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征_多层次资本市场论文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征_多层次资本市场论文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层次论文,资本市场论文,特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产品的层次特性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衡量。从融资需求来看,综合起来体现为一个多变量、连续的需求函数,但操作上往往用多维、多层的方式来分类,而在每个维度或层次里还可能需要划分更细的子维度、子层次。从投资者角度看,往往体现在风险偏好、投资期限、回报率以及产品本身的复杂程度等多个方面,金融市场要满足投资者不同种类的投资偏好,就需要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及其所覆盖的多样化产品。

公司债券的多层次性

债券从发行者的角度来划分,如有国债、公司债、中小企业债、住房抵押债、银行附属资本债等。公司债从清偿的维度来看也是分层次的,包括有担保高级债、有担保低级债和无担保高级债、无担保低级债。公司债的层次还可以按其信用评级来分层,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逼近连续性函数。

金融产品设计的分层方法

担保债务权证(CDO)是金融工程分层设计的典型例子。CDO产品本身有现金型CDO、合成型CDO,以及担保贷款权证、担保债券权证、担保保险权证和结构性金融担保债务权证等种类,常把担保品分成若干层来产生不同的产品。而且,CDO做完了还可以做CDO平方、CDO立方等更多层次的产品。CDO透明度不够,投资者对于产品本身知之甚少,因此被认为是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

银行业资本工具的多层次性

人们一谈到要发展资本市场、搞直接融资,马上就会想到两种融资工具,一个是股票,一个是债券,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产品会有发展的需要。一种产品是优先股,还有一种产品是可转债,这次金融危机后,又出现一个与可转债有点像,但达到触发条件时必须转换为普通股的产品,称作应急可转债(CoCos),这次金融危机后,人们在银行资本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要求建立包括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系统重要性机构的额外资本要求,以及应急(可转换)资本等一系列分层次的资本分类。

发行方式的多层次性

对于股权市场的多层次特性,企业规模只是一个维度,还有其他的一些维度需要考虑。实际上,公众公司有很多类型:有只挂牌不做公开发行的,也有公开发行后不挂牌交易的。近来,资本市场发行又有了新的层次要求。人们发现仅有公募或私募两类还不够,还需要有所谓的“次公募”,或者称为“小公募”。对于私募而言,其发行也有层次。在今年4月份美国宣布生效的《初创期企业推动法案》中,明确了“众募”的合法地位。

投资者的分层次性

对投资者分层中,最常见的就是个人财富规模。另外还有地域性的分层,在中国比较多见的是对投资者户籍的界定。多数国家没有户籍的概念,但强调市民的概念,比如某些市政类债,往往希望主要由本市居民购买。这次主权债务危机中单纯就债务比例而言,日本是最高的,但在日本百分之九十几的国债都是由国内居民持有,所以不太会出现跨国风险传递的问题。相比之下,某些欧洲国家的债务/GDP比例不仅过高,而且投资者大量都不是本国人或本国机构,出了问题以后,债务国政府采取了一些财政紧缩政策,但往往面临本国居民不同意的困境。在债务国的一些居民看来,反正这些债务持有者大多是外国人,这就出现了较大的道德风险。

交易机制的分层次性

从交易机制看,过去人们强调区分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场外交易可以是非连续交易。而对于断续交易,其本身含有分层的概念,如果限制交易的间隔,交易就会慢下来。现在很多人在讨论高频交易,高频交易主要是靠计算机进行操作,很多人对高频交易持怀疑态度,认为高频交易大都是技术派,而经济基本面本身并非是高频的,因此高频交易比低频交易更容易脱离经济基本面。

标签:;  ;  ;  ;  

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征_多层次资本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