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统冰嬉引入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论文

满族传统冰嬉引入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论文

满族传统冰嬉引入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以黑龙江大学为例

国 梁

(黑龙江大学 体育教学研究部,哈尔滨 150080)

摘要: 冰嬉作为一种带有节令特色的体育活动,是现代冰上运动会的前身。除了滑冰,冰嬉还有多种形式花样。将满族传统冰嬉引入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黑龙江大学在多方联动、立足高校、成果展示、开设课程、冰嬉表演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有效地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冰雪体育文化。

关键词: 满族;冰嬉;高等学校;体育教学

冰嬉是一种带有节令特色的体育活动,在冰雪运动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冰嬉是现代冰上运动会的前身,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上杂技、冰上集体表演等项目。

1 冰嬉概述

历史上有人认为滑冰是舶来品。事实上早在清代,我国就已经有了滑冰运动,不过当时称之为“冰嬉”。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冰嬉图》,描绘的就是乾隆皇帝观看冰嬉的情景,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古代冰嬉的热闹场景,是一幅极为珍贵的文物。《冰嬉图》绘制了皇帝由其麾下的王公重臣、文武百官相伴,端坐在硕大的冰床上,气势恢宏,御驾亲临。大冰床有着宛如龙舟般的底座,气派非凡,冰床的行驶依靠其下的众多仆从人工推滑。图上的冰嬉比赛,描绘得更是灵动鲜活。在冰上射箭比赛的场景中,在宽广的冰场中间部分,预先设好3个旗门,旗门需要处于平行位置,彩穗编制的球在旗门的最高处悬挂,射箭手由128名旗兵组成,他们排好队,手握弓箭,采用一列纵队的方式,从3个旗门中穿出,有条不紊地在冰面上走出了旋涡状图形,威仪非凡,美图美景。待号令发出,参赛的弓箭手们急速而出,你争我抢,迅速抢占旗门,各显其能。有的单脚支撑滑行好像金鸡独立,有的好像仙鹤展翅、春燕点水,手起弓抬,利箭频射,身姿矫健,英气蓬勃。滑冰运动简单易行,在民间得到了迅速发展。《北京竹枝词》中,有首描写初学滑冰者摔倒的诗:“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造工。跌倒人前成一笑,头南脚北手西东。”这首诗虽然戏谑,却表现出了人们练习滑冰的热忱。

冰雪运动在清代具有重要作用,体现在人们生产、生活、军事的方方面面,所以冰嬉深受满族人喜爱。清军入关以后,更是风靡一时,清代朝廷还把冰嬉与国语、摔跤、骑射确定为“大清国俗”,使清代成为我国古代冰嬉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军事训练中,滑冰成为军队将士们必修的技能,每年隆冬时分,都会在太液池举办滑冰检阅。实际上,山海关以内的气候不是十分寒冷,行军战争也不太用得到滑冰,渐渐地清王室每年一次的太液池冰嬉,就演变为娱乐活动了[1]

2 冰嬉项目丰富多彩

除了滑冰,冰嬉还有多种形式花样。冬趣盎然,冰上杂技有“冰上爬竿”、“倒立”、“盘杠(托着木杆滑行)”、“飞叉”、“耍刀”、“使棒”、“弄幡”、“叠罗汉”等,动作惊险,惊心动魄;“冰上舞蹈”由双人表演,绚丽多姿,翩若惊鸿。春节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跑旱船”等,别有一番风韵和情趣。

3 冰嬉引入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将满族传统冰雪体育项目冰嬉引入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发挥了高等学校这一传播体育文化优秀平台的有效作用,借助高等学校的课堂、社团、活动、媒体等综合性、立体式的传播网络,对满族传统冰雪体育项目冰嬉进行活态传承,并予以抢救式发展,在这方面黑龙江大学作出了有益探索。

3.1 多方联动,项目传承

3.2.4 六出冰花旋转

3.2 立足高校,创新传承

黑龙江大学体育教研部满族文化传承创新团队,对《冰嬉图》和书籍史料进行研究,采集、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集体滑冰造型。

