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论文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

文|本刊编辑部

进一步深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助推“放管服”改革,全国各级政府加速“互联网+ 政务服务”落地和普及。

在市场经济发展之时,负面现象,尤其是环境污染随之出现。为了营造碧水蓝天的生活环境,实现可续持续化发展,在2014年11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地方政府重视环境执法工作,杜绝各种环境违法现象,着力提高环境质量水平。在2018年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就环境执法工作重要性予以强调,并罗列若干事宜。依据上述内容,可以将环境执法界定为:以党政政策、法律法规为基准的,打击实施一切环境违法犯罪的活动。

重庆市推出“渝快办”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以来,用户数已达1003 万,办件量突破4000 万件,成为全市“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响亮品牌。

广东省推出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粤省事”及同名公众服务平台,将分布在各个业务部门的民生服务通过数据开放共享和流程再造统一管理起来,关注即可随时随地一键通办,并附带到期提醒、办结通知、评议、投诉、咨询、政策解读等全方位信息服务,让服务指尖触达,打造了数字中国的广东样本。目前,“粤省事”已上线政务服务事项142 项。

江苏省把12345 搬到了网上,成为一个在线服务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全面覆盖和行政服务统一联动。通过分析平台产生的海量民意数据,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政策、推动科学决策,从“闭门写文件”到广泛吸取民意,大数据让行政决策更为科学精准。

安徽省把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全覆盖,100% 实现网上受理、在线办理。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推进政府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国办发〔2018〕45 号) 中,要求到2019年底,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在“一网通办”方面,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在“只进一扇门”方面,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基本实现“应进必进”,70% 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在“最多跑一次”方面,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60% 以上,省市县各级100 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综合孵化器是专业孵化器的基础,专业孵化器是综合孵化器的升华。科学统筹综合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的发展,才能既推动孵化企业的繁荣,又助推孵化集群的显现。统筹综合孵化器与专业孵化器的发展,就是要针对两种孵化器特点,开展专业的协调和服务。

2019年,各省市正通过深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不断扩大“放管服”改革的受益群体,确保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标签:;  ;  ;  ;  ;  ;  ;  ;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