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迁京将产生连锁效应_北京搬迁论文

首钢迁京将产生连锁效应_北京搬迁论文

北京“首钢搬迁”将引发连锁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钢论文,北京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石景山路68号"的命运

在北京,"石景山路68号"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牵动大家的心,这就是首钢所在地,位距北京市中心20公里的西郊。

一直以来,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国有企业,首钢是北京人的骄傲。然而,近年由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以及响应北京奥运,首钢这个北京的污染大户又成了北京人的"心病",大家希望首钢搬离北京。

但是,外界对于首钢的爱恨并没有改变首钢人的那份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正如首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所说,"职工对首钢都有很深的感情。"

"我爷爷、我父亲都在首钢工作过,到我这一辈儿,已经三代了。我今年40岁,也已经在首钢干了20年了。"在首钢东门附近,一位肖姓首钢工人这样对记者说。在他身后不远处,距离首钢东门约百米左右的北侧墙壁上,有一幅曾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壁画,很醒目。

据这位首钢人介绍,大壁画绘制于1993年,共有70多名首钢职工参与绘制,历时一个月。"当时,他们站在临时搭建的十几米高的架子上,直接在墙壁上进行手工绘制,场面很壮观。"壁画描绘的是从山海关至嘉峪关的一段长城,起名为"众志成城",它的寓意是所有首钢的职工能够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炼好钢铁。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和修缮,如今人们所能见到的画面已经斑驳模糊……

模糊的只是壁画,在首钢人心目中,"石景山路68号"的历史却从来没有模糊过。始建于1919年9月的石景山钢铁厂就是首钢总公司的前身;1996年,首钢总公司被国家确定为512家国有重点企业;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首钢总公司成为全国120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首钢总公司是首钢集团的核心企业。

"首钢能有今天,是有我的功劳的。"那位肖姓首钢工人流露出自豪的神情。"石景山路68号"西北角有一座高塔。作为首钢人,肖自然知晓高塔的寓意。

一位首钢机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初建这座塔就是想把那些为首钢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的名字和事迹刻在石碑上,供人们纪念学习。但是后来出于诸多复杂的原因,建成之后却一直没有投入使用。不过,登上塔顶可以看到首钢的全貌,一处一处的厂房、弯弯曲曲迷宫一样的管道、高高耸立不时冒出浓烟的烟囱……

如今,"石景山路68号"已经成了全国工业旅游的示范点。"看看那种震撼人心的场面,会让游人暂时忘了那一股股扑面而来的刺鼻味道。"爱好旅游的小李说,他同时担心,首钢搬迁之后,"石景山路68号"也没有什么值得观光的了。

首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指出,现在首钢职工担心的问题包括:首钢搬迁到河北之后,能不能叫"首钢"或者"新首钢"。"这一点,大家非常关心,因为首钢凝聚着职工的深厚情感,所以在企业的名称上,我们会考虑职工的心情和意愿。现在名称还没有最终确定。"

"职工最关心的,是我们能不能建设起一个真正面向21世纪的钢铁企业。如果我们有能力建设起来,那么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职工都会赞成,但现在职工最关心的是我们能不能建成。"朱继民坦言。

另外,首钢搬迁是为了北京发展,为了国家发展,职工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相信国家会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据朱继民介绍,"整个首钢集团职工是12万人,其中在北京地区是85900人。"此前,北京市政府一位高官指出,"要搬迁一个首钢,至少要花500亿元,8万工人需要安置。

"京、冀两地如何分享首钢的"利益"

围绕着首钢搬迁与否曾有过激烈的争论,支持派打的最大旗号是"环保",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奥运会,而反对派则称北京的发展离不开首钢的工业支持。所以,关于首钢搬迁的话题总是在反反复复中躲躲闪闪。"之所以躲躲闪闪,是因为首钢搬迁会使地方利益受损,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一位关注"首钢搬迁"的人士认为。最近,"首钢搬迁"有关方面不再躲闪回避。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是,北京的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攻坚阶段,原有的短期措施已无法明显见效。北京市认为,要再采取措施,就必须是啃硬骨头,进行首钢搬迁。

