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式化分析法的情报应用模式研究论文

基于形式化分析法的情报应用模式研究

尤江东

(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 河南郑州 450001)

摘 要: 网络信息环境下大数据的兴起为情报学领域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该文简述了情报与情报分析的概念,指出情报分析员面临的现实挑战,对情报分析法的特点优势进行了概述,归纳了形式化情报分析法的5种应用模式,为弥补情报界在分析技术方面的不足提供了借鉴,帮助分析人员克服思维误区,为明智决策、任务成功提供更优化的情报支持。

关键词: 形式化分析方法 情报 情报分析

网络信息环境下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给情报领域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当前,全球情报机构的正规化和几何式发展,凸显着情报工作重要性。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已经组建了全新的机构和部门来应对来自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实际或者感知到的威胁。比如,美国政府认为情报可以确定和预防威胁、提供决策信息,并且帮助情报用户更好地理解不确定和不断变化的形式,每年为情报机构投入数以亿计的美元,反映出其对情报信息的认知和依赖性。我国情报界,则更注重对情报分析人员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在情报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如何提取海量数据中有用的信息,提高情报分析准确性、时效性,成为情报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1 情报与情报分析

情报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仍然处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目前缺少对于“情报”实际是什么的统一定义。情报一词最早源于普鲁士军事家冯·克劳塞维茨的名著《战争论》,最初主要指消息和通信。《辞海》认为“情报是作为存储、传递和转换对象的知识,亦泛指一切最新的情况报道”[1]。军事界认为情报是通过处理与外国、敌对或者可能敌对军队与要素及相应作战区域相关的信息得到的成果。综上所述,情报是指有目的、有时效、经过传递获取的、涉及一定利害关系的、特定的情况报道或资料整理的结果。情报工作是在解决决策信息不完备问题的过程中针对情报需求、情报对象和情报任务进行感知、刻画和响应[2]。美国洛赫·约翰逊认为情报的核心是对分析的挑战。分析是所有情报界的中心任务。情报分析是根据可用的情报形成判断(即做出决策),同时处理固有的不确定性的连续的过程,从而为重要决策和行动提供了依据。

结合本文比较研究的国际经验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自贸园区发展战略的客观情况,我们可以逻辑上推导出如下启示或建议。

在实践中,数据、信息和情报是不对等的,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且可以相互转化。三者存在金字塔结构式的层级关系,通过对事物运动状态的序列化和图像化处理可获得数据,对数据的深入描述便形成信息,对加工整理后的信息进行提炼可以形成情报(见图1)。因此,信息被认为是没有经过分析的数据,而情报则是经过分析的信息。

苏区文学是土地革命时期产生的,它承载和展示了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幸福、自由而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对过去的光荣岁月加深认识和了解,也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从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军队和人民就血肉相连,从而对“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有更深入透彻的学习。苏区文学激昂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内涵更是能激励青年学生进取奋发,紧握时代精神。

2 情报分析员面临的认知挑战

名义群体法(NGT)是对传统的头脑风暴的一种有价值的替代,有时指的是结构化头脑风暴或者个人头脑风暴的一种形式。在传统的头脑风暴中,一个想法展示给一个群体,个人表达他们的想法,然后由一名促进者写下来。目的是确定一个问题的不同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名义群体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尽管一个群体仍然面对一个问题,但是每名团队成员都在沉默中思考问题,然后写下他们的答案和建议,并且在群体中展示。群体可以再次通过写下他们答案的方式,以个人形式对他们认为值得贯穿或者更深入研究的思想进行投票。这样就产生了团队可以贯彻的一个解决方案。名义群体法鼓励团队的所有成员提出想法,防止个人主导讨论,避免对提出的想法出现一致性和固化,并且得到更多样和创新的想法。无论大家是否遵循NGT的每一个步骤,只要在最初让所有群体中的成员独自地写下他们对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产生最广泛的各种不同的和真诚的“发散思维”思想的宝贵方法。

3 形式化情报分析法概述

反推最初用于大规模规划项目的技巧。在反推中,以期望的未来最终状态开始逆向推进,来确定从当前的位置到目的位置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要点是牢记从最终状态开始并且逆向推进。利用反推法的目的是通过制定一个计划来减少(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有用时间压力导致的错误。当在一个团队中工作时,它还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工具,使每个人都可以参考任务和时限。当然,计划和时间表可能导致我们陷入规划谬误。参考类别预测(Reference class forecasting)是一种尝试克服规划谬误,并且获得一个特定项目持续多久的现实时间范围的方法。形成对于在具体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进行多少研究和分析的准确判断,将是一个不间断的迭代过程(见图3)。

4 形式化情报分析法的应用模式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并非是盲目开展的,每个课时都是有对应的教学目标的,但是过去在明确教学目标时,目标的构建十分混乱和零散,这便致使了化学教学工作无法有序开展.该种状况在运用系统思维理论得到了有效改善.基于系统思维理论下,教师在构建教学目标时,会从教学整体着手,通过细致分析教学内容与任务,找出课时间的联系,随后依据该联系构建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间存在内在关联,全部教学目标都能融合到一起汇聚成一个整体,如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便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4.1 反推

形式化方法,或者结构化分析技巧,是可以应用于各种问题的分析方法。大部分形式化方法不是情报分析所特有的,而是在其他领域发展起来由分析员使用的。形式化方法并不保证使用它们可以使我们得到“正确”的结果。采用形式化方法的一个好处是很多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其他领域,它们的有效性得到了评估、同行评审以及正式发布了结果。美国理查德·J·霍耶尔等学者提到“结构化分析技巧可以缓解某些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回避一些众所周知的分析陷阱,并且明确地面对与无争议的假定和心理模型相关的问题。它们可以确保假定、偏见和心理模型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得到明确检验和测试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形式化方法的明显优势(见图2)。

