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做好建筑工程监理的对策论文_姜文涛

新形式下做好建筑工程监理的对策论文_姜文涛

山东新世纪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 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因此,建筑施工行业工程中的监理工作也尤为重要。施工工程的监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竞争的主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对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正确运行建筑工程的监理机制,从而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本文就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简要的分析,并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 监理; 问题; 对策;

一、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原则

对建筑工程而言,施工监理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项目施工监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质量第一原则。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二,以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屠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第三,贯彻科学、公正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

二、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特点

上述内容提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譬如施工材料、预先设计、施工技术等。在施工过程中亦容易发生判断上的失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工序的交接比较多,其中不乏很多的隐藏工程,如果在检查的时候从实质做起,很容易被表面的产品现象给蒙蔽,将不合格的工程认定合格,在具体的检查时不能够将产品或项目进行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其质量,因而就需要利用工程师的经验来进行合理判断,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另外工程监理还受到投资以及进度等的制约,通常投资比较大的工程进度较慢,相对质量要有保障,而那些投资小的工程由于进度的加快使得建筑物的质量不是很理想,因此有必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投资和进度这三者之间的协调控制。

三、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监理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要做好对施工过程的监理,首先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对施工过程监理人员的挑选。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现在的监理人员很多都是一些施工或者是设计单位的离退休或跳槽人员,非专业人员,有些无证上岗,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定期培训,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导致在后期的监理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而不能够真正起到监理的作用。

3.2监理行业制度不健全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的制度,自然,监理也是有制度的。而我们国家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的过程中,单位的职能发展单一,在整个监理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而忽略了对合同的管理和投资以及工期的控制的重要性,也就导致了监理工作存在缺陷,不够全面,所以我国整个监理行业就现在来说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

3.3监理工作缺乏规范性的施工指导

在监理的过程中,一些监理人员对于施工人员不能够给予正确的操作建议和指导,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人们不能够了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对于自身的不足了解不透彻,而一些小的问题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能够被防范,在最后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危害。而在当前的监理工作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来进行支撑,而一些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所以在具体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不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新形势下强化建筑工程监理的对策

4.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充分地运用法律法规手段,是切实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一个根本保证。这就要求监理管理的各级主管部门尽快做好监理工作法制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法律和地方规章、法规以及各种行政措施实施细则在内的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使监理工作真正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有法必依,有法可依。通过法律体系的建立,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相关部门的行政干预,从而保证了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尽快做好监理市场准入机制,制定和完善监理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等工作。通过法律法规手段,净化监理市场。

4.2通过标准化管理提高工程监理水平

建筑工程监理标准化管理指的是对监理的形式和内容实施标准化的控制和管理,使工程监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规范化的、统一的要求和规定,都有定性、定量的参照标准给监理工作予以对照和参考。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监理工作只是实现了对工程进度的协调、组织、控制以及对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还没有达到全面的标准化的管理水平。实施标准化管理,要求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业主以及监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对施工当中出现的问题要共同协商解决,避免工程的延期、缺乏监理等事件的出现。同时,监理人员要做好监理日记,在积极地协调各方利益基础之上,对标准化的监理工作献言献策,加快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的进程。

4.3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完善培训的体制

第一,对监理人员进行全过程培训。全过程的培训就是将培训工作贯穿于监理人员在监理单位任职的整个时段,新监理人员上岗前必须都要进行一些岗前培训,对老监理人员则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鼓励监理人员多接受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文化素质及理论基础。同时,培训内容要有适应性,即联系工作需要,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培训方式要多样化。多样化的培训就是要将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结合起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相关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企业培训和在职自学相结合,以单位培训为主;第三,加强监理单位与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联系,请有关专家和高校教授进行科研培训和专题讲座,为监理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储备各类的监理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的培训,要为每位新上岗监理人员指定一个资深的监理人员作为入门导师,为新上岗监理人员在学习中提供一个有力的学习条件。

4.4规范收费制度,杜绝恶意竞争

首先,增加监理费用。监理费用在基建的财务制度之中,应当同设计费用一样列为工程费用整体的一部分。然后根据监理工作实际上比设计难度大、时间长的特点,监理费用不宜低于设计费用。其次,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对能力不足的监理单位坚决予以清除,绝不姑息,以减少恶意竞争等行为。强化竣工备案制度则有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来进行,工程监理对需要招标但是没有招标的,或者是转包、挂靠的等,一旦被发现查实相关部门则不予验收备案,而且还要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

结束语

现在,我国的建筑业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不仅仅监理人员自身的素质需要提高,同时亦应更加完善监理制度,加强监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改进和更新的过程。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工程建设的过程加强监理,从而使得建筑行业走上更加健康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赵儒春.浅析建筑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0,31.

[2]赵守其.略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理问题[J].科技信息,2010,79.

[3] 李勤.提高建筑工程监理水平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4.

论文作者:姜文涛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新形式下做好建筑工程监理的对策论文_姜文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