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脑出血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论文_王蓓

浅析脑出血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论文_王蓓

王 蓓

(湖北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目的:本次浅析脑出血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从医院感染风险、管道风险、知情告知风险、预防术后感染风险几个方面来讨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减少后遗症,提高存活率,增强患者生存的信心,消除患者心理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338-02

脑出血也称作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脑部并发症,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微创颅血肿清除手术因为创伤很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手术后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因此,本次浅析脑出血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56.23岁。出血位置:基底节31例,脑室内29例,脑叶内15例,脑丘13例,其他1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医院感染风险: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病菌侵入,因此在患者进入手术之前,护士应帮助患者将手术室内温度调为21摄氏度,适度50%左右,严格禁止其他工作人员的进出,医护人员也避免不要活动,在非限制区、半限制区与限制区做好标记。其次,临床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过程中全程规范使用防护口罩以及无菌手套,利用保护伤口的相关技巧,及时吸除手术中伤口的分泌物与脓液,避免伤口感染。同时医院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必须使用手速消毒剂,并且由于污染的环境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等进行严格检查和消毒,对怀疑或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采集相应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

管道风险:管道风险是神经外科最大的风险之一。而管道风险存在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对于昏迷及躁动患者未按常规护理进行肢体约束带等,同时由于患者因为体位的变换等情况容易导致胶布松落等。而上述情况均可能危机患者生命,因此护士应当及时确保各引流管的通常,并且观察严密监测引流的液量、颜色和形状,为患者按时并且及时的更换引流管,保持其通畅。因此对于各种管道应当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固定带松紧适宜,并且医护人员应当积极向患者家属说明留置管道的目的以及重要性,知道患者保持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脱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医护人员要严格遵排班制度,杜绝上班时间不在岗位的行为。依照科室不同的工作量和时间安排排班,尽量减少交接班的次数,工作时间为上午7:30~下午3:30;上午8:00~下午5:30;下午5:00~上午8:30,当中每班值班人数不得少于6人。

知情告知风险:脑出血的患者,大部分需要进行手术,患者病情危及,意识模糊,需要进行各种护理和治疗。如果在尽心护理的时候没有告知患者其病情,没有经过其同意而进行治疗或护理,十分容易引发患者与护士之间引发纠纷。因此对于侵入性的护理,如束带、留置针等,需要取得患者同意,告知患者作用。

预防术后感染风险,肺部感染,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对病房进行消毒,加强病房除尘工作,及时对于病房内表面的灰尘进行处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时处理患者口腔分泌物,保持其呼吸畅通,帮助患者咳痰,嘱咐患者进食细嚼慢咽,术后当患者咳嗽、呼吸困难、通气机报道压力升高、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时再进行吸痰。同时还需要压疮预防,每2~3h帮助患者翻一次身,同时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帮助患者勤换衣,每日用温水擦洗患者身体。应激性溃疡预防,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现消化道出血可以及时用冰盐水肾上腺素洗胃配合云南白药,并且关注记录患者大便情况,鼓励患者早期进食。同时为了有效避免静脉血栓的情况发生,患者要避免久坐久站,进行早期活动、抬高肢体、穿弹力袜,并且阿司匹林可以避免血块形成,颅脑病变伴有血脑屏障破坏时使用右旋糖酐可加重高颅压和脑水肿。

1.3评判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②满意:对护理服务十分满意,一般:对护理服务基本满意,但有待改进,不满意:对护理服务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组别例数肺部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

实验组506(12.00)7(14.00)4(8.00)4(8.00)

对照组5016(32.00)16(32.00)15(30.00)13(26.00)

X2--5.8279.0007.8625.740

P --P<0.05P<0.05P<0.05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

实验组5038(76.00)12(24.00)0(0.00)50(100)

对照组5021(42.00)23(46.00)6(12.00)44(88.00)

X2 --11.9476.2506.3836.383

P --P<0.05P>0.05P<0.05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急症,病情发展迅速,且往往发病的时候很突然,并且伴有较高的残疾率、死亡率,为患者自身和其家属都带来了很大的痛苦[2]。因此脑出血如果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大大减少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出现。而护理理风险能够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有利于有效防范护理风险,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护理风险还能够有利于护士和患者,护士的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够确保护患之间的关系。本次从医院感染风险、管道风险、知情告知风险、预防术后感染风险几个方面来展开风险管理措施。预防医院感染,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因为空气中的细菌、人员出入、病菌的交叉感染;避免管道风险能够有效避免管道松落等情况出现,同时严格的排班制度能够能够确保岗位时刻有人,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大大的降低了患者住院的风险;只请告知风险能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护患之间发生不快,而影响医院声誉,同时病人也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病情;预防术后风险可以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经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知道对于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并发率发生,促进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由此提示护理风险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明显。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减少后遗症,提高存活率,增强患者生存的信心,消除患者心理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郝风练,李倩芹.脑出血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267-268.

[2]郭娟.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医药前沿,2013,34(27):270-271.

论文作者:王蓓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浅析脑出血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论文_王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