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探究论文_徐奔雷

(温州市瓯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 要】伴随新医改的推行,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是我国医疗事业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城市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备受人们关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医疗的主要载体,开展建筑设计思路的研究可使其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因此本文深入探究了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力求能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4-0013-0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中小型医院建筑,医院科室设置、建设规模等均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不过因地区发展差异,对标准的理解与把握也有一定差别[1]。服务中心建筑设计单提出标准是远不够的,还应根据相应设计理念与原则,从选址、空间构成、建筑形态等多方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作出进一步探究。

1.选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地直接影响到全局,在创造良好医疗卫生条件,使医院建设与使用更合理、促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需满足城乡总体规则要求,再结合当地人口密度、服务区域等多因素明确规模与位置。从服务要求来看,社区卫生中心位置应位于社区中心,交通便利,便于病患就诊,更利于医务人员深入社区巡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要求应是光照充足、地势高爽、环境安静的,且远离噪声源、振动源,远离闹市区、车站等人流量多的地方。需有良好空气质量,绿化植被条件,远离垃圾、污水处理厂与有烟尘污染的场地,需结合当地常年主导方向,尤其是夏季主导方向,把医院建筑布置于烟尘污染源上风处。场地高更利于排水,地下水位偏低,更利于采光通风。

2.内部流线与平面布局

分区与流线为医院平面设计的关键依据,决定着医院内部交通组织与空间构成方式,还影响了建筑使用功能、形体与造型。

2.1 内部流线

一般情况下,医院内部交通流线的规划设计重点是处理好病患与医务人员抵达医疗区域的通行路线,做好动与静、人与车、洁与污、传染与非传染流线间的间隔,预防交叉感染。

在分散式布局里,利用内部交通组织连接医院内部每栋建筑出入口,再联系各主要场地,实现流线的畅通(见图1)。总平面设计需考虑是否需人车分流,单体建筑间不同科室的联系可借助步行道或连廊联系,运送物品的汽车需远离庭园与步行区。若空间狭窄,应考虑人流与物流一致,方便运输物品与污物。感染科需单独设置流线,并在不同时段开放通道,如清晨或晚间,预防交叉感染,便于管理及使用。

中小型社区医院不管是分散式多栋建筑组合布局还是集中式独栋建筑布局,建筑平面设计均用的是廊式、厅式、厅廊式或四合院的多种基本布置方式(见图2、图3)。有时,基地条件出现变化,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组合不拘常理,出现内部空间的变化。现今,中小型医院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构成在满足基本医疗功能的情况下,需进一步探究新的空间组合形式,注重创意,提高设计效果。

3.各功能空间设计

各功能空间为社区卫生服务建筑的个体细胞,完善的单体空间设计可为实现整体建筑的功能奠定基础。下面对医院建筑的主要单体空间房部展开探究:

3.1 门急诊部

门诊部重点接待日常就医,但不用住院治疗的非急重病患,为医院的前台与窗口,通常与主入口门厅相连。门诊部大多为各科诊疗室,所包括的公共空间有挂号、候诊厅、收费等。门厅与门诊部需靠主入口,此处人流量更多,交通方便,识别性强[2]。门厅空间形态为开放型,朝向电梯、楼梯与各科室,几何特征不显著,属于相当重要的枢纽与共享空间。就诊人数相对多的诊室与不便于病患活动的诊室需放于建筑底层,如中医诊室、全科诊室等。其余科室如放射科、理疗科、口腔科与办公用房应设于二层或更高层。

急诊部能与门诊部合并或相邻布置,再设功能检查、挂号、输液等科室,满足24h服务,若条件允许,急诊门廊应与车道相连,救护车能直达门口,正确更多抢救时间。

主入口前方可设计成面积较广的绿化广场,用作缓冲空间,便于大家进出、等待,还能提高装饰感,展现医院建筑大方、庄重友善形态,两周布置汽车与自行车的停车区域。

3.2 医技科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常规项目检查的医技部,通常由B超室、检验室、心电图室、B超室等其它辅助用房组成。

检验科与放射科是与门诊关联相对紧密的两个部门,门诊不少疾病的诊断均需等待医技部提供检验报告方能作出准确判断。医技部与门诊部有着大量人流来往,应保证部门间衔接畅通。

B超室与心电图室为现代医疗诊断设备的主要项目,为无创设备。室内除这些常用医疗设备外,还需安装挂帘、放置洗手盆、办公椅等。根据设计标准,房间净高不可低于2.8m,净面积应超过10m2。检验科职责即协助临床科室,快速展开化学诊断。常规化验通常包括血液常规与大小便化验等。检验科每日人流量也相当大,因此位置应邻近急诊处,且环境相对安静。检验室需朝北,室内光线更均匀,沿窗再布置化验台与工作台,检验设备包括保温箱、显微镜、水池、药品柜、收发取药台等。室内净高需超过2.8m或依照需要来定,房间净高应超过2.8m,净面积超过17m2。

各诊室充分利用走廊来设候诊区,单侧候诊走廊的净宽应超过2.4m;两侧候诊净宽应超过2.7m,无需候诊的走廊净宽应超过2.1m。

3.3 住院病房

社区医院规模相对较小,不过却也方便易达,环境优美安静,部分甚至属于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单位。舒适的住院病房条件,与大医院相比更便宜的费用,将让更多病患到院就诊。依照设计标准,应把社区医院病房根据每床位25m2的标准进行设置。

总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我国城市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分支,代表的是国家城乡医疗卫生改革方向。现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中小型医疗建筑,在医疗改革新时期,重点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建筑设计研究,需多方理论支持与跨学科知识累积,还应凸显“面向实践,研以致用”价值,最终研究成果对同类型建筑设计与建设活动均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田琦,龙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模块化建筑设计策略初探[J].城市建筑,2011(6):17-19.

[2]朱昆.医疗建筑环境探索——张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心得[J].中外建筑,2013(7):143-145.

论文作者:徐奔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  ;  ;  ;  ;  ;  ;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探究论文_徐奔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