实地测试结果表明,基于GPRS技术的农田土壤水分检测校正系统能够实时、精确地远程采集水分含量,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盐分补偿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分检测精度。因此,该系统在农业信息采集和补偿方面是安全可靠的。

作为国俗的冰嬉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开始表演的第一个项目叫“抢等”,就是冰上跑即现代所谓的速度滑冰。清人吴振棫所撰《养吉斋丛录》卷十四记载:“去上御之冰床二三里外,树大纛,众兵咸列,驾既御冰床,鸣一炮,树纛处亦鸣一炮应之,于是众兵驰而至御前,侍卫立冰上,‘抢等’者驰近御坐,则牵而止之。至有先后,分头等二等,赏各有差。”[2]表演时,有音乐伴奏,在冰上有节奏地奔跑,在两个点之间进行折返冰上跑,分成两队做相向、穿插背向冰上跑动作,要求每排表演者保持行进速度一致,注意排面齐整划一。

表演队列充分利用冰场的宽度和广度进行滑行,每名表演者和前面保持间距,后面滑行者要沿着前者的滑行轨迹并且重复前者的滑行动作。队列滑行两圈后开始进行螺旋形滑行,图形由大到小,滑行者顺时针由外向内滑行,间距也随之变小。当排头滑至圆心时马上逆时针滑行,后面需紧跟前一个滑行者滑行,这时螺旋图形逐渐放大,在进行满族传统冰嬉表演时,无人机从高空进行摄像和拍照,可以看到摄制的录像效果很是壮观、有气势。

根据式(20),由于|m|-|n|+1≥1,d0→0时,Pd→Ptt0.因此,在实际测量中,若定向耦合器3端口的测量值随着可调衰减器衰减量的增加趋于一稳定值时,则该稳定值即为发射机在d0=1(可调衰减器的衰减量为0dB)时的互调发射电平Ptt0,利用该值可计算出被测发射机的IMt.

3.2.2 双飞舞

指两人在冰上舞蹈,表演各种姿势动作,舞姿优美轻盈,其中包括:两人三足冰上滑行;两人面对面手拉手进行快速滑圈(也称两人转);两人左手拉右手以一人为圆心进行旋转;两人左手拉左手进行逆时针滑圈,反之,两人进行顺时针滑圈;两人手拉手做燕式平衡等动作。这几个双飞舞动作都要求两人动作协调、相互兼顾、整齐划一、排面整齐。

3.2.3 螺旋图形滑

选取两套告警频繁的SGSN进行所有Gn接口镜像抓包:对CE1和CE2相同时间段的数据包进行echo包统计发现:SGSN1和SGSN2之间的gtp echo消息都可以一对一对应。再看设备间业务地址的ping包,也是没有丢包的。针对第一种可能产生告警的情况,对于承载网丢包的问题可以排除。

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介绍国家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新要求,其次对图书馆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服务进行论述,再次从新技术的角度介绍国内外的一些实践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最后对于提升图书馆传统服务提出总结和建议。

黑龙江大学在2009年就与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意得集团三方共同合作,设立了重大项目“满族文化抢救开发研究”,重点就是抢救并保护濒危的满族传统文化,该项目是由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原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牵头负责的,体育教学研究部负责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有力地推动了黑龙江流域满族文化的深度研究与开发,在整理史料、梳理文献中,根据民族体育项目自身特点,重点将东北少数民族传统冰雪体育项目进行了筛选与研究,找到了适合高校开设的民族冰雪体育课程,这也是对我校体育课程实践改革的重要尝试。黑龙江大学还与黑龙江省杂剧团互动,情境“冰秀”表演——《遇见·哈尔滨》,是在传统杂技基础上,集冰上杂技、冰上特技、花样滑冰、冰上舞蹈、冰上队列滑和现代冰雪时尚运动为一体的综合型冰上舞台表演艺术,是精彩纷呈的多元艺术盛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冰秀表演团队还在美国进行了表演,漂洋过海展现了民族冰雪文化艺术,让世界了解我国古代冰雪文化,更好地传承了民族冰雪体育文化。

