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心理学在校园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冯健全

佛山市岭南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省 佛山市 528200

摘要:“以人为本”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使用者基于空间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是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建筑环境心理学是较为新颖的主要研究人的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本文主要以中山大学主校区北大门、中轴线广场以及生活区体育设施为例,探究环境心理学在校园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环境心理学;校园建筑设计;中山大学

一份优质的建筑设计图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而建筑设计师对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的不同选择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许多学者基于这种发现对建筑环境心理学展开研究,探究它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下文将展开以中山大学为例,建筑心理学在中山大学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的探讨。

一、建筑环境心理学在中山大学主校区北大门设计中的应用

图1 中山大学主校区北大门

如图1所示,中山大学主校区北大门与珠江相连,校园建筑群落如道路、绿地、广场等以北大门为中心成对称布置,北大门是中山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亦是建筑设计师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大门整体为近代中式风格,具有严谨、稳重和肃穆的特点,加上“国立中山大学”六个刻字会带给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种沉重的感受,在夜晚,大门又是夜游珠江的特色景观,能够引发人们的历史情怀。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广场上有层次分明的台阶设计、纪念性雕塑的放置以及高大的树木和极具对称性的人行道,不同的建筑物表达了相同的思想理念。

通过上文对中山大学主校区北大门的介绍可以了解,建筑设计师在对大门进行设计时应用了建筑环境心理学展现了大门的精神与礼仪功能但是对其实用性并未有充分把握。因此,本文基于建筑心理学对该地点设计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具体分析如下,广场内无休憩设施、人工雕琢气息浓厚、灌木台阶设计过于低矮、广场整体被低矮建筑分隔,经调查表明,该地点利用率较低,既不适合组织群众性的聚会,也不便于人们社交,设计者在保持该地点庄严肃穆的同时并未很好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们在这一地点,多感受到的是严谨肃穆的氛围,凌乱的空间布置,而缺乏相应的舒适感受。鉴于此发现,设计师应用建筑环境心理学时侧重于体现该建筑的纪念价值而忽略了人文价值的展现。设计师在对该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重视建筑物的本质属性,立足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建筑环境心理学表明建筑只有与人的行为相结合才能展现其功能和发挥其价值。因此在对北大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当将其纪念性内涵的展现与人的社会活动相结合,如台阶的设计基于人们使用的便利性、在树木下增加休憩场所的设计、让广场具有整体性方面人们组织开展活动等,这样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的设计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北大门的精神指引以及礼仪功能[1]。

二、建筑环境心理学在中山大学主校区中轴线广场设计中的应用

图2 中山大学主校区中轴线广场

如图2所示,中山大学主校区中轴线广场以草绿色调为主,设计师应用绿地广场进行对称布置,中间设有休憩场所,能够带给使用者平和安逸的心理感受。是对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充分发挥。关于建筑环境心理学可以表述为研究人们心理与环境之间,基于人类经验应用心理学分析建筑的构造、色彩对人类活动、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通过建筑的体验又进而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从而应用相关设计方案达到调整人类行为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

根据上文所述可以发现,中山大学主校区中轴线广场的设计展现了建筑环境心理学中人类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具体可作如下两方面的应用分析,其一,关于建筑对于人们行为以及心理感受的影响,经调查表明,在绿地广场多有大型集会活动,教师、学生闲暇时多愿在此处休闲,附近儿童也喜欢到这里玩耍,具体空间布置形式以绿化为主,高大的常绿树木将绿地广场与城市隔离,对称性的设计模式既能够给人庄严肃穆之感,有能够丰富空间层次,使人愿意在此处停留。人们在此处利用树荫的遮蔽或三五成群或一人沉思,或进行交谈或感受浓烈的文化氛围,且绿地广场冬季阳光充足、夏季可借助树木纳凉,具有极高的利用率。因此,中山大学主校区中轴线广场的设计对人们的参与行为进行了考量,以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的形式呈现出来,体现了建筑的媒介作用,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并带动了人类行为的产生;其二,关于人类行为对建筑环境的反作用,设计师在对此处进行设计时也充分考量了大学校园应当具有的教育作用,整体布局宏伟、肃静,选取了具有纪念意义的景观,在给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不断前进、不断学习,调动自身自主能动性,以先辈为榜样,在充满自由气息的同时也注重环境的保护,从而展现了应用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优势[2]。

三、建筑环境心理学在中山大学主校区生活区体育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主校区生活区体育设施包括训练馆、多处运动场所和多种运动设施,距离学生生活区较近,以自然地形为基础景观,临近城市主干道,交通方面,具有极强的外向型功能,为体育功能的发挥以及体育设施的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出了应用建筑环境心理学进行设计的优良效果。

具体而言,该场所主要布置有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等各种专门体育运动场所,另外每个场所两侧均有植被环绕,在距离场所较近的地方还有园东湖的设置,也较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能够给使用者带去良好的体验。此处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应用是值得设计师借鉴的,其一,运动场所环绕树木的设置,充分考量了人们运动时散发高热量且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因素;其二,在运动场所附近设置园东湖,对人们剧烈运动后需要休息这一因素进行了充分考量;其三,将运动场所布置于学生生活区以及主干道附近,考量了学生晨起或晚间运动,节约学生时间的因素以及体育设施后续经营的因素。除此之外,人们对设施的频繁使用还能够对设施的维护利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极富自然性的场所里,加强了人们与自然的亲密性。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环境对使用者心理产生直接影响,研究建筑景观的选取,建筑的整体构建对打造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处于当今时代下的人们对建筑质量具有高要求,建筑设计师学习并有效应用建筑环境心理学符合时代的发展,也有助于设计集精神价值、人文价值、使用价值于一体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冉恩宇.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河南大学金明校区行政楼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8(10):110-111.

[2]黄子翀.环境心理学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上的应用——浅析Miho美术博物馆[J].建材与装饰,2017(38):67-68.

论文作者:冯健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  ;  ;  ;  ;  ;  ;  ;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校园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冯健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