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观察论文_刘娟,张倩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产科 广东广州 510317

摘要:目的 探析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中应用产前产后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11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56例,产前产后护理)。对比不同组别产妇泌乳时间、喂养情况。结果 研究组泌乳时间<72h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中应用产前产后护理可缩短母乳分泌时间、提升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产前护理;产后护理;初产妇;母乳分泌;喂养

母乳中包含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丰富的免疫细胞与抗体,保护婴儿免受细菌与病毒的侵袭,并且很少造成婴儿不适[1]。另外,母乳喂养能有利于母婴之间情感联络,减少产后子宫恶露。在产前与产后给予有效护理可促进母乳喂养的实现。本次研究将11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中应用产前产后护理的临床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抽取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入选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具有母乳喂养意愿,身体与乳房发育正常,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母乳喂养禁忌、严重身体疾病产妇。对照组56例,最小年龄、最大年龄分别20岁、40岁,平均(30.1±3.2)岁,顺产、剖宫产分别38例、18例;研究组56例,最小年龄、最大年龄分别20岁、41岁,平均(30.2±3.3)岁,顺产、剖宫产分别37例、19例。通过对两组产妇进行临床资料上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用常规护理。做好产前准备、产后按照常规流程健康宣教等。

研究组予用产前产后护理。产前护理:在初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保持热情的接待态度,在产妇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将母乳喂养的优势、喂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讲解给产妇,并积极解答产妇疑问,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针对初产妇待产时普遍存在的紧张、焦虑心理,使用亲切的语言进行疏导,保持产妇积极的心态;指导产妇喂养技巧、喂养姿势、喂养频率以及乳房护理的方式;叮嘱家属多给产妇准备催乳食物,例如花生猪脚汤、鲫鱼汤等,但要注意营养的搭配,避免营养过剩。

产后护理:尽早进行母婴接触,每天分离时间<60min,缓解产妇的焦虑心理;在产后30min指导产妇给新生儿吸允乳头,在1h后再次吸允,刺激乳房分泌乳汁;叮嘱产妇与家属根据新生儿需求哺乳,开奶之前禁止喂养;指导产妇挤奶、乳房按摩方式,每天使用温热的毛巾热敷乳房,加快乳房血液循环速度,使用指腹螺旋式按摩,按摩时间<5min。若产妇乳头凹陷,使用手指牵拉捻转,固定周围组织与皮肤,避免再次回缩;指导产妇正确、舒适的喂养体位,在背部与手臂间垫软枕,适当提升喂养频率,缓解乳房肿胀感。护理至产妇出院。

1.3研究指标

(1)不同组别产妇泌乳时间。

(2)不同组别喂养情况。包含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母乳与奶粉混合喂养)、人工喂养。

1.4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以(%)表示计数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并予以χ2与t检验,分析对比项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组别产妇泌乳时间

研究组泌乳时间<72h占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对比不同组别产妇泌乳时间[n(%)]

2.2不同组别喂养情况

研究组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分别55例、1例,母乳喂养率为98.21%(55/56),对照组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分别49例、6例、1例,母乳喂养率为87.50%(49/56),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46,P=0.028)。

3.讨论

母乳中含有的乳铁传递蛋白、牛磺酸、溶菌酶可提升新生儿铁吸收率、促进脑部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能力[2]。临床研究指出[3],人类智商高低与是否进行母乳喂养关系密切。针对身体健康、无母乳喂养禁忌的产妇,临床上通常提倡母乳喂养,但由于初产妇分娩时过度疼痛、分娩后过度疲累、母乳喂养常识不足等原因并未对母乳喂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错过最佳喂养时间。有效的产前与产后护理措施可避免该问题。

本研究中,研究组泌乳时间<72h占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产前与产后护理可促进母乳分泌速度的加快;研究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护理方式可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升。产前护理中通过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教可纠正产妇母乳喂养中的误区,扩张母乳喂养知识,减少消极情绪,做好母乳喂养的心理准备。产后护理中热敷、按摩乳房可促进乳头中神经冲动的传导,传递至大脑垂体前叶,增强催产素与催乳素的分泌量,从而刺激乳汁分泌,提前母乳喂养时间。另外,在产后护理中,叮嘱产妇增加催乳食物摄入量,并加强休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走动,加快恶露排出速度,促进身体的恢复[4]。与仅使用常规护理相比,产前与产后护理更为全面,针对性更强,在提高母乳喂养率上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中应用产前产后护理在缩短母乳分泌时间、提升母乳喂养率上可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宁,郭惠玲,柳燕瑛.提高高危妊娠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8):26-28.

[2]廖红,李婉容,李明丽.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7):1182-1184.

[3]魏小清,刘金风,余慧.舒适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30(12):1451-1453.

[4]刘丽霞.临床护理路径配合中医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72-575.

论文作者:刘娟,张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观察论文_刘娟,张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