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处于自然环境中的输电线路长期受到自然气候、人为外力破坏等影响,这对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由于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直接关系到电网企业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还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电网企业而言,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需要做好输电线路运营维护工作,保证其安全运行,为电力用户提供高质量和可靠的电能供应。
1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1人为因素
由于输电线路跨度大,覆盖面广,很难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所以也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输电线路的运行故障。如有人往输电线路上扔杂物,春天放风筝也常有风筝挂在输电线路上。还有些人在输电线路下燃放烟花、焚烧物品,这些现象都会对输电线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其运行故障。有时候交通事故车辆撞向电线杆,会使电线杆倒塌,在某些地区还存在有违法偷盗行为,盗取电缆设施,对输电线路正常运行造成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会威胁到自身的安全。
1.2产品材料质量因素
输电网络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较远的输送距离,也需要承载较高的抗压能力,为此就要求输电线路选择结实耐用的产品材料。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输电线路一般由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等零部件共同组成,而外界气候和地理因素条件的差别也会影响电路材料使用性能。为此,在输电线路材料采购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在考虑足够预算的基础上选择质量较高、抗压能力较强的产品。比如对于铁塔线路可以选择质量较高、抗压能力强、表层锌均匀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来延长塔杆的使用寿命。
1.3自然因素
输电线路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而且输电线路沿线地形十分复杂。在实际输电线路铺设过程中,一旦针对于周边自然因素考虑不全面,则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如冰雪、暴风雨、雷电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会影响到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导致沿线电能无法稳定供应。
2输电线路运行安全隐患的防治措施
2.1防治人力破坏的措施
对输电线路以及电力设施破坏最大的人为原因就是电力设施偷盗行为,为此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其违法犯罪行为,对违法行为要进行严惩,加强巡逻和宣传以及人民的法律意识的教育普及,杜绝偷盗行为。加强线路途经区域居民的素质教育,禁止往输电设施附近投放杂物,以及在输电线路下燃放烟花爆竹。在进行农村地区输电线路铺设时,要尽可能避开农民的宅基地和农田,必要时要做好协商和赔偿工作。在城市地区,要注意输电线路下的绿化工作,特别是像杨树这种高度较高的树种,应该避开输电线路种植,以免对线路造成影响。此外要加强人民的安全用电意识,尽量远离输电线路,以免对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2加强对输电线路设备的管理
第一,加强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在输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设备缺陷则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将记录结果及时汇报给上级部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输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运行单位需要强化对设备的检修管理,为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另外,在对输电线路设备检修的时候可以采取带电作业和停电结合的方式来减少停电检修的次数,并注重维护检修设备的使用质量。第二,加强对设备的计划管理。运行单位需要结合输电线路设备运行情况、巡视结果、检修记录来明确下一个阶段的检修计划。
2.3强化对自然环境的防治
首先,企业需要和气候监测站密切配合做好输电线路运行预防工作,在台风停止之后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检查输电线路是否出现了损坏,如果输电线路出现了损坏则是需要对其及时进行修复。其次,在遇到雷电天气的时候则是需要根据输电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安装一些避雷线设备,从而降低雷电天气对输电线路的损害。最后,强化对输电线路冰冻的防治。施工人员全面了解输电线路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做好对输电线路的防冻处理。
2.4构建信息化监测系统
为了能够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电力企业在强化对电网系统运行进行管控的基础上,还需要积极构建信息化监测系统,针对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实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线路运行的质量和安全,降低输电线路故障发生几率。在构建的信息化监测系统中,需要实现对输电线路运行环境、植被、地质灾害等领域的有效监测,这样一旦线路发生故障,在抢修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监测系统及时对线路故障原因进行判断,提高输电线路维护工作的高效性,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5创建输电线路一体化运维体系
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高效的输电线路一体化运维体系。特别是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中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建一体化的运维体系,并在该系统中设置感知检测模块、故障分析模块和检修运维模块等,借助于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在线针对输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巡检。在输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还要借助于卫星遥感检测系统,针对输电线进行实时和全方位的监测,及时发现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异常情况,并向运维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和位置,为运维人员快速排除输电线路中的故障和隐患提供重要的支持,为输电线路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6建立风险评估的管理模式
对于风险评估管理模式来说,在输电线路的检修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的时候,经过风险评估的实施,能够全面收集与输电线路的运行数据,经过系统的评估,可以充分识别风险的来源,为输电线路故障的有效解决提供了必要条件。经过全面评估,可以计算出线路故障的平均发生概率。提供分析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可以建立针对性的评估体系,针对现有的运行风险,制定出相应的检修方案。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检修方案。在输电线路运行中,通过采用风险评估管理模式,大量的数据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有助于建立完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从而促进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3结语
在实际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其运行安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会引发严重的事故,影响人们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作为电力企业,需要做好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针对于输电线路定期开展检修和维护,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电能的稳定和高质量供应。
参考文献
[1]张鹏,尹维崴,李睿,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电子测试,2018(06):120+85.
[2]张展鹏,易资兴.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南方农机,2017,48(23):185+187.
[3]邓世杰.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227.
论文作者:沈 春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线路论文; 因素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故障论文; 输电线论文; 情况论文; 电网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