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李志勇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李志勇

天津市高速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市政道桥施工中所使用的重要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市政道桥施工的质量,决定了该市政道桥的行车舒适度和使用寿命,从而影响到在该市政道桥上行驶和经过的车辆与民众安全,以及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因此,必须要解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运用效率。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市政道桥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加方便的日常出行,必须要进行良好的市政道桥施工。在市政道桥施工中,具有良好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混凝土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使得道桥施工的质量降低,因此需要通过对该技术的合理应用,明确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于市政路桥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混凝土配置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原材料:购入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市政路桥施工设计需求、原材料保存不当,性能被破坏。配比环节:配比试验次数少,存在偶然性、配比使用的计量装置精度达不到要求,甚至不使用计量装置、配比人为失误造成原材料比例不稳,破坏混凝土的和易性。另一方面拌合环节:不注意检查原材料,造成砂石过磅,袋装水泥被污染,含水量不足等现象;对原材料添加的比例计算不够精确,水灰比控制达不到要求,导致混凝土坍落度不稳,混凝土施工时容易出现麻面或者裂缝现象,破坏路面平整度。

1.2路面振捣环节存在的问题

振捣时间过短或过长、振捣方案不合理、振捣人为失误、平板振捣器故障等,会造成振捣不足或者振捣过度,不仅干扰到提浆刮平工作,加大人工作面的难度,还会极大破坏市政路桥混凝土层面的平整度,增大补救量,延长施工时间,造成施工资金的浪费。

1.3接缝施工和模块设置环节存在的问题

模块设置包括模块顶板标高和模块支设稳定程度,直接关系到市政路桥路面的平整度。在设置模块时,没有结合模板接头处的施工工艺设计模块、抹平混凝土时方式不当或者粗心大意、模板刚度不够,难以保证支撑的牢固性、对市政路桥施工缝和胀缩缝的处理不够重视,没有严格依照路面缩缝标准处理混凝土层面等,会造成混凝土层表面不平整、市政路桥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

2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控制施工温度

在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中温度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只有控制好施工温度,才能更好地避免产生收缩裂缝。在市政道桥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冷水降温的技术确保在良好的气温条件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这样的话,由于温度变化而造成的收缩裂缝就会减少很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中预先铺设水管,将冷水注入其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除此之外,对于混凝土入模温度,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使得收缩裂缝大大减少。

2.2优化配制混凝土

依据市政道桥施工的实际需求和施工方案,准备合适数量和型号的搅拌机,并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混凝土的配比要满足耐久性、工作性和弯拉强度三方面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之后开始配置工作,在正式配置之前,要试运行搅拌机,确定好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后,再严格按照配比添加原材料,搅拌配置混凝土。其中,单批次检查次数至少在2次以上,还要检查原材料的稳定性,以保证材料的坍落度符合要求;对原料和添加剂的配置误差也有严格的限制,比如:水泥的误差要在±1%,粗细骨料的误差要在3%,添加剂的误差要在±2%;还要按照砂石-水泥-碎石的顺序添加原料,并保证加入足够的水,依据原材料的属性和配置需要,控制好合适的搅拌时间。

2.3模板施工技术

第一,模板设计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需要考虑的就是模板的强度还有硬度,为了使其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模板的平整性,在实际施工中细节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在设计中不能忽视的就是便捷的安装与拆卸,为工程最大限度的服务。第二,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在选择模板材料时,主要选择表面光滑以及平整还有抗腐蚀性强和吸水性能好的应用材料。在选择时还必须严格按照参照模板规格在具体的应用中。比如圆形构件,所选的应用材料为钢模板材料,如果是构件比较复杂时,所选择的应用材料为竹胶模板等。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模板变形的想象这是模板的设计以及选材的最终目的。一旦出现模板变形的现象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要抓紧每一个环节的细节,规范操作。

2.4摊铺施工

在摊铺施工中,面层厚度控制为施工重点环节之一,在面层实际厚度低于180mm的情况下,可实行一次摊铺成型,但如果厚度在180mm以上,为确保摊铺均匀性,需要采取分次摊铺的方法,下面层厚度要保持在总厚度60%左右。例如,面层厚度为240mm时,则可确定下面层厚度确定为150mm,上面层厚度为90mm。对于摊铺高度而言,需要根据坍落度等技术参数通过计算得出,并兼顾振捣工艺水平。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摊铺高度可以按照10%设计厚度的标准确定、执行。

2.5碾压施工

在振捣施工完成以后,需要对摊铺层进行全面振压,并借助整平机等设备实施整平。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运用摊铺机二次清理,行驶2~3个来回,使浅层气泡与浮浆完全溢出。在运用振动板进行提浆饰面的过程中,提浆的厚度要保持在3~5mm范围内。振压机与摊铺机在作业时要缓慢起步,切勿急停急走,确保机械设备状况良好,摊铺、碾压均匀平整,并且在施工时不能中途停留。面层的整平作业完成以后,及时清除余料,并在清除后再次整平。施工中应注意,对于摊铺和振捣中产生的缺料部位,需要使用相同的材料进行填充。

2.6养护和拆模

(1)养护

合理、到位的养护施工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点

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重点集中在温湿度控制上。实际工作中,应对面层实施洒水与覆盖,确保水分充足,避免产生由于水分过度流失造成的裂缝与收缩;如果外部环境温度相对较低,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保温方式,以免产生由于温差较大造成的裂缝。此外,还要对道桥成型过程中的实际荷载进行严格控制。养护施工时间需要根据质量标准中提出的弯拉强度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不能低于设计标准的80%,按照要求实施试验。道桥养护施工期通常在14~21d范围内,养护开始前7d内,混凝土强度会快速增长,需要适当加强养护。

(2)拆模

拆模时要对外部环境温度和成型现状进行充分考虑,并确保模板具备良好完整性。在拆模完成之后,需检查面层状况,在其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后即可开放交通。若有特殊要求进行提前开放,则需确保面层实际强度切实达到设计标准的80%,且行车荷载要保持在设计荷载限度内。

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来说,市政道桥施工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混凝土技术作为道桥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已经开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置,对混凝土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期能够提高市政道桥施工的质量,相信在不久之后,我国的道桥质量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陈智刚.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5,01:180-181.

[2]沈炜南.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125-126.

[3]范生波.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4:238.

论文作者:李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李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