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探讨论文_贺安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采用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假阳性结果,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检测患者血清,通过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westernblot(WB)试验验证阳性标本,制定出消除假阳性结果的措施。结果:ELISA发现313例阳性病例,193例为老年人(60岁以上),120例为中青年(20岁到60岁)。在老年组,TPPA方法确诊186例阳性病例,假阳性率为3.63%(7/193)。WB方法确认181例阳性,假阳性率为6.22%(12/193),WB法与TPPA法无统计学差异。在中青年组,TPPA确认了117例阳性病例,假阳性率为2.5%(3/120)。WB确认113阳性,假阳性率为5.83%(7/120),WB法与TPPA法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为了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采用TPPA法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验证ELISA筛查阳性标本,并进一步证实WB方法的结果。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原因探析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亚种之一,是一种古老的、性传播的疾病,但对全身各脏器有伤害,会造成人体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导致功能紊乱。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血清检测呈阳性,有些是梅毒感染,但有一部分没有诊断梅毒的依据。据报道,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假阳性率为3.08%。梅毒检测结果正确与否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梅毒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梅毒血清学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试验分为两大类型,一大类型为非特异性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如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等等,主要用于梅毒筛查和治疗效果;另一大类型为特异性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免疫印迹试验,荧光抗体的梅毒测试(FTA-ABS)吸收。ELISA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免疫球蛋白和IgM有高灵敏度、低价格和操作方便的优点。然而,ELISA有假阳性,尤其以老年人居多。TPPA是国内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但TPPA方法有一个不确定的结果,2%-3%的生物伪敏感率。WB也是确认ELISA检验阳性结果的好方法,并排除假阳性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到2017年9月,共有15592名住院、门诊病人及体检人群。ELISA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血清阳性313例,193例老年人组或更高的积极,中青年组120例阳性,分离血清后,保存在冰箱-20°C以下。

1.2试剂

ELISA试剂是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TPPA试剂是日本富士瑞匹科有限公司的产品,WB试剂是德国oomont医疗测试诊断公司的产品,试剂均在有效期内。

1.3仪器

酶标和洗板机都是美国宝特ELx-80型酶标仪、Elx-50洗板机。

2、结果

在这15592个标本中,有313个标本经ELISA检测呈阳性。老年组有193例,中青年组120例。在老年人组,TPPA方法确诊186例阳性病例,假阳性率为3.63%。WB方法确认181例阳性,假阳性率为6.22%,WB法与TPPA法无统计学差异。在中青年组,TPPA确认了117例阳性病例,假阳性率为2.5%。WB确认113个阳性,假阳性率为5.83%,而WB法与TPPA法无统计学差异。见表一。

表一 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假阳性

3、讨论

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抗体检测,ELISA方法的灵敏度达到100%,测试方法是使用基因工程的混合抗原,双抗原夹心法特异性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制备重组抗原,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的使用野生型生梅毒螺旋体抗原,简单的净化,大大提高测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操作简单,所以广泛应用于临床。TPPA使用纯化致病性抗原梅毒螺旋体,包是在人工载体明胶颗粒,主要用于筛查阳性样品确认,是目前公认的梅毒螺旋体确诊试验,也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证实的方法。

运用TPPA法研究得到其敏感性与特异性的结果,[1]梅毒的荧光抗体吸收测试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以上说明TPPA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一种更好的梅毒血清学试验验证方法。WB试验是一个特定的测试诊断梅毒感染,这是一个新的免疫学技术开发基于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电泳技术。因为它的高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分辨率和固相免疫,它现在是一个传统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当抗原抗体的血清存在,具体的多肽抗原在印迹膜的位置有一个带颜色。TPPA测试,如假阳性血清样本,本法是消极的,但是在某方面却是一种很好的验证测试。

TP-ELISA检测梅毒血清出现假阳性,这是生物学基础。老人假阳性率高于青年组可能的原因大概是,首先一些基本的疾病诱导身体释放抗脂质抗体和梅毒螺旋体交叉抗原;在一些病人体内,还可能有其他的螺旋菌,可以诱导抗原。具体报告如下,老年人容易出现免疫功能障碍,一些与白蛋白抗体有关,或一些异常蛋白干扰TPPA凝集反应的,也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常伴有的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2]如糖尿病、癌症及白血病等等。交叉梅毒抗体的成分和其交叉反应也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TP-ELISA法由于许多原因导致假阳性,包括本身因素、生物因素、技术因素等等。提高检查人员的质量,解决技术因素,选择较高的特异性来确定阳性结果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血清学检测方法目前使用的大约有以下几种,首先是非特异性脂抗体,梅毒抗体是TP的感染宿主细胞释放的脂质和脂质螺旋表面的活性物质,通常在5到7周后感染。因为抗体会特异性的结合抗体,所以结果会很明显。生物学假阳性不适合作为梅毒筛查,但具有重要价值的观察疗效。TPPA法被用于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它目前被认为是对梅毒的检验最好的方法。由于其使用的是纯化致病性梅毒螺旋体抗原,所以不适合运用大量的样品,同时由于是肉眼判断结果,使其可靠性下降。[3]TP-ELISA法的特异性是基于基因工程的检测技术,与TPPA方法在检测结果、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上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种理想的质量筛选方法,可以替代TPPA在临床上的梅毒检查。由于梅毒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的增多是其明显的表现,因为其在梅毒潜伏期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IgM,这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IgG抗体在固化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阳性的,甚至会一成不变。

由于TP-ELISA法的灵敏度高,在使用该方法的初期进行了筛选试验,确保无残留,无假阴性。在测试开始时,ELISA法阳性率为2.01%,将是老年人组和青年及中年组的阳性标记。TPPA被确认为验证试验,TPPA确认老年组假阳性率为3.63%,中青年组假阳性率为2.5%,TPPA方法检测老年人组高于中青年组假阳性率;经WB方法证实,老年组假阳性率为6.22%,中青年组假阳性率为5.83%,WB方法检测假阳性率也高于中老年群体。在老年人组中,WB方法检测假阳性率高于TPPA方法,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4]在青少年中,WB方法检测假阳性率高于TPPA方法,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PPA试验为确诊试验,但在实践中,非阳性结果为TPPA的梅毒患者,TPPA阳性结果必须与临床症状相结合,或与WB试验、梅毒darkfield(DFT)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TP-ELISA适合进行大规模筛查,但是缺乏临床症状和有标本病史的患者,TPPA验证测试的特异性较高,而WB进一步证实了可疑标本。虽然测试操作复杂且昂贵,但它可以消除误报的严重后果,避免医疗纠纷,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测试计划。

参考文献:

[1]龚向东,叶顺章,张君炎,等.1999年~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35(2):178.

[2]梁金明,陈亚珍,李艳,等.ELISA法筛查住院患者梅毒结果分析及筛查方案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0(7):1724.

[3]武建国.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2016,24(4):241.


[4]陆学东,张银辉,党倩丽,等.梅毒试验室诊断与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28(12):1262.

论文作者:贺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  ;  ;  ;  ;  ;  ;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探讨论文_贺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