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坡在武威市中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前景探讨论文_李玉霞

生态护坡在武威市中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前景探讨论文_李玉霞

武威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甘肃武威 733000

摘要:中小河流治理成效虽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缺陷;中小河流治理今后面临的发展趋势,将打破原有的视觉单调、生硬的浆(干)砌石、混凝土渠道护岸,引进生态护坡技术为中小河流治理锦上添花,实现河道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发展趋势;生态护坡;前景探讨

一、中小河流治理现状

近几年来,武威市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老河道经治理后旧貌换新颜。2009-2016年期间,武威市全面完成了包括凉州区西营河、杂木河、马蹄河、杨家坝河、石羊河、古浪县大靖河、花庄河、柳条河、天祝县金强河等十多条河流的防洪治理任务。对诸河防洪保护范围涉及的公路、铁路、通讯、电力及沿河城郊及耕地等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保护保障作用。

武威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在全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武威生态区位特殊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市情,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武威。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今后武威市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趋势,必将注重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与路网贯通、村宅美化、堤防绿化齐头推进。通过河道疏浚、生态护坡、水土保持、水资源严格管理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性治理,杜绝在河道内乱挖滥采、随意设障截流、倾倒垃圾污水、破坏滩涂等活动发生,防止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发生,从而维护河道健康生命和沿河两岸植被自然修复能力,为武威人民打造河畅水清景美的宜居环境。

二、中小河流治理今后面临的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我市已竣工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设计看,其治理任务多是疏浚河道,修建加固堤防,考虑更多的是加强河流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工程设计受地方经济、设计理念、单个项目投资控制在3000万以内等多种因素限制,从而造成设计堤防护坡型式单一,多为混凝土或浆砌石(块)护坡,对水生态环境保护、河流生态修复以及可持续发展前景考虑甚微。

今后我市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发展趋势,理应转变治水思路,创新治水理念。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应在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同时兼顾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正确处理河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及协同发展关系,同时满足治水美景、生态富民等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健康河流的新概念要求。通过河流治理中引进生态护坡的发展来美化河岸景观,建立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源,可探索发展地方生态产业、现代设施农业、乡村经济旅游等系列“亲水”经济综合模式,鼓励各县(区)大胆探索,选择条件成熟一点的河流开展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整体推进。形成“系统推进、立体整治”的可复制推广经验,全面带动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作,打造一批中小河流治理与生态护坡相结合的样板工程,以此促进石羊河流域环境保护,体现武威地方特色。

中小河流治理中应采用“以水带绿,量水治河,地表地下同步修复”的生态修复模式,通过控制渗漏,实现河床、滩地和堤防内外‘三向连通’的水循环系统,综合运用水保、渗漏控制和河水循环利用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包括防洪安全、水资源调蓄、水质净化、采砂控制、空气净化、局地气候调节、休闲娱乐水生态服务增值等多功能目标,形成生态河道的示范区、林水相依的景观带、流域文化的展示廊和绿色发展的新空间。

三、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随着武威市“十三五”规划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时代赋予了水利工程新的涵义。生态护坡技术在长江沿岸一些发达地区的广泛应用,引领我们对西北内陆河流武威石羊河流域所属各条河流进行借鉴应用。应用和推广生态护坡在我市中小河流治理中的新思路,为建设一个绿树成荫,水流清澈,河岸美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局地环境,是我们这一代武威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武威市中小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将打破原有的视觉单调、感观生硬的砼、浆砌(块)石等河道堤岸,通过生态护坡技术的广泛采纳,尽量还原天然河道面貌,开创适宜水生物生存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通过水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河流自净能力,维持河道生态平衡,从而实现河道功能与河道生态环境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应用中的特点

在中小河流治理中引进生态护坡技术,护坡应先满足防洪排涝的基本要求,保证岸坡稳定,满足抗冲抗滑要求的前提下,其次才是发挥生态效益。应根据不同的水体和河道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断面型式,尽量避免断面单一化。

有较大孔隙率的河岸坡段,可在堤防护岸选择种植一些适宜西北内陆气候生长的植物花草,植物为水生物提供栖息地。同时堤防借助植物的根系来增加堤岸结构的稳定性,抵御水流冲刷,防止水土流失。

人类活动少的河道区段,在满足河道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人工治理,保持天然河道形态,使原有的生态系统不遭受人为二次破坏。在断面选择上,应尽可能保持天然河道断面。有困难时,按复式断面、梯形断面、矩形断面的顺序选择。

2、生态护坡的几种典型设计

(1)植物护坡

多数河道治理中采用这项技术。既可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景观效果。根据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在凸岸及防冲要求较低的河段,宜选择植物护坡。设计流速小于2m/s的顺直河段,可直接选用植物护坡,设计流速小于4m/s的顺直河段可选用由三维土工网做底层结构的植物护坡,大于4m/s的顺直段和弯道的迎水面,则不宜采用。

固土植物根据工程区域气候选择适宜品种,一般要具备以下特征:①耐酸和碱、耐寒耐高温,生长能力强;②根系发达,茎干低、枝叶繁茂、生长迅速;③生根性强,成活率高,并能吸收深层水分和养分,有效固土;④价格低、无须养护,与杂草竞争强。

(2)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泥、适量的细掺和料混合而成。在城区河道护坡中可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体进行铺设,作为护坡结构,既能护岸,又能在岸坡上种花植草,美化环境。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抗冲刷性能较好,上面的覆草具有缓冲性能。由于草根的“锚固”作用,抗滑力增加,草生根后,草、土、混凝土形成一体,可进一步提高堤防边坡的稳定性。在秋冬季,有利于降低土内含水量,减少冻害。在夏季多雨水季节,又可增加入渗,减少径流。枯水节又可形成反渗,形成水土互相涵养。

(3)联锁护坡砖

联锁式护坡砖抗压强度较高,砖与砖之间形成超强联锁,整个铺面为一柔性体,轻微变形不会出现铺面裂缝和落差变形等现象。联锁式护坡砖铺设在土工膜基面上,联锁块中间和相邻块体间的孔隙可植土种草,植被在砖缝中生长起来后联锁块与基面连接力得到提升,铺面的稳定性也随之加强。这种砖易于铺设,在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时颇具优势。

五、结语

要全面推进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防治大气环境污染,洒水车和喷雾车的作用几乎是微乎其微的。要想保护石羊河流域脆弱生态的整体平衡,就要充分考虑流域内河道水体的生态平衡。中小河流治理作为我市水利重点治理项目,不能仅仅以防洪排涝为主要任务,更应使其兼顾发挥生态效益。生态护坡工程必将代替传统护坡,作为一项利民益众的水利工程渗透武威中小河流治理,将为我市生态环境治理增添新的力量,发生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生态护坡的建设应在保证护坡工程本身的质量和安全前提下,选择恰当的生态护坡型式,达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继红,严忠民.浅谈城市河道的生态护坡 [J].中国水土保持,2003年,第3期

[2]蔡洁龙,杨永民,卢伟伟.生态护坡技术在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 [J].广东水利水电,2016年,第7期

作者简介:

李玉霞(1976-),女,水利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

论文作者:李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生态护坡在武威市中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前景探讨论文_李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