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1]2000年在《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趋势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环境保护作为一门新兴事业,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给生态环境的保护敲响了警钟,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工程和天然林建设被提到战略的高度,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到2000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的要求,显示出中国环保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预示着环保这一新兴产业强大的生命力,其大力发展的时期已来临。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中国环保产业产值仅占世界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左右,总体实力较弱,在外部条件方面,存在着政府宏观导向不够、公众环保意识欠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引起的环保投资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等问题,企业自身条件方面存在着管理和科技水平低下、粗放式经营、质量和配套性差等不足。环境保护是新兴事业,也意味着环保产业是一个发展不成熟、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的领域,目前对其现状、问题、趋势和对策等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还不够。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环保事业,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写成此文。文中运用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经济管理理论,对中国环保产业的上述问题和因素、需求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这是本文的贡献。旨在通过对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问题和未来环保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判断,结合入世和西部大开发将给环保市场带来的机遇和冲击,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借以引起对环保产业必要的重视和关注。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环保产业的地位、特点”,介绍环保产业的内容、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用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环保产业产生的必然性,环保产业的作用和地位;国际环保产业界的发展情况及特点,介绍环保产业依靠政策、法规发展的依赖性,环<WP=3>保产业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涉及全部经济领域的广泛性和交叉性,环保产业小批量生产及技术的复杂性。第二部份是“中国环保产业历史、现状及问题分析”,环保产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历程及不同阶段的特点,从中国环保产业规模效益、投资主体结构、产品类型、技术水平、地域分布6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总结出我国环保产业的优势和问题。第三部份是“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趋势分析”,分析目前自然生态环境形势、西部大开发中对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的市场需求、我国环境保护发展的目标、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和投资环境,重点讨论了疏通现有投资渠道、拓宽新的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等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举措;并对中国环保市场前景作出预测,分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环保产业带来的机遇和冲击,并分析了今后中国环保产业将有9大重点发展领域,将向清洁生产方向发展。第四部份是“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和建议”,通过上述的分析,对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问题、内外部环境条件和前景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这一部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和建议。这也是本文的目的之所在。建议:在建立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宏观环境方面,1、加快经济建设,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2、制定环保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3、加强对环保企业的宏观管理和指导。4、对环保产业应给予补偿政策。5、保障环保产业发展所需的投资。6、完备规范环保产业的运行机制。7、完善管理体制,主管部门要与环保产品生产和流通尽快脱钩。8、增强环保产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推进环保产业技术进步。此外需要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强大监督力量。建议环保企业的发展对策是:1、治污集约化,2、投资多元化,3、产权股份化,4、运行、服务市场化,5、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饶超[2]2017年在《中国环保产业化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撑、资金投入、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成就。然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冲突依然十分严重。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环保主义者认为中国治理环境污染必须限制经济发展的速度,严格节能减排,减少重工业等一系列可能造成污染的产业。这在中国这个后发展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是不现实的。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在中国不能往后退,恰恰要向前冲,即通过不断地深化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在所有的产业中有一个产业的发展不仅不会制造环境问题,还可以有效遏制环境问题,这就是环保产业。然而由于环保产业的特殊性,其发展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专业技术创新不足,产业分散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一句发展环保产业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市场化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综合提升,因此本论文进一步明确提出“环保产业化”概念。环保产业化不是同义重复,不是简单指环境保护成为一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而是建立在现代产业概念上的重新理解。即环保产业化是指环保产业以环保思想作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以企业为主体,依托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依靠高效便捷的市场化服务体系,把被动环境治理的过程变成价值创造的过程,提高各经济主体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效益性,促使产业运作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产业规模明显扩张、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集约化及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最终使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国要实现环保产业化就需要客观评价其产业化水平并找出其促进因素,于是本论文借鉴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环保产业化评价及其提升对策方面,在大量文献查阅与专家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中国环保产业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然后具体研究中国环保产业的各项产业化指数的实际情况,接着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和计量分析模型分析找出促进中国环保产业化的核心因素与影响程度,最后具体研究各个核心因素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笔者希望这些研究能对丰富经济学理论,拓展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促进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改善中国生态环境状况起到有益的帮助。