几年,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建设创业学院。目前创业学院建设的模式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独立设置、虚拟设置和挂靠职能部门或学院。独立设置是指设立独立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是平行的,有专职人员及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虚拟设置是指创业学院的工作人员均是兼职人员。挂靠二级学院或教务处等职能部门,挂靠单位负责人一般兼任创业学院院长。采取挂靠职能部门的这种方式,不需要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不用调整学生原来的专业等,这对于初建创业学院的高校来讲是一个好的借鉴,有效的弥补由于创业资金不足导致的人员配备和场所不够等问题。

二、地方师范类院校创业学院运行机制构建

(一)创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地方师范类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着重将创新创业的重点和特色打在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培养上,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是基础教育的教师,只有他们具备了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的孩子。在这样的定位下,应以“提升就业质量和层次、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教师,”的集成发展作为创业学院的培养目标。打造“3+1”教育模式。学生在所属的学院接受3年专业教育和创业基础教育基础上,在大四学年通过选拔进入创业学院,修读创业学院的相关创业课程,获得相应学分,并且在创业学院开展创业实践,开展创业实习和论文的撰写等工作。在学习其他高校“3+1”的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我校师范院校实际和基础教育的广泛需求将在最后一年中招收“1+X”形式的实验班,即“1”为创业实践实验班,X为创客教育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

(二)创业学院组织机构的设计

通过比较目前创业学院现有的模式,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模式的选择上比较适合挂靠在教务处职能部门下,由分管教学领导任学院院长,并设立执行院长一职,具体负责学院工作的执行,同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和行政工作办公室,分头负责创业学院政策制定、日常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创业实训和日常管理等事务。同时,建立创业型学院可以建立专门的创业科研机构,形成创业研究的“仓库”,保留各种数据资源,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决策提供参考。针对师范生的特点,将创新思维和创业素养贯穿到教师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实践。

(2)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是各类文献信息的中心,积累了丰富的馆藏资源,除了收藏学校教学和科研需要的专业图书外,还有大量的文学、科普、娱乐、健康等读物,比较适合社会大众的公共需求.近年来,许多高校重视数字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使文献信息资源的展示方式、传递手段大大改善,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满足不同社会成员多方面需求提供了可能.

(三)创业学院课程的完整性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融入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优化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创业核心技能培训课程,创业实践能力提高课程,创业实战辅导课程,进步,有机,科学,理性的创业课程体系。除了为所有学生提供创新和创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外,还可以提供与创新,创业和就业密切相关的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如创客教育、3D打印、中小学科学实验、基础编程等。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

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建设创业学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平台,但建设创业学院需要高校在进行一定程度上在人员配置、课程建设、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变革,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高校应选择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独立,附属或虚拟创业型学院模式。根据其他高校的经验,我认为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是不可改变的。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落实学生发展的理念为中心,从学生的个人意愿,发展方向和自身条件出发。分清主次,循序渐进,不能本末倒置,也不能一蹴而就。

(四)创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在创业学院实践平台的构建中,根据学生创业实践过程进行功能设计,并根据当地高校的实际学科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一方面可以从创业实习基地、创客教育中心、创业种子孵化室、虚拟仿真体验室等众创空间的建设入手,实现创业研究平台的数字化,开放环境,资源共享和连接工程。推进生产教育一体化,校企合作,优化学科布局,推动人才培养向应用转化,建立全面的创业服务平台。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和创业竞赛。以大创项目为提托,进行项目的前期培育,通过参加比赛,来促进项目不断的完善提高,进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

(五)创业学院实践平台的建设

对于初建创业学院,尤其是挂靠学生处或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师资队伍缺乏的师范类高校来讲,为了保证创新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积极吸引校内外优秀的教师,尤其是鼓励具有经济管理专业技术背景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到创业学院的师资队伍中从事专兼职的教育教学工作,另外,可以聘请社会专家作为创业与就业指导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努力形成一支由“创业学院专职教师+校内共享教师+社会专家(包括创业理论政策专家:就业局、工商局、税务局等+创业实践专家即:职业经理人+中小学的教育专家等)“三位一体”的“三个1/3”多元化师资队伍体系。

三、结语

两组的性别年龄和体重等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组间的心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两组进行检查时心率均比基础心率低。舌下含服组图像质量I级有94.7%,Ⅱ级和Ⅲ级共有5.3%;口服组I级有90.7%,Ⅱ级和Ⅲ级共9.3%。(P<0.05)。舌下含服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比口服组短,使用的酒石酸美托洛尔剂量比口服少,(P<0.05)。

参考文献:

[1]腾智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学院的构建[J].职业指导,2018(7).

[2]陈德虎,陆秋萍.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研究——基于浙江高校创业学院建设的视角[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6(2).

[3]江玲.地方本科高校创业学院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从就业创业视角的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8-0447-01

基金项目: 2017年鞍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地方高校创业学院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17kyxm75);2018年鞍山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地方应用型大学创业学院建设与实践”(课题编号:2018ZDXM08)。

作者简介:

宋 阳(1989-),女,汉族,辽宁盘锦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研究。

李 莉(1976-),女,汉族,鞍山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部门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男人之间的事儿,你一个女人掺和什么,江湖就是靠这样闯出来的,不然你以为我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周暄洋洋自得,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标签:;  ;  ;  ;  

地方师范类院校创业学院运行机制构建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