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管理及堤防工程维护探析论文_崔玉超

河道管理及堤防工程维护探析论文_崔玉超

安徽省淮北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23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水利工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与维护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人们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保障河道堤防工程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河道管理;堤防工程;维护

1 强化河道堤防管理制度

1.1加强巡视工作。每周定期巡查 2 次,汛期每天巡查 1次,若遇到暴雨等灾害性较强的天气以及特殊工作情况时,则要增加巡查次数,若遇到严重状况,则要徒步巡查,更加明确的确定险情。

1.2人员责任。落实好各工作人员的责任机制,分段承包,定期检查,检查人员要对工作质量负责,每次检查完毕后应做好详细记录,并签字存档,在巡查过程中若遇到问题要及时上报,迅速处理。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1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首先,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堤防工程的相关情况,了解险工护岸的相关知识。此外,在河道断面、险工护岸观测设备发面,同样需要加强研究,不断改进相关仪器设备的物探裂缝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良好的技术改进建议。其次,在河道的管理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保养和维修的河道堤防,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河道堤防的隐患处理方面,不断改进基础防渗、保滩护岸等方面的技术。最后,在自动化测报等方面的工作上,需要将重点放在主要河流路段方面,然后采用远程遥测、计算器等技术手段,最终选择合适的方案,用于选择、运算防汛兴利等工作中。

2.2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在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人才的建设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意识,从而树立强烈的责任心,认真对待平时的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工作,做好每一项工作,有效保障河道堤防工程的质量。

3 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3.1建立健全长效的激励机制。

在河道堤防管养分离的情况下,必须要建立健全长效的激励机制,利用多种激励手段,比如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河道堤防管理工作。这里就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考评机制,根据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科学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激励手段。

3.2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在河道堤防的管理中,需要不断深化机构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即按照“按需设岗、竞争上岗”的机制,鼓励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认真对待,进一步提供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水平。

4 加强执法力度

在河道堤防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法执法力度,实现依法管理。第一,加强法律宣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河道堤防的管理中,需要加大宣传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比如《河道管理条例》、《水法》等。此外,对于河道堤防工程内部的违章建筑,要依法加以制止和拆除,营造良好的河道堤防管理环境。第二,加强执法力度。在河堤防的管理过程中。对于那些屡禁不止的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予以惩罚,给其他人员以威慑,促使他们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此外,自从我国实行“管养分离”政策之后,水政大队就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因此,人们还需要选派一些能力比较强的人员加入到水政执法队伍中,不断壮大其队伍。

5 加强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

5.1 建立健全各县规章制度和养护模式要想保障河道堤防工程的效益,必须要建立健全各县规章制度,使河道堤防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有法可依。就山西省乡宁县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来看,水务局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目前已经制定了多项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其河道堤防维修养护工作有规可循。为了提高河道堤防工程的养护水平,使其维修养护工作朝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结合实际,推行了内部管养分离的政策,将管理的堤防划分为若干段,由专职人员进行养护,其中鄂河段聘请社会养护劳工承担河道堤段养护责任,协助管理人员进行养护工作。

5.2 制定相应的维修养护计划

在河道堤防工程的维修养护中,还需要结合河道堤防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再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组织一批专业的维修养护人员,做好规划,认真编制科学合理的维修养护计划方案,然后再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这就为河道堤防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提供重要基础,完成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5.3 加强河道堤防工程的现场维修养护工作

5.3.1加强堤顶的维修养护工作。

第一,在堤顶之处,要确保其处于直顺、平坦状态,禁止出现杂草、垃圾的堆积,同时还要保证其没有明显的启发与凹痕。在堤段的高度控制上,要求是平均每 5 m 堤段,其垂直高度要控制在 15 cm 以内,而其横向坡度的控制上,则要确保其处于倾斜一侧或者两侧,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河道堤防工程的排水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第二,对于硬堤顶来讲,则要保证其拥有完整的结构,其顶面处要处于直观、平顺状态,禁止出现明显的损坏、裂缝以及塌陷现象。

5.3.2加强堤坡的维修养护工作。

第一,土堤坡保持平顺状态,同时不鞥出现明显的陷坑、垃圾杂物、洞穴等;这里的洪水和雨水沟的深度要控制在 25 cm 以内,如果是处于非汛期,其深度则要控制在 20 cm 以内。如果堤坡发生雨淋沟或者部份残缺的现象,则要马上采用有力的措施加以修复,一般都是采用适合筑堤的涂料,然后再严格按照分层回填、开挖流程标准来开展修复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对其采取刮平压实处理,无堵塞情况发生,并且堤脚线呈现连续清晰状态才算修复工作完成。第二,对于护坡上的杂物,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如果边坡部位出现损坏,则要清除反滤垫层,最大程度上修复到原来的标准。第三,对于护坡网格上的杂草,同样需要进行定期清除,保障坡面的清洁,其杂草高度要控制在 50 cm 以内。

5.3.3交通养护工作。日常维护期间,严禁大型载重汽车通过,避免造成堤顶损坏;雨后应及时填补修复车辙和沟壑;汛期出现险情隐患时,除防汛抢险车辆以外禁止一切无关车辆通行,以免对抢险救援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结束语:

河道堤防工程建设目的是对自然界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产生,其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义深远。 在河道堤防工程施工中,要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技术以及堤防的防渗技术等工作,学习堤防的新技术、新方法,考虑施工个过程的安全、经济、可行性,严格实施各项环节,确保河道工程堤防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梁壁衡 . 浅谈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与维护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48.

[2] 薛广军.堤防工程管理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206.

[3] 何保国,邱儒琼. 河道堤防工程管理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测绘科学,2009(04):85- 87.

[4] 孙继昌. 认清思路 明确目标 积极推进堤防管理工作———在全国堤防管理工作现场上的讲话 [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01):7- 13.

论文作者:崔玉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河道管理及堤防工程维护探析论文_崔玉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