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曹金娟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曹金娟

曹金娟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722400

【摘要】在各学科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逐渐转轨的过程中,数学学科作为研究世间数量和计算形式的一门科学,主要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和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传授、诱导、启发,并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到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目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由于缺少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显得步履维艰,极大地弱化了初中数学教学本该有的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功能。为此,必须对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革新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073-0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的探索。在现实的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由于原有教学思维、改革力度不足、教学方法过于陈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问题着手,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初中数学课程改革问题的相关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使初中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学习兴趣,把数学学习当做一种快乐,就成为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意义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上个世纪末,为适应培养四有新人的内在要求,国家层面上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围绕实现学生素质提升的新课改开始浮出水面,并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肯定,然何谓素质教育呢?在笔者看来,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从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来看,新课改理念无疑包含了学生智育、体育、美育、创新力、德育等方面的内容,但假使仍然按照此前我国广泛存在的“重智育、轻素质”的教学模式,必不可能实现新课改的内在要求,更不用说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了。也正是基于此,初中数学的新课改在课程内容上必须进行科学化、人格化的选择和重构,以社会发展、数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为基本原则。由于数学的学科体系具有严格的逻辑顺序,因此数学的学习必须严格地循序渐进,例如没有对数与式的掌握,就很难进入函数的学习。

二、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众所周知,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强国的根本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初中数学学科体制不够完善

正所谓好的制度是实行人发展的基本内容,要想达到新课改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实现,确立一种有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数学学科体制无疑成为了助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然在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我国各地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着较大的差别,然而体制和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却又出现向较为发达地区倾斜的不利局面,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数学教学资源也明显倾向于重点学校,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而这凸显的无疑是学科体制不完善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数学教师对本课程不甚了解

新课改的开展,必须一大批具有新思维的初中数学教学作支撑,然在笔者对一些初中学校进行调查之后发现,一些初中数学教师难当重任,表现为对自己任教的学科不甚了解,或者有些了解,然仅停留在理论和经验的范畴,不能体会到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广泛用途以及其涉及的具体理论。在教学中不能联系实际地来进行发散性的教学讲解,束缚了学生的灵活性思维。而这无疑是对新课改的一种否定。

三、探讨解决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创新性对策

对于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体制不完善、教师教学素养和能力不足、教学方法落后等方面的不足,必须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措施,为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一)以教师培训机制的完善来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俗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实现传道授业的基本功能实现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在实践过程中,应当定期定量组织数学教师的培训学习,通过给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可以让教师从根本源头上认清当今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培训学习同时是一种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可以实现新教学方法的传播和发展,从而实现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充分运用,有利于数学教育的进一步的发展。

(二)应强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互动

现代社会是一个强调交流、倡导和谐的社会,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如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实现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的知识、德育引导,使教学效益大为增强。为此,诸如任务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提问教学法等极具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理应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采用,使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而学生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快乐学习”、“自信学习”。

(三)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理念下,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学习方面,除了每天在教室“埋头苦干”之外,要多组织学生学习制作几何模型,甚至组织学生深入到各大工程施工单位和工厂,让学生从实践中明白初中数学在运用方面的广泛性,这样不仅对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大有益处,也可以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渐渐失去新鲜感和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数学课充满期待。而这种期待理所当然是实践教学的题中之义。

总之,初中数学凭借着其涵盖面的广泛性以及强大的实用性,不但时刻作用并且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建筑施工,电气维修,以及计算机运算等如今紧俏行业起着重要影响。换言之,初中数学教育的质量好坏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个人发展都影响深远。所以我们应该顺应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潮流和需要,不断去除数学教育中的时弊和传统糟粕,这样才能塑造出实践能力强,能把数学理论充分运用到具体工作中,且最终取得卓著成效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忠.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9):00304.

[2]王朝霞.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3):11.

[3]袁铭宏.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2014(48):73.

论文作者:曹金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曹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