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论文_李首才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论文_李首才

李首才

(中冶(北京)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科学技术不断植入,研究、开发、建设、运行逐渐相结合,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迈向全过程控制。以往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完全无法应对复杂、规模宏大的项目,这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就需要发展变革,工程项目管理逐渐呈现出信息化、集成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理念也就应运而生,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传统项目管理;集成化;全寿命周期管理

绪论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的集成化管理,是指把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决策期、实施期和使用期视作为一个系统,从项目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管理。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是指建设项目从其寿命开始到寿命结束的时间。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工作。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所有工作和系统的运动过程进行计划、协调、监督、控制和总结评价,以满足建设项目功能和使用要求。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和拆除阶段,不同阶段建设项目的管理目标是不一样的,其主要目标是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管理。

1.传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各参与方往往较多,如投资方、开发方、工程管理咨询方、设计方、施工方、运营方等,项目各参与方的时间范畴、工作内容和工作目的等不尽相同,他们之间往往还存在利益冲突,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视角也不相同,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的开发管理阶段、项目管理阶段和设施管理三个不同阶段相互独立、各成系统、缺乏必要的相互沟通,强调不同专业的职能管理,存在阶段性、单一性、片面性和局限性,具体体现在:

(1)没有从全过程的高度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前期决策

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没有把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环节融入前期决策,项目任务的承担者不介入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决策过程,造成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建设过程的脱节,导致建设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不和谐、管理工作不连续和项目失控现象。事实上,任何一个参与方的行为和决策都会影响到其他参与方和项目总体,例如,若设计工作缺乏对施工和运行过程中问题的充分考虑,没有下游阶段活动的提前介入,会导致设计方案得不到真正的优化,有的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运营管理方对设计方的意图一无所知,后期的维修保养将异常困难。

(2)各参与方目标不一致

建设工程项目都有自己的总体目标与要求,但由于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工导致建设工程项目的任务由不同的实施主体承担,各阶段的组织任务和责任人员不同,造成项目组织的分割、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和组织责任的离散。

(3)各实施方之间信息不沟通

以项目的建设期为例,传统管理模式中,发包方分别与各参与方签订合同,由于工作相互独立,相互间的信息传递采用的是一种抛砖过墙的方法,导致职能之间知识的沟通障碍、流通断裂和信息孤岛现象。同时,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漏缺、延误等现象严重。

(4)项目各种组织关系紧张

在建设工程项目组织中人们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组织关系紧张,难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各方均满意的结果。特别是作为项目具体实施者的承包方,其能力、努力程度、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项目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一直处于被动的、被束缚的地位,项目的最终效益与他无关,失去方案创新和优化的动力。

(5)发包方无法得到完备的服务

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实施采用勘察、设计、施工平衡承包的方式,各实施主体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相互联系的各个阶段脱节,不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的发包方要面对众多的参与方,参与建设过程,承担许多复杂的管理工作。同时,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发包方承担了工程变更和设计质量的风险,往往面临施工单位的种种索赔。

(6)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各项目参与组织机构只对上级承包商负责,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一旦个别机构出现质量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交付使用,尤其是施工阶段,比如,由于种种原因,施工方没有正确理解设计师的构想,造成设备安装完成后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大量的返工返修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可见,在传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实施过程是孤立的、缺乏系统化的整体思想,项目分工过细、协调难度大、交易成本高,项目实施过程不连续、参与者仅注重局部利益、无法实现全面的优化,严重阻碍了项目整体目标的最大实现。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项目集成管理模式,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的集成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方式,它能很好解决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各种弊端,最终达到工程建设增值最大化,增强企业竞争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集成化管理介绍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集成化管理可分为项目前期的开发管理(DM)、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管理(PM)、项目使用期的设施管理(FM),这三项管理通常是在项目不同阶段进行的,各个阶段之间虽有密切的联系,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集成化管理模式将三个相互独立的管理过程DM、PM和FM通过集成化和统一化形成一个新的管理系统。集成化主要是指在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的有机集成,并不是三个独立子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管理语言和管理规则的统一,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是项目全过程的目标,它不仅要反映建设期的目标,还要反映项目运营期的目标,是两种目标的有机统一。

3.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集成化管理一体化

(1)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一体化

传统建设管理模式中,决策、设计、施工和试运行四个阶段在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方面都相对分离,但项目管理的项目过程组之间并不是离散的、一次性事件,而是相互重叠,跨越阶段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这就要求全寿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打破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上的界限,通过相互渗透,特别是施工阶段向设计阶段渗透,试运行阶段向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渗透,充分发挥四个阶段的综合优势,建立全寿命周期过程一体化系统框架。

(2)工程建设项目各参与方一体化

随着项目进行过程中,各实施主体参与和执行的重叠越来越多,要在全寿命周期发挥项目各参与方的综合优势,使仅负责项目生命周期中某一阶段或某一项工作的各方有机会、有动力参与其他方的工作,促进相关各方的交流和合作,就必须实现各参与方的一体化

(3)项目管理内容一体化

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很细、很复杂,项目管理内容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综合管理等,这些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具有内在规律的。相互影响和关联效应的存在就要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充分、有效的协调与整合,开展项目管理内容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4)项目管理目标一体化

项目各参与方的需求总是不同的,各自的目标往往存在冲突,项目的各个目标相互制约,往往会有矛盾,例如,质量、费用、进度三者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权重:质量是项目初始阶段主要考虑的目标,费用是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控制的对象,而进度往往在项目终止阶段显示出迫切性。由于缺乏一体化的目标,项目各参与方因管理水平的差异, 往往是工程的整体目标大打折扣。

只有对互相冲突、矛盾的需求和目标加以权衡,才能寻求各方面都可能接受、感到满意的结果,这就要求必须实现项目目标的一体化。

4.机电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

作为机电工程项目的从事者,迫切希望人们在建设绿色、环保、节能的工程项目的同时,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放在及其重要的位置,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把集成化管理理论引入到机电工程建设项目中来,对机电工程建设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机电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理念是针对传统项目管理的种种弊端,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传统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有机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它不仅针对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而且包括工期、造价、质量、安全、环境等要素的集成管理。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策划、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充分结合组织体系的一体化,使工程项目面向运营最终功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效益。机电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项目全寿命期管理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分为前期策划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和报废阶段,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视角,运用集成化管理的思想,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相对分离的前期决策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行阶段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集成,建立项目策划、建设、运行的集成化管理系统,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整体价值的提升。

(2)项目全要素成本管理

由于项目目标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得建设工程成本额控制不仅要考虑建设工程项目本身建造成本的控制,同时应考虑工期成本、质量成本、社会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3)全面一体化管理

所谓全面一体化管理,是指企业在其所有领域内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为核心,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依据国际管理性标准框架,融合其他管理要求,集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 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标准,通过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优化整合协调一致管理,使顾客满意及员工、相关受益方长期受益。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5.结束语

我相信,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集成化管理理念逐渐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必将被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所取代,工程建设项目必将更高效、更快捷、更绿色、更环保。

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前所未有,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新理念,全面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接受挑战,勇于创新,努力建设更安全、更高效、健康、环保、经济的工程项目,为企业的工程建设增值,为社会的发展出力。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研究》 陈群,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2]《BIM总论》 葛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

论文作者:李首才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论文_李首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