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建立中国环保产业化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论文首先对环保产业含义做出了清晰的界定,然后结合“产业化”的概念,提炼出环保产业化的概念与内涵。然后分析出环保产业化的本质特征包括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专业化。接着解释环保产业化的主体,即环保产业化运行过程中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它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决定环保产业市场供求的主体,包括环保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即污染企业、环保产品的提供者即环保企业;二是介入环保产业化运行管理的政府机构;三是提供支持服务的其他主体主要有科研机构、环保社会团体等。最后说明产业化运行对环保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这些为后文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设计中国环保产业化评价模型。本论文从论述环保产业化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入手,区分出层次分析法是环保产业化评价最为适合的评价方法。然后利用问卷调查法筛选了适合环保产业化评价的相关指标,并根据环保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构建了环保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共5类评价指标分为包括市场化评价指标、规模化评价指标、集约化评价指标、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以及专业化评价指标。同时为了达到直观、全面地评价环保产业化水平的目的,将反映产业化水平各个维度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总结出环保产业化评价的实用模型,为中国环保产业化的有效评价奠定了基础。第三,对中国环保产业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本论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中国环保产业化的整体状况,通过计算2014年中国产业化综合指标评价值等于0.563处于环保产业化标准刻度0.40-0.60之间的高位,总体上处于“初步产业化阶段”即将进入“产业化成长阶段”。接着以各个省份为分析主体并计算这5类指标的得分,具体分析中国各个省份环保产业化的真实水平和差异情况。根据31个省市的环保产业化综合评价值来看,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北京等省市的环保产业化的综合实力较强,明显较弱的地区是贵州、甘肃、西藏、青海,综合和发展实力较强的省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沿海地区,综合发展实力较弱的省市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最后从以上的分析得出:中国环保产业化趋势总体良好;区域环保产业化水平差别明显;中国环保产业化需要明确其核心影响因素并加以改善。第四,计量分析环保产业化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理论上说,与环保产业化相关的影响因素颇多,但是并不是每个因素都会产生显著影响,需要进一步识别出对中国环保产业化有关键作用的因素。论文通过中国环保产业化水平评价五大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找出可能主要的促进因素有三大类,分别是环保投资、环保政策和环保科技,并以此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三大核心因素对环保产业化的作用机理。然后具体描述中国环保投资、环保政策和环保科技的现实状况,接着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相应的三大要素的估计系数于0.01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且估计系数都为正值,说明这三大因素都十分有助于推动环保产业化发展。最后分析中国环保产业化三大促进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第五,提升中国环保产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本论文根据前文找出的三大促进因素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环保产业化的对策建议有:通过有效界定环保产业的环境产权,设计环保产业化投融资组织模式,完善的环保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克服环保产业化路径转变成本来改善环保投资;通过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改革排污费征收制度,进一步推广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和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来强化环保政策引导;通过加大环保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环保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完善环保科研评价管理制度,强化环保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来优化环保科技支撑。这三个关键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保证环保产业化的正常运转,共同推动环保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从产业化的角度探讨如何发展环保产业。本论文在综合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明确环保产业化的内涵、主体与本质属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了中国环保产业化水平并提出促进因素与对策,这些内容都从产业化的视角丰富了环保产业的相关研究。第二,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国环保产业化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本论文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础之上,运用该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环保产业化的整体状况,为开展中国环保产业化评价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工具和检验方法。第三,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检验了中国环保产业化的促进因素。本论文用计量经济模型的方法,经过因素搜寻、机理分析、现况描述、计量检验等步骤,对环保产业化促进因素与作用机理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环保产业化运行的关键因素,这些为深入理解中国环保产业化和提高中国环保产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王艳华, 傅泽强, 谢园园, 李林子[3]2017年在《环保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国际上有关环保产业的称谓不一,其内涵、类别划分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环保产业的定义,解析了环保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关键制约因素,指出未来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仍将趋向于集聚化、园区化、专业化、高技术化及市场化。