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建华

张建华

(陕西咸阳彩虹医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快速康复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3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观察,并按照随机分配制度,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15例。给予30例患者均使用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快速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将患者发生并发症及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结果:对比常规组护理效果,干预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产生并发症发生率(13.33%)均比常规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产生并发症发生率(46.67%)较低,两组数据差距较大,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结直肠肿瘤;快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287-02

结直肠癌是肿瘤科临床疾病中主要常见疾病类型之一,近年来,结直肠癌患者日益增多,发病率逐年上升,腹腔镜手术作为该病首选治疗方法,其创口面积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伤口愈合速度快等优点在临床疾病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另外,随着人们观念变化,使得人们对临床疾病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1-2]。快速康复护理概念将医学循证作为重要依据,采用术前教育、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模式[3]。本文为探究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快速康复护理应用效果,得出结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3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不同护理模式,将患者平均分成即干预组与常规组,各15例。干预组右半结肠癌4例,左半结肠癌5例,直肠癌6例,而常规组右半结肠癌3例,左半结肠癌7例,直肠癌5例。干预组患者最小年龄为39岁,最大年龄为66岁,平均年龄49.21±2.11岁,其中男8例,女7例;常规组患者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67岁,平均年龄49.01±2.25岁,其中男9例,女6例。经过将两组患者研究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在发病部位、性别及年龄等一般数据资料上,组间数值存在差距不大,且P>0.05,表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在两组结直肠癌患者均使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干预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方法:

(1)术前教育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可将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使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认识,同时告诉患者手术治疗应注意事项,以免手术前发生不必要意外,并使患者意识到手术治疗对于疾病康复重要性,使其了解手术具体操作过程及优势,增强其对疾病治疗自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术后护理人员可将术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使其在面对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告知医师,避免延误病情抢救,降低术后风险。面对肿瘤疾病,患者难免会产生紧张不安,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需时刻注意观察患者,一旦发现患者情绪异常,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安慰,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关心体贴患者,帮助患者保持一个乐观自信心理。

(2)术后病情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如监测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等观察指标变化,并将其监测数据仔细记录,一旦发现数据超过或低于正常水平,立刻进行相应急救措施。同时经常对患者伤口换药,清洗,消毒,若患者出现过度疼痛,可采用相应方法减轻患者伤口疼痛。术后可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可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防止出现褥疮,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3)饮食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一个科学健康饮食方案,术后积极鼓励患者进食,先从流质食物到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食物,禁忌患者饮食油腻辛辣食物,要少食多餐,多进食高营养及易消化食物,形成术后一个良好进食习惯。

(4)出院指导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于结直肠癌相关护理方法,并向其讲解积极乐观情绪对于疾病康复重要性,患者可定期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及时处理在康复过程中遇到问题。同时要求患者按时服药,饮食健康等。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及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尿路感染、肺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研究数据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值χ2检验,若P<0.05,说明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指标变化情况

根据表数据,可以看出,相比常规组,干预组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比较低,两组之间数据将结果有差异,且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其中切口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肺腑感染0例,而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其中切口感染2例,尿路感染3例,肺腑感染2例,相比干预组,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最新研究报道,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应用结直肠癌,可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减少患者术后产生并发症[4]。快速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通过患者、医护人员共同配合,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定向护理,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快速康复护理主要从患者术前教育护理、术后病情护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护理进行干预,术前教育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及减轻其紧张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术后病情护理防止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出院指导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速度。因此,应用快速康复护理能降低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治疗。另外,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短,产生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常规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产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两组数据差距较大,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效果,降低术后产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鹏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医药与保健,2014,22(11):130-131.

[2]李英,姜曙娟,秦林芬,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6(24):2653-2655.

[3]张焕玲,谢小筠,钟瑞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1):1503-1504.

[4]吴茜,马晶晶,陈静娟,等.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10(11):800-802.

论文作者:张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探究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