今年3月7日下午在北京会议中心,首钢高层就"搬迁"举行了一次专门的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上,首钢"一把手"朱继民说,"首钢搬迁"方案经过了几年的酝酿和几年的反复论证,终于在今年的2月4日国务院原则批复同意"首钢搬迁"调整方案。另外,国家发改委于2月18日就"首钢搬迁"调整方案也做了批示意见,这个批示意见大致有这些内容: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

朱继民特别强调,"首钢的钢铁制造业将从北京迁出,而不是首钢整体搬迁。"

但是,首钢并不是一搬了之,接下来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首钢是北京的污染大户,首钢搬迁无疑会使北京的天更蓝。但是,这种污染会不会"转嫁"给河北呢?

"由于污染等因素,首钢冶炼部分搬出北京,但绝不是简单的异地复制,更不是将污染搬到河北。"朱继民说,在曹妃甸新建的大型钢铁企业将采用新装备、新工艺、短流程、高效型、节约型、清洁型、可循环型的方式来建设。

那么,首钢搬迁是否会对北京产生影响?朱继民回答说,肯定会有影响。"我们首钢每年提供的社会增加值这3年平均每年都是80多个亿。首钢搬走后,这部分增加值肯定将转移到河北去了。首钢对北京的财政上的贡献,肯定也相应地转移走了。"据悉,首钢占到北京市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石景山区发改委一位研究人员指出,首钢搬迁后,一个非常明显的影响就是减少该区的经济总量,削弱该区经济实力。现在,首钢的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一部分留在石景山,占了整个区财政的60%以上,首钢的GDP也统计到石景山区,占区GDP的50%以上。

显然,首钢从北京搬到河北,其巨额税收缴在哪里?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北京及河北的发展。

河北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认为,到底在哪儿纳税,北京和河北恐怕谁说都不算,要按税法执行。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工业企业到一个地方落户,用这里的资源,用这里的土地,它的税收却要缴到别处去,这显然讲不通。

所以,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首钢搬迁后的所得税,不可能完全归于京、冀任何一个地方,这需要国家来统筹,因为这是关涉京、冀两地利益分配的问题。这一点得到了首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的证实,"税收的问题,按照我国的税法,增值税、一些地方税必须缴给地方。但是对于所得税怎么共享,还需要国家来进行协调。"

"首钢搬迁后给北京留下来的将是其他产业,包括离退休职工。首钢搬走后,利益都带到河北去了,留下来的问题都需要北京和首钢来解决。"朱继民说。

北京方面不仅要解决遗留问题,短期来看,北京还要承担制约经济发展的风险。"搬迁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了石景山区的招商引资,尤其对一些新兴产业的引入,将失去许多机遇。另一方面,首钢的主业搬迁后,根据已有规律,紧紧依附于首钢主业的第三产业也将面临比较大的生存挑战:主业搬走了,三产的依附不存在了,解决再就业的难度就随之加大了。"^石景山区一位官员说。

北京市有关领导在首钢搬迁的专题会议上讲,北京必须从国家的大局出发,站在北京市未来发展的角度处理好这些问题。

"首钢搬迁"给谁带来发展机遇

"搬迁对首钢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首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认为。

朱继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搬迁会让首钢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首钢总经理王青海指出,我国要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国钢铁业到了一个需要重新整合的阶段,需要有集约型的、重组的钢铁集团。"这是一个趋势。"

显然,首钢通过搬迁牢牢抓住了这个机遇。"国企改革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产权结构问题,而曹妃甸新钢厂首先从投资结构上就是要多元化,当然是以首钢为主。所以新钢厂在产权结构上进行了改造,不再是国有独资。"朱继民介绍说,曹妃甸新钢厂将以首钢为主,联合河北唐钢,以及准备吸收国内外包括部分民营资本在内,建设一个股权多元化的混合经济体。

首钢搬迁能否成为一种模式,产生示范效应?朱继民肯定了这一点,"首钢搬迁之后,将会对我国整个钢铁业的结构调整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首钢搬迁"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就钢铁工业而言,"首钢搬迁"对京津唐地区现有钢铁企业的治理整顿将起到推动作用。正如朱继民所说,通过首钢搬迁,能加快河北省钢铁企业调整步伐,相应地要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