队列由六个边组成,每个边由六个人组成雪花形状,里侧每名表演者伸出左手,手与另一人手腕相扣连在一起形成圆环,连接好后将右手伸出,外侧五名表演者依次向外延伸并且手指依次相互扣紧。组合好雪花形状后开始逆时针滑行,内侧圈由慢到快进行圆圈滑,由内到外滑行速度是不同的,外侧的滑行速度最快。滑行时表演者要保持相互之间的间隔,彼此兼顾,保持滑行排面的整齐性。逆时针滑行数圈以后均匀减速,全体向后转身,反之内侧表演者伸出右手的手、腕形成圆环进行顺时针滑行。

3.2.1 抢等(跑冰,冰上跑)

3.3 成果展示,推广传承

为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的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黑龙江大学体育教研部制作的《满族传统冰嬉表演》参加了《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该活动是国家教育部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重点在于展现我国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达到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培养爱国精神,增进民族情感,深度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3.4 开设课程,扎实传承

黑龙江大学自2015年秋季学期开学至今,已经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满族传统摔跤(布库)通识选修课与通识必修课,自2016年秋季学期开学至今,学校又开设了冰嬉课程这一通识选修课,全校学生可以自主选课[3]。在2018年开设了珍珠球与毽球课程,并成立了满族传统体育传承创新班,今后还会继续挖掘适合高等学校开设的民族体育课程,从而更广泛地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3.5 冰嬉表演,持续传承

从2016年起,黑龙江大学在开设冰嬉通识选修课的同时,每年都举办冬季运动会,在冬季运动会的开幕式上,都会进行冰嬉表演,由黑龙江大学师生进行联合表演。表演服装是由民间艺人关先生手工缝制的黄、白、蓝、红四种颜色兵士服,黑龙江大学学生穿着满族八旗冰嬉兵士的服装在晶莹的冰场上进行表演。音乐采用溜冰圆舞曲作为贯穿表演的音乐。我们非常期待将满族传统冰嬉项目进行编排、打造与雕琢并在不同的节庆、赛事、舞台进行传播与表演,最终能够在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展现给全世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4 结语

将满族传统冰雪体育项目冰嬉引入高校,既可以丰富高校的冰雪体育教学内容,还能让在校学生感受到来自传统冰雪体育文化的熏陶,有力推广民族传统冰雪体育项目,弘扬民族传统冰雪体育文化,保护、传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龙江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与满学研究院相互扶持,共同合作,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挖掘、整理、保护并传承满族传统冰雪体育文化,构建和开创了具有显著特色的黑龙江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精品课程,并在冰雪体育文化传承上有所创新,可以说这是一条颇具黑龙江大学特色的民族体育传承发展之路。我们一直在路上,同时还需要高校师生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关爱并付诸行动。

All authors declared that there are no con flicts of interest.

参考文献:

[1] 苏山.中国趣味娱乐文化[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2] 崔乐泉.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源流[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3] 国梁.满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传承教学实践研究——以黑龙江大学为例[J].大众投资指南,2018,(12):297-298.

Exploration of Manchu traditional ice play introduced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UO Li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 :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the ice-sports with a higher status, as a sports event with seasonal features, is the predecessor of the modern ice sports games. Besides skating,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ice play. Introducing the Manchu traditional ice play 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explored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article and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ine snow sports culture.

Key words : Manchu; Ice pla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86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8646( 2019) 21-0160-02

收稿日期: 2019-08-12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东北少数民族冰雪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8TYD361);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冰雪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研究”(HDRC20161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高校特色冰雪体育教育资源开发与冰雪卓越人才培养研究”(GJB1319114);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0B020);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0B019)

作者简介: 国梁(1974-),男,硕士,教授。

标签:;  ;  ;  ;  ;  

满族传统冰嬉引入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