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病的临床疗效论文_邓勇军

张家界市中医医院中医外科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肛肠科收治的肛肠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为80例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肛管静息压和直肠静息压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患者的肛管静息压为(16.51±1.95)kPa,直肠静息压为(3.85±0.59)kPa,治疗后患者的肛管静息压为(12.08±1.36)kPa,直肠静息压为(2.13±1.25)kPa,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肛肠疾病患者采取中医挂线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中医挂线疗法;肛肠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肛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类型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中医在肛肠疾病中的研究源远流长,如今采用中医手段进行治疗的效果依然十分可观,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1]。中医手段治疗的操作简便,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的创伤,治疗费用较低,是肛肠疾病主要治疗手段,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引流、异物刺激等手段也融入到中医挂线治疗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肛肠科收治的肛肠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为80例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实验组患者54例,女性2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8±2.6)岁。患者均确诊为肛肠疾病,其中有肛瘘患者30例,高位脓肿患者24例,肛周脓肿患者26例。

1.2方法 根据患者疾病的类型不同,要选择不同的挂线治疗,高位脓肿患者采用挂线引流治疗,肛周脓肿患者采取单纯挂线治疗,肛瘘采用挂线对口引流治疗。

1.2.1单纯中医挂线治疗 在患者肛门附近做一个1cm的切口,将脓液全部导出,排脓时间不超过4分钟,排脓后要注意保证无深层感染,就采用一用橡皮筋将病灶底部贯穿后扎紧,挂线治疗操作简便,为了提高挂线治疗效果,要实施剖开引流[2]。

1.2.2切开挂线引流 高位脓肿患者要在患处的低处做放射状切口,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脓液,以上操作完成后要在脓腔的顶端导入橡皮筋,扎紧实施切割引流。

1.2.3挂线对口引流 肛瘘患者的创口面积较大,需要按照挂线对口引流方式进行治疗,在患者肛周边缘作一个切口,尽量保证病灶的完整性,可有效避免病灶出现感染,切口的形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排脓后将橡皮筋横向贯穿,按照隧道式进行对口引流[3]。

1.2.4中医药线疗法 取巴豆15g,大黄15g,没药15g,血竭15g,乳香15g,地榆15g,亦墨15g,现将大黄、大戟、巴豆、黄柏、血竭等药水煎煮后,去药渣,放入剩余重要,放入7号丝线,将药汁煎干后取出丝线,晾干后使用[4]。

1.3评价标准 患者创面愈合,肛肠功能恢复,未出现不良反应,表示治疗有效。患者创面明显改善,肛肠功能有一定恢复,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表示治疗好转。患者患处面积增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表示治疗无效[5]。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用%表示,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患者肛管静息压和直肠静息压治疗前后对比 治疗前患者的肛管静息压为(16.51±1.95)kPa,直肠静息压为(3.85±0.59)kPa,治疗后患者的肛管静息压为(12.08±1.36)kPa,直肠静息压为(2.13±1.25)kPa,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肛管静息压和直肠静息压治疗前后对比

3讨论

中医挂线治疗是临床肛肠类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中药挂线用于肛肠类疾病治疗发挥作用的因素包括:第一,慢性勒割作用,在弹性收缩的影响下,药线具有手术刀的特点,能够压迫病变组织,病变组织因缺血而坏死,采用药线手段治疗能够有效包括肌肉功能。第二,粘连括约肌断和邻近组织作用。在药线或者橡皮筋的影响下,病变组织会出现炎性反应,增加病变组织纤维化的速度。第三,导线作用。药线可作为导线发挥引流的作用,有效将脓液排出体外,避免深层感染。

研究发现,为肛肠疾病患者采取中医挂线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肛肠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杨凯,杨艳.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病的临床效果探讨[J].保健文汇,2017,(9):268,270.

[2]武玉杰.探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8,(7):178-179.

[3]臧国栋.肛肠病67例应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6):220-221.

[4]陈敏,曾广权.中医挂线疗法在肛肠科的临床运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2):255.

[5]吕长遥,伍静,何洪波.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106-110,111.

论文作者:邓勇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病的临床疗效论文_邓勇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