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中的变更管理论文_纪春鹏,赵斌

浅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中的变更管理论文_纪春鹏,赵斌

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大石桥 115100

摘要:现阶段治理工程项目存在主观及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经常会涉及工程变更。合理合法的工程变更不但能保障工程治理项目的进度、质量等,还能提高各相关参与方的积极性,保障各方利益。但变更的程序繁琐,变更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治理项目的进度,也涉及工作人员对政策的把握等问题。结合工作情况,本文将浅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的变更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变更管理;分析

1治理工程变更的基本原因

1.1勘察不到位引起的变更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没有进行现场地质勘察就直接进行设计,主要因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需要紧急处置抢时间或应急排险造成,如某项目因需紧急排险,设计单位在没有进行地质勘察的情况下就对该治理项目进行图纸设计,图纸上既无地质勘察资料又无土石方鉴定分析,挖填方估算时笼统地按四类土估算总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要开挖的坡体以较坚硬岩石为主,而项目给出的是四类土的挖方价格,施工单位按照此价格施工,明显亏本,导致项目不得不变更而增加相应的费用,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针对性勘察,如某项目的实际为滑坡地质灾害项目,而设计单位按照崩塌地质灾害的勘察手段开展项目勘察,得到的勘察结果完全不能指导设计,项目在实施中发现与设计方案不能按图实施,不得不重新进行勘察设计,从而引起项目变更,延误工期。

1.2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变更

由于设计单位在调查收集基础资料还不够齐全的情况下便进行图纸设计,致使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无法施工,不得已修改工程设计,引起工程变更。如某项目设计单位,没有考虑到灾害坡体与既有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按照常规要求设计为锚杆格构梁加固坡体,项目施工阶段,发现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给施工单位搭设脚手架及安放钻孔作业设备,项目施工受阻,不得不变更采取其他加固措施,导致工程延期两个月。又如某设计单位没有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就进行工程图纸设计,导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出行,不得不增加临时便道及安全措施,以保障出行居民的安全,造成工程变更,工程造价也随之增加。

1.3建设单位提高建设标准而产生的变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擅自提高建设标准,从而出现变更工程项目、增加施工材料价格、引起施工进度变化等问题。这样做的后果使工程造价远远超过投资限额,增加政府债务。如某治理项目原设计的挡墙为浆砌块石挡墙,要求简易勾缝进行美化即可,但建设单位认为简易的勾缝不够美观,要求施工单位挂大理石面板,以增强美化效果,导致工程变更,费用增加。

1.4未按规定签订施工合同引起的变更

某工程在招标文件明确规定:“本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投标人应充分考虑市场价格风险和政策调整性风险……”。而施工合同专用条款中约定:“本工程主要材料按甲乙双方签订价格或市场价进行调整”。该条款违背了招投标文件实质性条款,违反了招投标法的规定。

1.5工程量预算有误造成的变更

工程招标过程中,项目业主急于开工,对合同工程量清单没有进行认真地核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丢项、漏项、工程量误差大而引起工程变更,工程造价也相应增加。还有部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因特殊的施工工艺,没有明确概预算标准,相关部门对治理工程的核价低于实际造价,使得工程治理项目资金不足,不得不进行变更,延误工期。

2变更管理的原则和步骤

2.1必须各级进行审批

如果需要进行工作完善,那么在完善方案指出以后,还需要进行逐层的评估,唯有全面实行后才能顺利进行完善工作。

2.2根据及时性规律开展

假如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建设部门在开展项目变更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有关的流程进行,如出现紧急问题,可以先向上级进行请示,然后再落实其他对应流程。

2.3确认完工计量

工程变更会导致所有工程量的转化,这就需要监理部门和建设公司针对需求进行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工程较为隐蔽,就需要让造价工程师进行检测后才能进行,同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材料,假如造价工程师没有开展检测,那么就需要严谨评估有关的材料。

2.4一单一算的原则

在开展项目变更的过程中,公司必须开展预算变更的编纂,同时还应当设计项目协议。假如其无法对造价带来影响,那么就不必开展预算书的编纂。

2.5一月一清的原则

在月初时,监理部门就必须设计上个月项目变更汇总方案以及预算方案,同时将其报送到建设部门开展相应备案。

2.6结算的时候必须用原件

建筑项目变更结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原件才能顺利进行,同时还必须确保原件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假如原件丢失,则需要在复印件中盖上公章,同时承包者也必须担负对应的责任。

3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

3.1深入谋划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立项阶段,协调业主单位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阶段,协调使用单位锁定使用需求,细致全面地审查功能布局、结构形式、建筑选材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衔接。

3.2及时跟进、合理变更政策性调整

针对主要材料、设备的变化及规范(标准)、政策性调整等,一是要及时完善洽商、设计、报批、实施等程序;二是要合理调整施工工序,争取不影响施工进度或尽量降低对总进度计划的影响;三是要求施工单位不得借机怠工,或借口正在走程序而中断施工。

3.3多措并举提高图纸设计质量

一是推行设计总承包模式,减少不同单位、不同专业之间因职责重叠而发生设计工作扯皮现象;二是组织施工图内部审查,并要求监理、清单编制等单位提前介入参与,必要时邀请部分专家对图纸进行细致审查,提前发现并解决设计错误、遗漏问题;三是探索BIM技术设计审查机制,在设计图纸中进行错、漏、碰、缺项审查纠错,发现设计图纸问题并及时进行优化调整。

3.4严格措施加强造价咨询管理

①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编制。编制前与造价咨询单位对接,提醒易错易漏项;要求清单编制单位提供详细的编制说明;编制过程中加强阶段成果会审,及时解决编制过程中的问题,形成编制审查要点。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若发生漏项错项,应根据漏项错项金额大小、频次等分别采取内部警告、会议通报批评、报造价咨询主管部门记不良信用记录等,同时按漏错项金额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进行罚款,由内审中心牵头,统一各管理单位处罚标准。

②施工过程造价审核和竣工决算审核。承担造价审核任务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及人员审查不认真,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视情况分别给予系统内部警告、通报批评和报造价咨询主管部门记不良信用记录三级处罚,同时按漏错项金额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进行罚款。

3.5完善程序加强招标及合同管理

①要求设计、造价咨询单位服务质量要与服务价值相匹配,招标时不单一的追求价低者中标。逐步建立完善、务实、科学合理的择优选择机制,真正做到优胜劣汰。

②招标文件编制要具可操作性,政策性调整、变更是否下浮等问题需在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约定洽商原则。

③在合同中明确设计、造价咨询等单位职责,同时对设计和清单错项漏项问题,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实施处罚。建设过程中,遵循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严格执行“先洽商报批后实施”的程序,杜绝违规变更。

结语

项目完善对于项目创建十分关键,既会制约着项目的时间以及定价,还会制约其品质水平,在开展项目完善时,需要针对实际需求开展,防止产生项目完善随意的问题。在开展项目完善时,需要严谨调研所有项目,落实完善管控,沟通建设人员,确保项目完善的合理化,增强所有灾害防治工程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姚世军.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

[2]马天平.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J].甘肃科技,2008(01).

论文作者:纪春鹏,赵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浅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中的变更管理论文_纪春鹏,赵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