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王红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王红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使用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应急对策。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第三代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不良反应要多于使用第二代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临床中应严格遵守禁忌证合理用药,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可及时抢救并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应对策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cephalosporin antibiotics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Methods: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were treated 76 cases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of cephalosporins antibiotics as the research object,by us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antibiotics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The use of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 analysis of emergency measures. Results: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using cephalosporins caused by the incidence of 2.5%,the total adverse re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aused by the use of cephalosporins rate was 10.2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the use of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 than the us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should strictly abide by the contraindication of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emergency plan can be timely rescue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cephalosporin antibiotics;adverse reaction;coping strategies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抗生素,随着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推广,由于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也逐渐增加。有研究表明合理、正确的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以有效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应对措施进行一定的研究与探讨,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和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男47例,女31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29.25±1.15)岁,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使用第二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研究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所累积的机体系统和部位。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实施t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方法,当P值小于0.05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皮疹、瘙痒,无1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腹痛、腹胀等症状,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皮疹、瘙痒,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有1例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有1例患者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2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观察组患者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涉及机体的多个系统及部位,其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2.5%;观察组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各有1例,占10.25%。

3. 讨论

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特异质反应最为常见,患者多出现哮喘、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等症状;另外患者胃肠道内菌群的失调也较为常见,患者多出现恶心、腹泻、胃肠不适、腹胀等症状;应用较大剂量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研究2组患者的10.25%。

对头孢菌素进行合理的使用能够有效地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用头孢菌类抗生素之前,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已经发展到第4 代,每代抗生素有其针对的病症。应用第3代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情况要明显多于应用第2代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情况,而且,与应用第二代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相比,应用第三代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所累积的机体器官或部分较多,对患者的机体健康带来一定威胁。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全面掌握头孢菌类抗生素的适应证,合理选择药物剂量、给药方式以及给药时间,合理应用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应严格询问患者用药史及过敏史,如果发现患者具有某类药物过敏史应及时检查所配药物,必要时更换其他药物;严格遵循用药指证。正确、合理、规范的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以及早发现或者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笑.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190-190,191.

[2] 刘保刚,卢明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147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7):295-295.

[3] 崔冬梅,牛娜.402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61-63.

论文作者:王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