针对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支持不力、科学技术能力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设以市场需求和环境需求为导向的环保产业示范区,提高集聚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代虹宇[4]2010年在《促进湖南省环保产业发展政府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论文的研究中,首先对我国环保产业的理论解释和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环保产业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定义和分类,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政府管制理论以及产业发展理论可以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做出具有解释力的说明。其次是对湖南省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当前,湖南省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平衡、产业布局不合理、环保企业技术落后、龙头企业少且竞争力薄弱等,其原因主要是政府科学发展环保产业的理念滞后、环境保护法规与技术标准不健全、环保产业统筹规划与扶持措施缺乏以及政府调控环保产业的力度不够等。再次是国内外政府发展环保产业的经验和启示,省外政府发展环保产业的经验主要有地方政府投资力度大、重视环保产业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完善地区环保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国外政府发展环保产业的经验主要有绿色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环保企业趋向大型化和专业化、环保产业与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等。最后是湖南省政府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促进湖南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府对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树立环境保护的科学理念、健全环保产业发展法规与技术标准、完善环保产业发展政策与调控机制、科学规划环保产业发展布局、提升环保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环保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等。
杨文生[5]2005年在《环保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并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环保产业是为环境保护提供主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是随着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善人类社会的生存条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环保产业已经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本文从环保产业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入手,立足武汉市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武汉市环保产业发展的优劣,对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第一,在导论部分,分析了环保产业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提出论文研究的方法和路线,对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意义有了全面的认识。 第二,论文从概念、内容、产业划分三个方面界定环保产业,结合环保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对环保产业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环保产业的基本特征。 第三,论文对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详细研究,总结世界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分析国内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法规建设,介绍了武汉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国际、国内大环境。 第四,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产业发展指标(包括产业总产值、从业单位、从业人员等)和产业内部结构指标,纵向的对比了武汉市环保产业自1997年以来的发展变动情况,对武汉市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第五,通过对武汉市环保产业发展的优劣分析,指出武汉市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第六,从武汉市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武汉市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本论文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通过对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与国际相同领域的对比,以及武汉市环保产业的分析,定位了武汉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武汉市环保行业的发展特点作了详尽的描述。
张颖[6]2016年在《环保产业绿色融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在加剧。全球各国家都相应的采取一定的绿色环保措施改善地球环境。中国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已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纳入了新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中的环保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如:企业资金的来源,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等等。学术界也开始重视环保企业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是站在环保企业的角度解决以下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解决环保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以帮助环保企业的健康发展;第二,目前现存的环保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如何,如若效率低下,应该通过什么方法解决。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技术路径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述评,分别从国内外不同角度出发,研究环保产业融资问题,包括定义、方式、特征等,然后在国内外文献现有的基础上归纳它们的贡献与不足,最后总结出本理论研究的推进意义;第三部分,环保产业在绿色金融服务分析,本部分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首先总体分析环保产业的绿色融资现状,其次站在环保产业融资渠道角度——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债券、股票、基金)、绿色保险及绿色信托,主要从“绿色”出发,分析环保企业的融资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第四部分,通过站在环保产业的融资渠道的角度,依托上市环保企业披露的相关数据,将环保型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并分别运用DEA模型研究环保产业融资的效率问题;第五部分,推进我国环保产业绿色融资方面的对策建议,这一部分是以前四部分为基础,从实证模型的结论着手,总结历史上环保产业的缺陷,努力提高我国环保产业的融资效率,并针对性的提出推进我国环保产业在绿色融资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四类环保型企业中,仅有污水类环保企业的DEA效率相对较高,说明这类型的环保企业发展相对成熟,而其余的废气处理类环保企业,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类环保企业,节能建材和节能用具类环保企业的DEA效率偏低,说明这三类企业在市场中发展还不成熟,资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提高环保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第一,优化环保企业资金结构;第二,提高环保企业的管理效率;第三,引入高技术人才;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通过绿色信贷、证券、保险、基金等四个融资渠道研究环保产业的融资现状;第二,在实证分析部分,创新性的将环保企业划分为四大类,并分别测量相应类型企业的DEA有效性;第三,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环保产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如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壮大环保产业的发展等。