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在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建筑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现阶段,建筑难度不断增加,高层和智能建筑简直成为衡量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这促使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凸现出来。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中国建筑业活跃施行了安全规范化管理形式,该形式的有用使用,促使施工单位平时运转过程中,人员伤亡几率大大降低,关于保护生命安全及建筑单位经济利益具有主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
引言
工业是国家支柱性工业之一,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在中国的建造工程领域,安全情况仍存在潜在的隐患,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致使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据事故后的查询分析,大都事故发生的因素因为施工现场管理不妥,使得本该执行的安全措施并未有用的执行,因此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对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以标准安全管理理模式,标准现场施工布置,促使职业的健康开展。
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1.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一体化
国家拟定了很多有关建筑公司和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公司依据本身经历也有归于各公司内部的安全规章,在具体的项目上公司也有各自的安全部门,都具有自个特制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工作操作流程等。因此,这些安全规范如国家、职业、公司、项目施工规则等规范,组成了一个建筑安全规范化管理的系统。实现建筑安全规范化管理的一体化,不断的完善和更新相应期间的规范化规则,促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化。
1.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复杂性
建筑施工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过程,其间涉及到各个部门的交流、配合与协作。管理者需求交流多方面的运作,如起重、焊接、脚手架工程、运送、钢筋、木匠、混凝土浇筑等。需求对各项工作都进行分析、查看,然后拟定出相应的标准,以便施工管理者依照标准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管理,然后下降现场操作失误的危险。
1.3季节变化性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影响
建筑项目的施工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而通常这两者常常有很大的改变,因而会对项目发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拟定安全保护措施时,需要将时节变换和社会要素先预设在内,以习惯这些改变。
1.4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全面性
由于项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关于各期间、各方面的内容都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作业,特别是在人员,物品,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对施工人员,需求满意操作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标准。对施工现场的工具,如机械、资料、设备以及辅佐施工的生活和工作设备(安全防护网和暂时宿舍)都要安全标准,符合施工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关于管理的各期间、各层次的安全管理做法,从领导,经理到部门部长,监管者、履行工程师,以及各个工种施工队负责人都需求满意安全管理做法标准。
2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问题
2.1安全标准化管理不彻底
在完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的进程中,多数情况下均为对于施工过程开展的安全标准化建造,这一期间的标准化建造取得了比较好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可是建筑安全标准化系统具有全过程、系统性等一系列特色,必须站在全生命周期角度来构建体系,具体来说,应该从项目立项、勘测规划及工程运行等方面制定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细则,对建筑工程全进程安全标化系统进行完善。
2.2建筑安全管理中标准化体现不全面
从标准化的视点来看,我国目前公布了《标准化法》等有关指导性法律法规,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公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可是纵观当前标准化建造情况,并未将标准化办法和建筑安全管理完好的联系在一起,缺少系统性标准化法令,一起关于全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管理及技能计划拟定等有关疑问,也没有得到束缚和标准,没有对其打开全面的证明。此外,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拟定及完善等作业还没有完结,其中存在很多的缺点和缺乏。
2.3新变化带来新要求
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开展,建筑工程范畴中出现了许多新方法、新工艺及新材料,这无疑为建筑安全规范化带来了极大的应战,这种状况下现有的建筑安全规范化系统远远不能使这些请求得到满意。例如高层建筑中大体量混凝土灌溉、大跨度钢结构的运用等施工技能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开展,可是建筑安全技能却一直比较落后。所以从现在的状况来看,建筑安全规范化系统建造过程中一直存在需求完善的地方,还需求从不一样阶段、不一样方面,对安全标准进行编制。
3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3.1要建立标准化的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责任制
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中,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对安全标准化管理全面负责。同时,要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意识。在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集合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安全责任制管理体系,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形成责权利明晰的管理模式,确保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3.2要形成标准化的施工管理制度和防护制度
一是对现场标识进行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置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区域和办公、生活区域应明确划分,设立标志牌,工地现场按标准化管理要求设立各种安全警示牌。二是对临时设施进行标准化管理。临时设施也必须满足环保和安全消防的要求,如食堂应符合卫生健康标准,公共卫生间和洗浴间应干净卫生,并定期清理和检查。三是对施工现场物料进行标准化管理。各种材料和机具的堆放要分类统一管理,并设立醒目的标志,便于存放和取用。对于材料的堆放场所要做到场地平整,排水良好,施工垃圾要及时进行清运。四是对安全防护进行标准化管理。施工作业人员要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高空作业、带电作业以及悬挑平台和竖井作业等,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切不可麻痹大意。
3.3要实行标准化的安全信息管理和评价机制管理
安全信息标准化管理是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因为信息在各个部门和人员之中进行交流,所以信息必须在记录和汇集的同时保证安全,对于原始数据的记录保存一定要做到系统性、完整性和可靠性。项目的计划实施、设备的工作状态、工艺工序的控制、操作监督等都要有完整的记录。另外安全信息标准化管理要求施工现场资料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和整理,派专人对资料的真实完整和有效性进行负责。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还要有评价机制,以对项目的安全管理进行综合考核,对项目的安全运行机制进行有效性考核,对项目各层人员的安全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制定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提高全员参与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取得更好效果。
结束语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学习安全标准化业务、提升标准化创建能力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统一员工们的思想,是其团结一心,提升自觉意识,增强安全标准化的宣传,积极展开活动、培训,使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能够更加的深化、细化;钢铁企业应该不断摸索,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的、有效的道路来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智.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马栋.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策略和路径[J].建筑,2010,(18):47-48.
[3]许少先.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24.
论文作者:李北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标准化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标准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