"首钢搬迁除了给首钢本身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还给金融业带来了机遇。"中国建设银行一位高层人士兴奋地说。据介绍,目前,建行已经与首钢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建行与首钢签署的合作协议,是首钢东迁及整个曹妃甸工业区建设中的第一个金融合作协议。目前,建设银行向曹妃甸矿石码头一期项目贷款4亿元,钢铁基地围海造地一期项目贷款7.8亿元也正在审批中。

首钢搬迁让位于河北唐山的曹妃甸不再寂寞。曹妃甸这个1400多年来人迹罕至的地方,如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视线--曹妃甸即将成为我国又一个新的工业基地。目前,为了首钢搬迁,负责填海的公司已经注册成立。据悉,现在已经填出了2平方公里,首钢的一期需要18.5平方公里,目前正在继续填海工作。

首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说,马钢、包钢都因为钢铁企业的兴起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我想,首钢搬迁到曹妃甸后,未来的曹妃甸不只是有钢厂,肯定还有其他行业,曹妃甸将形成一个新的城市。

据了解,曹妃甸在行政上属于滦南海域,在地理位置上与唐海县接近。唐海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县,人口只有13万,在唐山市辖各县里经济水平排名落后。而现在,随着曹妃甸工程项目的启动,许多外来投资者纷纷赶到唐海和临近的县,其中不乏新成立的物流公司和建筑公司。有媒体披露,除了外来投资之外,唐海当地的房价也在攀升。

显然,由于曹妃甸工程,缺乏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唐海县找到了发展出路。

另外,"首钢新厂一年的工业增加值可以达到200亿元到300亿元,加上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以现在唐山市的经济总量来作比,无异于再造一个唐山。"唐山市发改委主任薛渤的这番话表明,河北唐山方面已经注意到首钢搬迁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指出,对唐山来说,首钢搬迁是一种机遇。这是一个企业与一座城市彼此构筑"和谐"音符的一个良好开端。而且这种机遇今后还会更多,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抓住这些机遇。不过,发展机遇固然难得,但当地政府部门在具体决策上一定要保持冷静,要注重科学规划,避免短期行为或走向极端。"首钢搬迁的本质是我国的国家形象升级。日本、韩国在1964年、1988年奥运会时也有类似举动,这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以经济利益换取社会利益的必经之路。"

访谈:搬迁的几大焦点

记者:首钢搬迁如何保证奥运会正常举行?

朱继民(首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首钢搬迁将在2010年结束。在此之前,首钢将继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由于时间紧迫,到2007年年底,800万吨钢铁整体的压缩方案不能完成。但是为了保证奥运会的正常进行,首钢将采取特殊的措施,比如临时性减缓或者部分停止生产能力。

记者:职工如何安置?

朱继民:关于职工安置问题,国务院在批复中也强调了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将一部分职工转移到新的钢厂。首钢搬迁到2010年完成,这期间,将有一部分职工陆陆续续到了或者接近退休年龄。这部分职工我们将会进行妥善安置。第三部分,一些钢铁相关产业人员将根据新钢厂的建立进行新的调整。

记者:曹妃甸新钢厂如何定位?

朱继民:新钢厂定位有三个概念,一是高端产品的制造加工基地;二是能源转换工程;三是不仅治理自身的污染问题,而且要对社会的污染物、排放物进行处理。

曹妃甸新钢厂会降低成本,因为有了30万吨港口,减少了运输环节,成本会大大降低。另外,要建设具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最终要有好的产品,所以新钢厂要在产品的定位上具有竞争力。

记者:首钢搬迁后原场地的用途是什么?

朱继民:关于首钢搬迁后土地的利用问题,涉及到北京的整个城市规划,现在北京市已经责成北京市规划委,包括首钢、石景山地区参与将对这个地方如何利用要进行规划。规划方案现在仅仅是开始。

记者:对于"首钢搬迁",国家会给予什么样的支持?

朱继民:现在,国家对"首钢搬迁"问题正在研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具体的政策支持。目前国务院是原则同意给予政策支持。

标签:;  ;  ;  ;  

首钢迁京将产生连锁效应_北京搬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