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对优化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帮助企业制定出合理的预算与战略目标等方面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预算编制模式传统滞后、编制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亟需思考如何有效解决当前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电力企业;企业经营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对相关资源的深入分析和有效控制,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将这种管理模式应用在电力企业经营中,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资源配置,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和战略目标。
1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1.1业务预算
所谓的业务预算,是由多种子预算所组成的,即由购售电、基建项目、小型基建、生产技改、生产大修、智能电表及电动汽车专项、信息化、研究开发、管理咨询、固定资产零购、股权投资、职工薪酬和捐赠支出等13 类子预算组成。
1.2财务预算
关于财务预算,则是由电网标准中各个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就是成本预算、折旧预算、利息支出预算、投资收益预算、资产减值损失预算、营业外收支预算、应交税金预算、农网维护费预算和合并抵销预算等。在财务预算工作中,需要相关企业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此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3综合预算
在综合预算环节中,要求相关人员结合相关内容进行,特别是利润预算、EVA预算、资产负债预算、资本性收支及融资预算、业绩考核指标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
2全面预算管理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自身经营中要想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全面预算所具有的作用,首先就要确保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意识,以此能够较好的完成有关信息整合等方面的工作。但是在实际中,多数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应付心理,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长期下去,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预算管理的价值,还对其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2.2预算编制模式较为落后
在具体实践中,电力企业的预算编制还停留在员工达到业绩考核数据的目标上。将预算编制模式与全面预算管理相比,其工作核心为日常使得收支统计。对于这种管理模式,难免会影响基层职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影响企业对经营战略的调整。另外,电力企业的预算体系还存在一定的残缺,导致系统误差过大。这种现象的出现,造成企业在经营中对管理资源和经济资源的过度浪费。
2.3预算编制工作整体协调性较差
通常来说,电力企业的常规预算编制工作中会涉及到较多的部门,而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大量的相关数据作为预算基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确保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虽然有些电力企业有专门建立预算委员会,但是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不够,造成相关人员在进行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详细的统计数据,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部门之间在统计信息环节中的时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预算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结合电力企业经营情况来看,大多数基层员工在工作中过于机械化,简单来说就是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预算控制监管体系中,上级人员只是按照要求对财政预算人员的实际工作执行结果进行相应检查,而对工作如人员的具体预算情况是否合理无法检查。因我国电力企业在此工作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预警系统,因而如果缺乏较为系统的预算管理系统,则很容易影响企业整体工作的开展。
3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3.1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方式。为了更好运用这一管理工具,电力企业管理者应该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引导和监督电力企业各部门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过程中。比如,对预算收支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管,使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可以直接介入预算管理和审批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对财会人员而言,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的作用,财会人员的具体工作都需要以此为中心来进行开展,所以财会人员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把核算型、服务型职能及时转变为管理型职能,化被动应付为主动参与,通过预先设置好的控制点来确保电力企业各项工作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以保障电力企业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对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要求,财会人员自身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外,还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将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管理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搭配应用,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3.2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时监控
监控本身是为了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进行,以便保证预算环节不出问题,或者出现问题后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这样既能够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又能够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因此,财会人员在对各单据凭证进行记录时,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在财务管理系统中设置好自动提醒功能,一旦遇到涉及有关预算管理的业务,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查询和核实,在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保证会计信息内容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实现实时控制和预警控制的目的,以便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3.3制定合理的预算模式,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合理的预算模式,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促进电力企业的良好运营。而合理的预算模式,需要有关人员对预算内容进行科学且有针对性的预算。当然,在此期间还应该保证预算本身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比如,可以先从管理层入手,强化预算管理办法,明确管理层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来使全面预算管理达到内部控制的效果。在进行企业战略目标规划时,应当把全面预算管理纳入到电力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分配中,保证内部控制的合理性,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比如,在编制全面预算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管理者应该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电力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联系起来,对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实行掌控,让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有具体的制度保障和支持。另外,在具体指标的构建上,电力企业应该在对市场做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具体业务的收支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明确每项预算的责任部门和管理部门,区分每项预算内容的可控程度,使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指标得到一一落实,最终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的保障体系。
4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量化企业战略规划,协调企业生产管理活动和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等作用。因此,要想全面预算管理得以顺利实施,就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够正视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水平,最终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志立.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8):19.
[2]曹春雪.浅谈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J].现代商业,2011,(21):127-128.
论文作者:代莉莉,王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预算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