与此同时,论文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司数据公开的影响,环保企业的资金效率研究只能局限于上市环保企业,这对实证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及在分析环保产业融资效率的过程中,未考虑国家扶持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张悦[7]2016年在《企业环境投资的驱动因素与优化目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以当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状,要在保持适度高速发展的同时,仅依靠国家有限的财政资金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既不可行也不现实。激发作为经济运作主体的企业,提高其环保投资的热情,是未来解决环保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研究分析企业环境投资的驱动因素与优化目标,对于改革地区的激励评价机制、完善环境绩效考核制度与监督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调整不同行业的监管政策、力度和方向,提升企业环保的主动性,做有益的完善和补充;为科学激励和引导企业的环境投资行为、优化环境投资结构提供量化依据。首先,从环境投资概念的界定出发,对福利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外部效应理论、科斯定理、区域互动理论等经典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根源。从环境的投融资机制、环境投资的经济效应与评价、环境投资预测与决策、环境投资的影响因素、环境投资结构的优化五个方面对文献做分类整理并进行述评,形成本研究的切入口。本文通过手工整理A股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5年发布的2962份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书以及相对应的财务报告,整合企业环境投资的具体数据,并从环境投资的规模分布、区域分布、行业分布等角度分析企业环境投资的现状及其特征,发现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重污染行业与其他行业存在显著差异;当前我国环境投资领域仍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企业环境投资缺乏科学统一的引导,投资金额存在随意性与盲目性;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环境投资额存在较大差异,仅有11个省份、12个行业企业环境投资的平均增幅高于政府投资平均增幅,这为政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实施有差别的环境政策提供了依据。其次,基于经济距离、地理距离和邻接距离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企业环境投资行为特性,全面深刻剖析基于区域差异的企业环境投资的驱动因素,运用莫兰指数分析了企业环境投资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省域之间的企业环境投资凸显出高度稳定的空间自相关,不同地区企业环境投资存在交互效仿,且这一现象更容易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接近的地区之间;地区产业结构、当地人口规模、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税收收入、当地人口失业率与企业环境投资显著负相关,不利于环境治理投资额的增加;污染规制强度、当地环境事故与企业环境投资显著正相关;政府的环保行为对于强化企业环境投资、参与地区治污的作用微乎其微;区域创新在强化环保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效率方面仍存在较大空间。政府和企业应在环境治理方面,于统一战线达成彼倡此和的步伐。再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行业监管制度、行业属性与企业环境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剖析基于行业差异的企业环境投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行业监管制度对于提升企业环境投资水平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重污染企业并没有比非重污染企业投入更多的环保资金,重污染的行业属性并未增强监管制度对企业环境投资的促进作用;企业环境投资水平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发展能力的提升而显著提高,盈利能力、盈余质量较好的企业环境投资水平相对较高,成长性较好的企业环境投资水平反而较低;非重污染行业中,营运能力与企业环境投资正相关,发展能力与重污染企业环境投资负相关,与非重污染企业正相关,偿债能力对企业环境投资的影响有限。最后,采用曲线估计法,以环境资产比率、环境收入比率、环境现金比率为度量指标,基于区域差异、行业差异测算企业环境投资的最优规模结构值或区间,探求企业环境投资的优化目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企业环境投资存在较大差异,最优的企业环境投资目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通过适时调整环境投资与总资产、营业收入、投资活动现金流的比例关系而形成。运用曲线估计法依次测算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18个省份企业环境投资的优化目标,重污染、非重污染16个行业企业环境投资的优化目标,以及区域与行业双维度下15个省份的33个行业企业环境投资的优化目标,针对三类优化目标的应用进行了案例解析,为企业进行环境治理投资提供了应用参考,明确调整优化的方向。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优化环保资金使用方向、构建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双联动机制;完善环境政策工具、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的有效结合;健全和完善排污权交易政策、合理利用财税政策、建立供应链协同合作机制、加强环保的交流合作;建立各地区环境投资专有账户、强化环境投资核算、建立特有的环境数据库;注重各行业技术创新活动、减少污染排放、加强企业环境责任;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建立社会责任外在沟通与对话机制等优化环境投资的对策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基于区域与行业双维视角建立了企业环境投资优化研究的分析框架。(2)挖掘了基于区域与行业差异的企业环境投资驱动因素。(3)揭示了企业环境投资在省域间存在交互效仿的规律现象。(4)确立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企业环境投资的优化目标。为科学引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企业开展环境治理投资提供应用参考,同时对于投资优化的相关文献也是有益的补充。
彭善枝[8]2004年在《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文中认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理论,本文试图探讨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阐明发展环保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世界环保产业发展特征和趋势及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了解中国环保产业与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存在的差距;比较中外环保产业的外部动力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探寻导致中外环保产业发展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总结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促进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除导论外,共分四大部分论述这些问题。 第一部分论述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本部分是全文的理论依托,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章。 