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消化道出血征象,及时抢救病人生命论文_张敏敏

识别消化道出血征象,及时抢救病人生命论文_张敏敏

(西京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3)

【摘要】目的:让人们对消化道出血有所认识,有所警惕,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并很快康复出院。方法:回顾分析消化急诊科实习以来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活率,并避免了再出血的发生。结论:家属送往及时,医生护士很快救治,护士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并且及时报告医生使医生作相应的处理,加上护士住院期间认真细致的护理,使病人住院及时,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识别出血;抢救生命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296-01

消化道出血是急重疾病,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手术史,有近几日进食粗硬或刺激性食物、酗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既往有出血的人等一旦发现任何不适应该及时到当地正规医疗部门就诊以免贻误病情。专家指出,最该警惕老人隐匿性出血。因为中青年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前多有腹痛、上腹不适、呃逆等消化道紊乱症状,无症状者尽占少数,而老人感觉不敏感,反应也迟钝,多数病人出血前无感觉,无先兆,有呕血和黑便时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对老人轻微腹部不适,消化道症状,甚至烦躁等情绪变化我们都不要轻易放过。

1.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1.1 呕血和黑便

如果近日没服过治胃病的铋剂、炭粉或补血铁剂,也没服过带色中药,没吃过动物血就出现呕咖啡样物或黑便,说明发生了消化道出血。当然,呕血与黑便的颜色与性状取决于出血量及血液在胃或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若出血量大,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短,则呕血颜色成鲜红色或暗红色;若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因血红蛋白和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则呕血颜色为棕褐色,成咖啡渣样;上消化道出血时,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道内与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使粪便呈粘稠而发亮的柏油样;当出血量大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粪便可成暗红或鲜红色。

1.2 头晕、乏力、心悸,突然起立发生晕厥、出汗、四肢厥冷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呈休克状态,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精神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等。

1.3 发热

多数病人24时内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抢救措施

2.1 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误吸引起窒息。休克时,取休克卧位或抬高下肢30°。

2.2 持续吸氧并心电监测,测生命体征。

2.3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并遵医嘱监测血型及交叉配血,做好输液输血准备,先输林格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等积极补充血容量。

2.4 禁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呕血及黑便的量、颜色,有无肝昏迷先兆等。

2.5 止血 (1)药物止血:消化性溃疡及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者,给予抑酸分泌药用泵泵入,最常用盐酸艾司奥美拉唑钠,以10ml/h速度泵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奥曲肽用的较多,它可抑酶、止血,效果较好且短期内使用无严重不良反应,泵入速度是5ml/h。

(2)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一般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出血的病人。

插管前向病人解释插管目的取得病人配合,将食管气囊和胃气囊分别注气,观察充盈后气囊是否膨胀均匀、弹性良好,有无漏气,然后抽空气囊并做标记。

插管时,使病人取平卧位头偏一侧,在管壁和导丝上均涂抹液体石蜡油并嘱病人喝15~20ml液体石蜡油后从病人鼻腔轻轻插入,插到病人咽喉部时约15cm嘱病人作吞咽动作,直至插入60cm左右,用注射器抽得胃液后向胃气囊注入150~-200ml空气,测压力(囊内压40~50mmHg),将三腔管向外提拉感到有阻力时说明已在胃底,悬以0.25~0.5kg重物作牵引压迫,临床上常用250ml或500ml液体。然后抽胃液观察止血效果,如果还出血,再向食管气囊注气80~120ml,测压力(囊内压30~40mmHg)以压迫食管下段。置管后,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观察胃内有无新鲜血液吸出。

插管后,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防止因胃气囊充气不足、漏气和牵引拉力过大,三腔二囊管向外滑脱,压迫咽喉部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一旦发生此现象,立即放松牵引,放出气囊内气体。压迫期间,每2h抽吸胃液1次,前4h每小时测压1次,后每4~6h测1次,并记录在特护本上,如果充气不足时应及时注气增压。还要每12h放气一次。出血停止后24h放气,先抽空食管气囊再抽空胃气囊,测压力为零时,嘱病人口服液体石蜡油15~20ml缓慢拔管。切记不可过猛,防止斯脱黏膜导致再出血。

(3)内镜治疗或介入治疗。

3.护理重点

3.1 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住院期间床上大小便,防止病人晕倒,摔伤及因活动而加大出血。

3.2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救治病人。通常每30min测血压一次,每4h测体温一次。观察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量、性状。

3.3 关心病人,科学解释病人病情,减轻病人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4 饮食 急性出血时暂禁食,出血量少,无呕吐时可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的流食。

总之,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势凶险,容易危机人们生命。因此,希望有消化道病史的人提高警惕,定期复查,其他人也一样,有不适立即就诊,早一分钟就多一份安全。作为护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扎实的护理操作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只有这样,医学事业才可进步,病人死亡率才可下降。

【参考文献】

[1]张淑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症用药[J].医药导报,1991年03期.

[2]梁宏.上消化道出血368例原因分析[J].山东医药,2006年16期.

论文作者:张敏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识别消化道出血征象,及时抢救病人生命论文_张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