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胡纯嘏

长沙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医师 410004

【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集到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观察组患者麻醉前予以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两组患者术后均静脉给予地佐辛辅舒芬太尼镇痛。记录两组患者Prince-Henry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并探析。结果:对照组Prince-Henry术后疼痛评分相比于观察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开胸手术中,不但效果显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开胸手术

开胸手术通常情况下会伴有较大的创伤性,易引发患者身体不适、焦虑,严重会引发患者咳嗽,呼吸功能恢复缓慢,造成肺炎、气道梗阻等疾病[1]。而传统椎旁神经阻滞需在盲探下依靠体表定位与阻力变化确定椎旁间隙,存在较高的技术要求,曾有报道指出其失败率竟达10.7%—15%,并发症发生率在5%左右[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超声引导被广泛应用。故本次实验尝试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男病例25例,女病例15例,年龄58—70岁,平均年龄为(65.2±3.4)岁,其中支气管扩张患者19例,肺肿瘤患者21例;观察组:男病例24例,女病例16例,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为(67.1±2.5)岁,包括支气管扩张患者20例,肺肿瘤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高血压、心肺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同意协议书,家属具备知情权。

1.2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需对心电图、血压、血氧分压以及动脉压情况进行监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观察组麻醉前加以实施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给予12—15ml的0.5%罗哌卡因。麻醉诱导前30分钟静脉注射1mg长托宁,诱导时静注0.06mg/kg咪达唑仓、3ug/kg芬太尼、0.2mg/kg顺阿曲库铵、0.3mg/kg依托咪酯,双腔管气管插管,用呼吸机控制呼吸,保证呼吸末CO2分压维持在30—35mmHg。麻醉后对其实施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CVP,运用静脉泵注的方法,使用4—6mg·kg-1·h-1丙泊酚和15—30ug·kg-1·h-1瑞芬太尼,保证脑电双拼指数在40—60之间,手术开始时和手术结束前40分钟给予患者0.1mg芬太尼。术中闭环控制持续泵注顺阿曲库铵以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后拔出气管导管,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同时接PCIA(舒芬太尼100ug、地佐辛10mg、雷莫司琼0.6mg、生理盐水总量至100ml),持续剂量为1.5ml/h,锁时15分钟,自控剂量1ml。

1.3观察指标

(1)Prince-Henry术后疼痛评分[3]:观察术后各时点的疼痛评分。具体评定标准:1级:咳嗽时未见疼痛,0分;2级:咳嗽时有些疼痛,1分;3级:深呼吸时有痛感,安静呼吸无痛,2分;4级:静息状态下较轻疼痛,可忍受,3分;5级:静息状态下疼痛较强,无法忍受,4分。

(2)患者满意度[4]:采用自制量表,表中设10道题目,以8道以上选择满意为非常满意,6道以上为满意,5道及以下则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3)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Prince-Henry评分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的Prince-Henr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Prince-Henry评分比较

3讨论

开胸手术可增加病患气管内的分泌物,其因伤口疼痛不敢用力呼吸、咳嗽,通气受到障碍、咳嗽无力引起术后低氧症、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3]。此外,由于围术期产生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间的平衡受到破坏后出现应激反应,过渡应激可使机体生理储备减弱,加重炎性反应,甚至激发SIRA[4]。曾有文献称:术后有效镇痛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抑制,预防术后SIRS的演变[5]。在此次实验中,采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观察组Prince-Henr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更优,足以说明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患者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同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建华,马曙亮,顾连兵.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31.

[2] 郑斌,杨慧勇,暴桂萍.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施可行性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52.

[3] 何旭秀.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高原地区老年开胸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5,44(22):3121-3122.

[4] 游艳艳,张琴,张毅,等.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9):853-855.

[5] 徐江慧,张军,梁伟民. 神经刺激器引导的胸椎旁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4):491-494.

论文作者:胡纯嘏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4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胡纯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