第一章归纳综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即是指“综合调控经济—社会—自然三维结构的复合系统(简称ESN系统),以期实现世世代代的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生态安全”(刘培哲)。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以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为基础,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共生法则、循环法则、制约法则和替代法则是ESN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规律,也构成了人类调控ESN系统的行为准则。 第二章阐明发展环保产业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环境、资源和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结合全球和中国环境、资源和生态状况,阐明环境、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阐明发展环保产业是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必要和重要途径。 第三章阐明发展环保产业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建立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环保产业的支撑。另一方面,建立循环经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的现实依靠还是发展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对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国民经济相关部门的发展,促进经济系统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向绿色化转型,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中外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探寻世界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和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部分包括第四、第五章。 第四章介绍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包括从业单位、从业人数、产业结构、市场状况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世界环保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环保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专业化小型环保企业与综合化大型环保企业并存,职工素质高;环保产业技术进步神速,发展不平衡;世界环保产业市场增长迅速,但市场分割状况发生变化。
杨国光[9]2013年在《环保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环保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并且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把环保产业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这足以说明环保产业的重要性。但是环保产业的有其自身特性,它是一个政策依赖性很强的产业,特别是中国环保产业现在还处于规模小、技术低、产业发展领域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经济效益低下、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状态。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以及环保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应该在环保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环保产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政府的作用机制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提出对环保产业发展有益的建议。本文研究框架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主要是说明本文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从总体上分析论文的框架,并简要的介绍了拟采用的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对环保产业进行定义,并分析环保产业的特征,简要的介绍了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政府在环保产业发展中作用的理论依据和模型构建。这部分首先阐述了环保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的必要性以及理论依据,然后构建了政府作用于环保产业的理论模型,为后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四部分:研究了发达国家环保产业的发展概况,发达国家政府对环保产业发展的作用经验,以提供借鉴。第五部分:介绍国内环保产业发展的概况,政府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中的发挥的作用。第六部分:详细分析了环保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出政策建议。这部分从政府作用的经济调节机制、市场监管机制和公共服务机制来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建议。
韩笑颜[10]2016年在《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与欧盟的环保产业都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期,与美、日相比,中欧环保产业的原材料市场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小,对接容易,而且欧盟众多成员国在环保产业发展领域有各自的优势,方便与我国展开全方位的环保产业合作。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得出:虽然目前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仍有进一步合作的需求和可能;需求主要体现在双方经济形势的共同要求、双方战略规划的共同要求,以及共同应对环境壁垒的要求;可能性主要基于中欧环保产业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能够从囚徒困境博弈走向合作博弈,环保产品的贸易摩擦可以通过排污费和关税的征收得到合理性的解决。因此,未来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下,中欧环保服务业间的合作将大大加强。
参考文献:
[1]. 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趋势与对策[D]. 张敏.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2]. 中国环保产业化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 饶超. 江西财经大学. 2017
[3]. 环保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J]. 王艳华, 傅泽强, 谢园园, 李林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7
[4]. 促进湖南省环保产业发展政府对策研究[D]. 代虹宇. 湖南大学. 2010
[5]. 环保产业发展研究[D]. 杨文生.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6]. 环保产业绿色融资问题研究[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7]. 企业环境投资的驱动因素与优化目标研究[D]. 张悦. 中国矿业大学. 2016
[8]. 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 彭善枝. 武汉大学. 2004
[9]. 环保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D]. 杨国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3
[10]. 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研究[D]. 韩笑颜. 黑龙江大学. 2016
标签: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环保产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环保论文; 融资论文; 环保行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