4.2 思维导图

处理情报分析中的复杂性由两个基本的工具——分解和具体化。可以用于分解和具体化一个问题的工具有很多,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用于展示一个问题众多方面及其关系的有用的可视化工具。现实中,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当把可能潜在地影响这个决策的所有因素确定出来时,也变得相当复杂。尤其面对情报问题,处理的形式通常将包含更大程度的复杂性。进一步说,这些形式是动态的、经常变化的,而且常常需要尝试适应敌人的观点或者世界的角度,关键是不要不知所措,理性地将问题分解并且具体化。分解和具体化并不能从形式中消除复杂性,但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形式。

4.3 名义群体法

情报分析员为用户提供决策信息是基于对情报深入思考为基础,这种思考可以是正面或者负面的经验,以及准确或者不准确的认知。正是情报分析员的信息分析和判断评估,表现了情报分析的决策过程。情报分析员经常需要对稀疏、嘈杂和不确定的数据做出解释,其决策过程常常是复杂的、基于人的以及面向未来的,使得在很多层次上都充满了变化莫测的挑战。这就要求情报分析员的思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严谨的、合乎推理逻辑的,并且尽可能是透明的。情报分析员面临的主要认知挑战包括:(1)机构背景差异性;(2)时间紧迫的压力性;(3)工具不足的局限性;(4)复杂问题的判断性;(5)数据过载的分析能力;(6)多个信息源的综合处理能力;(7)错误结论的概率性;(8)处理结果的不确定性;(9)过高的心理工作负荷。因此,对于情报分析员而言,即使拥有专业的技术水平、海量的数据信息以及对问题严谨的分析态度,有时处理的结果也会出现疏漏。要明确的是,情报分析是困难的,但并不是不可能的,在根本上它是决策者有价值和重要的信息资源。

情报分析是情报工作的核心环节,情报分析的准确度对科学决策有重大影响,但囿于思维模型、情报搜集能力、“噪音”的干扰、信息共享障碍、敌方战略欺骗、分析方法的缺陷等因素,情报失误频频发生。探讨克服认知偏见影响的应对路径就成为提升情报分析科学化水平、避免情报失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选择,而形式化情报分析技巧提供了研究参照,具有开创性意义[4]

4.4 验尸前分析

图1 数据、信息、知识、情报金字塔逻辑结构

图2 形式化分析法的优势

图3 参考类别预测的三个步骤

验尸前分析是Gary Klein为了思考为什么有些事情在事件之前而不是之后就错了,而建立的一种方法。验尸前分析首先假定一个项目已经失败了,并且要求人们确定可能的原来来解释为什么这个项目出错了。这种方法前瞻性地在失败的可能原因发生之前确定它们,并且鼓励人们制定和实施避免这种失败的策略。验尸前分析是情报分析员思考我们的评估可能以何种方式成为错误的一种有用的技巧,已经得到了很多作者推荐。当思考其对未来形势的分析或者评估时,分析员可以使用验尸前分析。分析员可以假定其分析是错误的,并且确定可能的原因。在群体环境中引入验尸前分析时,建议使用名义群体法。这样就再次确保了每个人的想法得到整理,并且确定尽可能多的原因。验尸前分析对于思考威胁评估可能如何不正确,是特别有用的。

在如今纷杂多变的竞争市场,茅台也深谙“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在通过对质和量的卓越追求,达到足够的内涵和品质之后,茅台开始了其营销之旅。

4.5 变化指标

指示和预警,也被称为变化的指示或者征兆,是情报分析中的一种流行的技巧。指示是使我们可以知道某事将要发生的可观察到的简单的标志,通常与我们特别关切的场景或者形势相关。这些指示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一致的线索,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里监控这些线索来确定形势是否正在变化,以及什么场景正变得最为可能。对未知问题的感知探索、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揭示预警是情报工作真正的价值所在[5]。使用指示和预警方法,可以为每种场景制定一组标准,这些标准将为追踪事件提供客观的基准,使得情报的用户可以自己追踪事件,为提出的判断增加严谨和可靠性。

5 结语

形式化分析方法,借用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规范情报分析的流程,明确自身的思维轨迹,为分析人员在应对预测性研判的情报问题的不同阶段提供了分析模式和平台,从而帮助分析人员克服思维误区,避开常规的分析陷阱,为改进预测性情报分析提供了全新思路,能够应对与思维模型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情报分析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华,宋雅雯,曹如中,等.数据、信息、知识与情报逻辑关系与转换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0):43-46.

[2]刘如,王延飞,吴晨生,等.第四范式视野下的情报感知:现实与困惑[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8):5.

[3]耿卫,马增军,尤江东.情报分析的应用思维——实践者指导[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6.

[4]马晓娟,陈烨,董庆安.结构化分析技巧——克服情报分析中认知偏见的逻辑[J].情报杂志,2018(7):25-30.

[5]赵柯然,杜婉莹,王延飞.论情报感知的赋意方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12).

[6]张亚蓉.情报分析中的变量管理——基于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10).

Abstract: The rise of big data under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field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ce analysis,points out the real challenges faced by intelligence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intelligence analysis, and snmmarizes five application modes of formal intelligence analysis,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making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intelligence community in analysis technology, helps analysts overcome misconceptings, and provides more optimized intelligence support for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and mission success.

Key Words: Formal analysis method; Intelligence; Intellegenc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G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9)04(b)-0193-03

DOI: 10.16661/j.cnki.1672-3791.2019.11.193

①作者简介: 尤江东(1979—),男,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情报分析与实践、读者服务、人工智能应用。

标签:;  ;  ;  ;  

基于形式化分析法的情报应用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