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及其临床护理论文_李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第一血液净化室 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及其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肝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利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的钙磷代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治疗过程当中,对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钠的方法进行治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体内的钙磷代谢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临床护理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医疗设备的不断改善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逐渐得到了重视,临床上多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低分子肝素钠较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抗凝作用效果佳等多种优点[1]。通常在患者血液透析完成后,由于患者的活动量较少,其体内的钙磷代谢情况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体内钙元素水平降低而磷元素水平升高等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危害,增加了患者死亡的可能性,但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了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后,抑制了患者体内血液抗凝问题的出现,使患者体内的钙磷代谢情况逐渐趋于正常,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本文主要对低分子肝素钠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及其临床护理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7-50岁,平均年龄(45.3±5.2)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8-52岁,平均年龄(46.7±6.1)岁。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使用相同的血液透析仪器和由碳酸氢盐所构成的透析液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血液透析,两组患者每分钟的透析液流量为500ml,血流量为250ml,主要的透析组成为:钠、钾、氯、钙及碳酸氢盐,每周对两组患者透析三次,持续一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体内钙磷代谢情况的初始数值。

1.2.2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普通肝素进行治疗,对患者静脉注射普通肝素,分两次为血液透析患者注射个体化抗凝剂,来避免患者血液的凝结,在血液透析结束之前一小时左右停止对患者的用药。研究组血液透析患者利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2]。对血液透析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在患者每次采取血液透析之前,从患者的动脉端注射一次3000U的低分子肝素钠防止患者体内血液凝结。两组患者均需观察一个月左右[3]。

1.2.3在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采取两组患者空腹12小时的静脉血对两组患者体内的钙磷代谢情况进行检测,记录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的钙磷代谢情况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钙、磷、PTH的检测值);记录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显效、有效、无效的人数)。

1.3观察指标

记录主要的观察指标: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钙磷代谢情况,记录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体内钙、磷代谢的值;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体内PTH的值。记录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血液透析患者体内钙、磷、PTH的值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患者体内的钙、磷、PTH的值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体内的钙、磷、PTH的值未得到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应用X2(%),利用t对计数进行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分析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的钙磷代谢情况,可以得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情况比较(x±s)

3讨论

经过临床研究显示,在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钙磷代谢情况异常的状况普遍发生,大量数据表明,多数血液透析患者会出现高磷血症、血清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等症状,而高磷血症、血清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则会使得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出现钙化现象,使患者出现心血管类疾病的可能性大幅增长,甚至能够造成患者的死亡[4]。从某个角度来看,高磷血症能够使患者出现血清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几率增加,患者血清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则会使患者出现肾性骨病,进而使患者的内部器官出现功能异常,并造成患者血管的堵塞[5]。通过数据显示,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心血管类疾病的几率是比正常人多十几倍,其中血管钙化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心血管类疾病的主要因素[6]。所以及时对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血液进行抗凝,是目前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7]。

低分子肝素钠属于一种最普遍使用的抗凝剂,其抗凝作用受到各医护人员的普遍认可,低分子肝素钠是由普通肝素分裂产生的一部分组成结构或一系列片段,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能够加快患者疾病的恢复,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体内的钙代谢值,并降低患者体内的磷代谢值,使患者体内钙磷代谢水平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值趋于正常[8]。在本次研究当中,分析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的钙磷代谢情况,可以得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若对患者使用普通肝素进行治疗,很容易使患者出现骨营养缺失等问题,在使用普通肝素防止血液凝结的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现体内血小板活化等现象,被活化的血小板附着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膜上,使血液透析的仪器出现残留的血液,对血液透析的最终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很有可能使患者体内血管壁上残留部分活化的血小板,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栓症状[9]。在使用普通肝素防止血液凝结时,患者体内的营养状况会出现阻碍,患者体内微循环会受到一部分影响,使患者的透析效果不明显,但采用低分子钙素钠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抗凝,防止了血栓状况的出现,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在本次研究当中,对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可以得知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过程当中,对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钠的方法进行治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体内的钙磷代谢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昕,完颜萍萍,胡龙,等.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1):1957-1959.

[2]汪杰,黄官友,叶贵丹,等.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对前置胎盘及早产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6):450-452.

[3]刘志锋,刘国斌.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23):2329-2331.

[4]黄园,李璐.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21):2922-2925.

[5]张宗祥,张鸿坤,金弢,等.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4(8):29-31.

[6]许坤,赵弘卿,冯金萍,等.低分子肝素钙和利伐沙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21):2940-2943.

[7]孟彦,张豪,贺宁,等.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肾性骨病及血管钙化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19(2):39-41.

[8]张文喜,段达荣,张震宇,等.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脓毒血症血浆NT-ProBNP、Cys、凝血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61-65.

[9]王玮,余柄廷,李建芳,等.低分子量肝素钠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6,26(1):19-24.

[10]戴薇,许吟,马星卫,等.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对血清和胎盘中病情相关分子的调节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8):30-33.

作者简介:李莹,女,1986.7.10,籍贯辽宁省北票市民族汉,工作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单位级别三级甲等,所在科室第一血液净化室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血液净化(护理)职称护师。

论文作者:李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低分子肝素钠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及其临床护理论文_李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