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论文_崔向东

1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论文_崔向东

崔向东

甘肃省兰州市中医医院 耳鼻喉科 730050

摘要: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所有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而早期进行听力筛查是防治听力损失的关键。本院对18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损失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对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开始采用诱发性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法,共计筛查180例,第1次通过159例,通过率为88.33%;未通过21例,占11.66%,其中,单耳13例,双耳8例。

1.2 方法

1.2.1 测试设备及时间的选择

我院使用丹麦生产的OtoRead耳声发射测试仪进行筛查。通常听力筛查的时间选择在出生后48~72h进行。目前认为新生儿出生早期中耳积液、耳道羊水、分泌物等使中耳传音障碍及耳道阻塞,可能是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原因。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种干扰因素逐渐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测试位置的选择

将新生儿抱在怀中,或包裹好卧于婴儿床上,使其上肢活动时不会碰到探头,被检查一侧的耳朵保持向上,这样有利于测试成功。

1.2.3 测试探头的放置

正确放置测试探头是完成测试的重要环节。选择一个与耳道直径相同或稍微大于耳道直径的探头套,在测试前应将耳廓轻轻向后下牵拉,使耳道变直,将探头密闭地放置在外耳道外1/3处,以保证测试的顺利进行。

1.2.4 新生儿状态的选择

当新生儿睡眠或比较放松时检查容易成功,在喂奶之后检查效果也比较好。测试和放入探头时新生儿可能会被惊醒,所以各种动作要尽可能轻柔,必要时可以给婴儿喂奶和抚摸,待其安静下来再开始测试。

1.2.5 测试环境的选择

可以直接在病房进行测试,不需要在隔音室内进行,但要尽可能控制噪声,保持安静

2 结果

我院新生儿听力筛查检测180例,其中第1次筛查未通过21例(11.66%),此21例中12例失访,余9例参加第2次复查,又通过8例。余1例未通过者建议3个月后转上级医院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3 讨论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而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的影响,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 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轻者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如果能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并给予人工干预帮助其建立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

3.1 产前因素与婴儿听力筛查

(1)家族听力障碍史 据报道,50.00%以上的听力损失与遗传因素有关,较公认的危险因素有家族听力障碍史。家族有听力障碍史增加了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危险性,可能是通过遗传特异质性和基因突变而致病。

3.2 产时因素与婴儿听力筛查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引起听力损失的重要因素,孕周、出生体重越低,宫内发育越不成熟或发育迟缓,听力损失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

3.3 产后因素与婴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期有重症病房监护史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危险性增加,其听力损失可能是疾病本身造成。

3.4 婴儿耳道情况

新生儿因耳道残留羊水或胎脂堵塞耳道,使筛查结果出现假阳性。

3.5 体会

我院使用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技术可以对所有新生儿的听力进行普查,具有客观、快速、无创、简便易操作。因此对于具有耳聋家族史、宫内感染、极低出生体重儿、颌面部畸形、分泌性中耳炎、耳毒性药物史,有语言发育迟缓等听力损伤因素的高危婴幼儿,当听力筛查结果“通过 ”,也要警惕蜗后聋及迟发性听损伤。定期儿童保健体检,并进行连续的听力言语发育跟踪,争取在 3~6个月前及早采用听力脑干电位 ABR 测试,早发现早诊断,通过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言语训练使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早期康复。新生儿早期的听力筛查对于发现其听力缺陷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即使存在治疗不满意的情况,亦可以通过其他物理方法解决其听力上的缺陷,最大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拥有与正常人的生活。

论文作者:崔向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  ;  ;  ;  ;  ;  ;  ;  

1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论文_崔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