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颌面畸形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作用分析论文_王杰群

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 411400

摘要:目的:分析牙颌面畸形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作用。方法:我院36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经临床检查后由正畸医师和颌面外科医师共同拟定最佳治疗方案,先通过术前正畸解除牙代偿性倾斜并改善咬合曲线,再行正颌手术以调整上下颌骨关系,最后通过术后正畸对牙列进行精细调整并巩固和保持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不良并发症发生,对面形改善无不满意患者,术后SNB、ANB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法是治疗骨性牙颌面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牙颌面畸形;正畸;正颌手术;共生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外貌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正畸治疗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牙颌面畸形由于颌骨及颅颌间在三维结构上存在形态或位置的不协调,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咬合功能失调合并颜面形态异常[1]。该病不但影响患者正常的咬合功能,而且还对患者的外貌美观产生影响,给患者造成严重心理障碍,影响其身心健康并降低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牙釉质粘接技术以及粘结材料的的迅猛发展,不但减少了患者频繁的就诊次数,而且正畸治疗的矫正率显著提高;正颌手术能够调整不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顺利将切开骨段移动至设计的矫正位置,矫正上下颌骨畸形,并建立良好的牙颌关系[2]。因此,单纯的正畸或正颌治疗无法达到既能矫正咬合关系又能恢复颜面形态的要求。现阶段,正畸与正颌联合治疗法在治疗牙颌面畸形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了分析牙颌面畸形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作用,我院对36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面部形态及咬合功能的改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36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成年,其中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5.3岁。全部患者经检查均显示牙列不齐,并且下颌前突15例,下颌后缩7例,上颌前突9例,下颌前突伴上颌后缩5例,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口腔疾病及牙釉质不良等情况。测量患者头颅定位侧位片SNA角与SNB角分别为70°~89°和69°~89°。

1.2 治疗方法

1.2.1 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

患者均经正畸及颌面外科临床检查,拍摄曲面断层片、下颌关节侧位片、头颅正侧位片、头颅后前正位片,并行头影测量分析,结合石膏模型来准确判断畸形部位和畸形程度,在正畸医师和颌面外科医师的共同会诊下拟定最佳治疗方案,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让其知晓治疗具体过程及存在风险,在同意并签字的情况下方可最终确定方案并实施治疗。

1.2.2 术前正畸

均采用方丝弓和单管网底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进行矫正,消除牙列拥挤及个别牙错位,调整不协调牙颌关系,排齐牙列,改善咬合曲线,协调上下牙弓间宽度,平整Spee曲线,解除牙的代偿性倾斜,此阶段需3~6个月。

1.2.3 正颌手术

首先,所有待手术患者须经检查并排除具有手术禁忌症,然后根据患者的石膏模型所表征的具体畸形类型及部位确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并在上下颌牙齿新的准确位置关系基础上制作合导板来固定骨块。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麻或局麻,在切开黏膜、黏膜下组织及骨膜后行分离显露术,在截骨处用牙科钻打孔,再用骨刀或电动往复锯劈开骨质以形成牙-骨复合体,随后将其精确调整至设计位置并植入原先制作好的合板,均采用钛板内固定,冲洗切口并止血后用皮片引流,行对位缝合。采用橡皮圈行颌间牵引固定以调整上下牙咬合关系至术前设计位置。全部病例中,下颌骨前突者采取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下颌骨后缩者采取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徙术,上颌骨前突者采取根尖下截骨后退术合并双尖牙拔除术,下颌前突伴上颌后缩者采取Le Fort Ⅰ截骨前徙术合并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术后3天取出皮片,2~3周拆除定位合板,服用流质饮食2周。

1.2.4 术后正畸

待患者切口基本愈合且开闭口自如时行术后精细调整,已达到改善上下牙咬合关系、消除骨切口处牙间隙、巩固并稳定治疗效果,此阶段需2~5个月。

术后对患者进行1~3年随访,对患者牙咬合关系、面形改善、开闭口功能以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复诊时拍X片,包括下颌曲面断层片、颞下颌关节侧位片及头颅定位正侧位片,观察术后骨骼改变。

1.3 疗效评定

矫治效果采用三级评定标准。①满意:面部对称,面形满意,建立Ⅰ类咬合关系;②基本满意:面部对称,面形基本满意,咬合关系稳定但上下前牙中线不齐;③不满意:术后面形与咬合关系改善不理想,须行2次手术。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2和t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术后随访知,全部36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骨愈合不全、牙与骨段坏死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产生。依据矫治效果评定标准得,33例满意(91.67%),3例基本满意(8.33%),无不满意患者。通过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头影测量结果可知,手术前后SNA、OVERJET和OVERBITE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SNB、ANB较术前明显改善,具有良好咬合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详见表1。

3.讨论

骨性牙颌面畸形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等造成上下颌骨发育不良及生长畸形,导致其在形态和位置上的不协调,从而影响患者咬合功能及颜面美观,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3-5]。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更加有效的医疗手段成为了患者追求美好生活和姣好面容重要途径[6,7]。随着口腔材料的迅猛发展,口腔医学技术也不断成熟,但临床上单纯采用正畸或正颌治疗手段很难达到满意效果,特别是具有不同程度骨性牙颌面畸形的患者,因此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应运而生。

为了分析牙颌面畸形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作用,我院对36例骨性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面部形态及咬合功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全部36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骨愈合不全、牙与骨段坏死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产生;术后33例患者满意(91.67%),3例患者基本满意(8.33%),无不满意患者;手术前后SNA、OVERJET和OVERBITE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SNB、ANB较术前明显改善,具有良好咬合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综上所述,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法是治疗骨性牙颌面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廖圣恺,李建成,高益林,张凯,王德顺,徐锦程,卢保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25例临床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7):775-776.

[2]周彦恒.现代正颌外科与口腔正畸[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2):110-111.

[3]张碧,许净雯,邓锋.牙颌面畸形正畸及正颌治疗选择[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6(10):587-588.

[4]程波,东耀峻,杨学文,李祖兵,叶翁三杰.正颌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10(2):79-80.

[5]Devereux L,Moles D,Cunningham SJ,et al.How important are lateral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s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planning[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1,139(2):175-181.

[6]王茜,王涛,宋锦璘,刘珉懿.牙颌面畸形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作用[J].重庆医学,2008,37(5):476-477.

[7]秦科,吕婉瑜.牙颌面畸形正畸和手术联合治疗的正畸策略[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5):268-272.

论文作者:王杰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  ;  ;  ;  ;  ;  ;  ;  

牙颌面畸形治疗中正畸与正颌手术的共生作用分析论文_王杰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