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及预防论文_高鹏飞

浅析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及预防论文_高鹏飞

高鹏飞

(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作为起到文化规范、积累和传播以及精神产品创造、人才发掘和培育作用的编辑工作者,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传递者与创造者。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充满竞争,且发展形势多变的时代,隐匿性比较强的编辑工作者并没有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同感,再加上其他多种原因影响,导致现代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出现多的问题。本文从编辑工作者当前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入手,就如何预防编辑工作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编辑工作者;心理健康;现状;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186-02

鉴于编辑工作者的工作属性,一旦其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不仅影响他们个人人格的完善与自身发展,还会间接影响到社会文化、精神产品的创造和传播质量,给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随着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人们接收和传递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编辑工作者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竞争、工作和责任等多方面压力使他们心理不堪重负,逐渐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下面具体分析下他们的心理健康现状。

1.当前阶段编辑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

身为编辑工作者,除了面临着竞争压力,承受长期用眼过度、精神高度紧张、颈腰椎疼痛和饮食不规律等问题,还逐渐表现出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 厌倦工作

编辑工作比较单调和枯燥,需要长时间处于静态,且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需要保持良好的耐心,很容出现疲劳紧张的感觉[1]。同时,编辑工作者的工作对象都是静止的文字、图表、符号,枯燥乏味,极易产生厌倦感,长时间下去会觉得压抑,逐渐对工作失去热情,产生职业倦怠,对现状感觉到失望,抱有消极心态和悲观情绪,甚至会降低对自我的评价。

1.2 情绪焦躁

编辑工作涉及策划和约稿、审稿、稿件编辑以及后期的编排、总校和复印等多个环节,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都需要抱着细致严谨的态度,才能够保证编辑工作的最终质量,十分考验工作人员的耐心。但由于每个人自身基础和具备的工作经验能力、性格特点等都不相同,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人能够很好的胜任这种繁重、枯燥的工作,有的人则不能,且长期工作在诸如加急出版、审编任务繁重等诸多不确定突发状况下,大部分人都会在节假日加班、熬夜的紧张工作中出现焦躁的情绪,并碍于生存压力、生活压力不断隐忍,且没有好的宣泄渠道或排解办法,不断积压,出现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乃至自身的身体健康。

1.3 对个人职业发展走向产生困惑

其一,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编辑出版行业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革,且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交流以及信息接受和传递的方式。在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身份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编辑工作者面临着人事制度的改革、人员的流动、精简等诸多问题,在心理上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走向产生困惑[2]。另外,个人价值不被重视、突显的情况下,编辑工作者会长期处于缺乏成就感的状态,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逐渐失去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同样也会对未来产生困惑和迷茫。

其二,当前这种企业经营运作的方式和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出版物带有很明显的商品性质,编辑工作者的工作职能也不再是简单的文化、精神产品生产者,而是拓展到了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种形势下,编辑工作者在参与精神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就必须从市场角度出发,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这就对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角色要求,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生存压力的加大,调节能力不强或适应能力差的就会感到愈发不安和迷茫,变得恐慌和焦虑。

1.4 心理失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草根化特点,很多人可能一夜暴富,亦或是一夜爆红,社会地位随之上升,很多人会觉得他们的生活很轻松、惬意。反观自身,工作任务繁重、面临来自生活、家庭、情感、经济等多方面压力,自己参与生产的精神产品虽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效益,为社会做了贡献,但自身生活水平却没有提升。同时,很多时候,编辑付出了很多辛勤汗水,但最终收获名利的都是作者自己,编辑只能是无名英雄[3]。在这种生活反差巨大、生活艰辛以及在某些方面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情况下,编辑工作者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对现实不满、困惑、持有消极态度,严重的还会出现价值观、人生观扭曲的问题。

1.5 人际交往障碍

虽然从工作内容来看,编辑工作者所处环境比较单一,但事实上,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们要和各类排版人员、管理人员、印刷单位和作者接触,人际交往圈实则比较复杂一些。问题是,并不是每个编辑都善于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善于处理这种与同事、领导、作者等人群的复杂人际关系,那些在这些方面有所欠缺的编辑工作者就容易与领导、同事或作者出现不融洽,甚至爆发冲突,长此以往就会产生郁闷、孤独、焦虑,甚至自卑、无助的不良情绪和心态。此外,编辑工作者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埋首处理文稿,与同事之间缺少交流的时间和机会,除了工作上接触的人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社会生活圈子,在长期单调的工作方式和乏味的生活方式下愈发敏感、孤僻,容易情绪烦躁,渐渐表现出不爱说话、不喜交际、对与人交往失去信心的倾向。

2.有效预防编辑工作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第一,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编辑文化与工作环境。首先,从激发和调动编辑工作者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对管理制度进行合理调整,并辅以相应的奖励制度。比如,从员工角度出发,在出版物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制定不是特别严格、合理可行的考核任务和指标;每年要为员工进行1-2次的身体健康检查。其次,要创建一种积极向上的编辑部文化,引导编辑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多运动,保证工作进度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并为之营造一种轻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在同事之间形成互助友爱的关系。最后,要将编辑人员的职业发展问题同编辑部的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调动起编辑人员奋发向上的动力。此外,在选拔录用以及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环节将心理健康问题划入考虑范围之内,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心理测试,随时了解和关注编辑人员心理健康状态。

第二,在业务培训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便提高编辑人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一定自我调节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针对编辑工作者创建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作为心理健康顾问,提供信箱咨询、电话咨询、网站咨询等服务,让在心理、情绪、情感、工作等方面遇到问题和压力的编辑人员有一个倾诉的场所,得到及时、专业的心理疏导。同时,多掌握一些自我排解的方法,使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

第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升职体系和绩效考评制度以及激励制度来为编辑人员提供支持系统,增强编辑工作者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比如,编辑岗的专业人员可以在接受培训,通过考核后晋升到管理岗或研究岗,既扩充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又给他们提供了清晰、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4]。

3.结束语

综上,编辑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和环境使得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工作倦怠、对现状不满、失落,进而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心理失衡的同时,对职业发展走向产生困惑,并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为有效预防编辑人员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要从管理制度、工作环境、文化、氛围以及专业心理咨询等多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公艳艳.大学学报编辑心理素质提升机制创新研究[J].出版广角,2014(19):110-111.

[2]马龙.编辑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14,30(3):90-92.

[3]邓丽莉,吴开明.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心理危机及其预防[J].新闻研究导刊,2014(8):96-97.

[4]刘畅,姚仁斌.期刊编辑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山西科技,2015(5):125-128.

论文作者:高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浅析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及预防论文_高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