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低分子肝素、激素及环磷酰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燕丽娟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599)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8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34)采用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n=34)基于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低于观察组94.1%,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含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激素;环磷酰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082-02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及大量蛋白尿症状,治疗难度较大,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疗程为8周的治疗后无效果或有效果但复发于12周后判定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对患者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影响,为此临床高度关注如何有效治疗该病。目前常规疗法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并发症较多,后期临床逐渐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证实疗效较好。为探讨低分子肝素、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现将患者68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8例,均符合临床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尿蛋白超过3.5g/d,血浆蛋白低于30g/d;水肿及血脂上升,均经足量激素治疗,8周后仍无明显效果或复发于12周后。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对照组34例中20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为41~80岁,平均(60.7±7.5)岁;观察组34例中19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为40~81岁,平均(61.2±7.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应用1mg?kg-1?d-1甲泼尼龙片与50mg环磷酰胺,每天2次,4周为1疗程。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每次皮下注射410IU,每天2次,4周为1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检测两组24h尿蛋白定量,据此判定疗效[2]:临床症状消失完全,肾功能恢复正常,24g尿蛋白定量在0.3g以下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肾功能改善,24h尿蛋白定量大幅度减少超过50%判定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24h尿蛋白定量减少不足50%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主要应用SPSS 21.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用标准差(x-±s)、均数(±),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

2.2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含量对比

对照组治疗前为(1.59±0.42)g,观察组为(1.60±0.53)g,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t=0.642);对照组治疗后为(1.25±0.27)g,观察组为(1.03±0.24)g,对比差异明显(P<0.05,t=5.671)。

3.讨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即肾病综合征患者抵抗或依赖糖皮质激素或频繁复发的现象。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治过程中需高度关注形成血栓、感染及依从性差等问题。临床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方式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疗法,但疗效较差,且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临床经研究后发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强,滤过屏障作用被削弱,进而出现大量蛋白尿,诱发低蛋白血症。糖皮质激素可对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进行抑制,同时还可抗利尿激素分泌及抑制醛固酮,对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产生影响,将尿蛋白消除及利尿作用发挥出来,为肾病综合征首选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需高度关注不良反应,包括类固醇性糖尿病、感染诱发或加重、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及水钠潴留等。环磷酰胺为烷化剂,高效,可优良抑制RNA与DNA合成,但应用该药可能会诱发性腺抑制、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脱发及肝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耐受性差,难以完成疗程。糖皮质激素可快速作用,对肝药酶系统进行诱导后促使环磷酰胺细胞毒代谢产物增加,进而促使烷化作用增强。低分子肝素为经酶或化学解聚后形成的肝素片段,5000U为其分子量,对AT-Ⅲ、FXa进行催化与灭活后将抗凝抗栓作用发挥出来,将受到纤维蛋白与凝血酶介导的细胞活化与增殖后诱发的直接肾损伤阻断,且低分子肝素还可对炎症反应进行抑制,促使血脂与血压降低,扩张血管后加快细胞与纤维外基质降解速度[3]。故而3者联用效果优良,且安全性高。本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低于观察组94.1%,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含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与报道一致[4]。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968-969.

[2]李妍,沈军,赵久阳等.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3):464-467.

[3]吴采忠,虞美珍.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77-2679.

[4]岳维毅.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5,(8):100-100,101.

论文作者:燕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  ;  ;  ;  ;  ;  ;  ;  

探析低分子肝素、激素及环磷酰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燕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