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论文_毕磊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论文_毕磊

毕磊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应对措施,其中包括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来加强对思政教育者的培养力度、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加快对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改革速度以及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特征来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献上笔者的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

一、前言

民办高校目前已经成为了促进国内高校事业全面发展和创新的一项中坚力量,并且在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与发展合格接班人的过程中带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民办高校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它的生源质量、管理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要有异于国有高校,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整体声誉与核心竞争能力,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领域当中,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因发展倾向不正确而弱化了高校的思政教育

目前,虽然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管理者与教育者都开始对思政教育工作给予了应有的认识,然而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却仍然存在着思政教育功能弱化的现象。一些民办高校为了降低现有的办学成本,并没有在校内设置应有的思政理论课程教研机构,而是将思政工作分配给其他部分来进行分担管理,此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大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同时还将思政工作陷入到了可有可无的弱化状态中。

(二)思政教育模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教育方法

目前,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仅仅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来进行开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大学生虽然认为教育者教授的非常有道理,但是在具体的生活当中却难以将这些道理付诸实践。归根结底来看,思政教育课程之所以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主要是由于大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他们并没有想要将思政理论转换为主观意识与行为的动力。基于此,高校思政教学应当朝向多元化的创新方向所发展,让学生可以多多的参与进来,在实践活动当中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思政教育的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民办高校的思政教育十分依赖于教育者的理论课程,除去思政课教师以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就落在了班级辅导员的身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很多民办高校中的班主任都是身兼数职,他们很难拿出更多的精力去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向以及对思政教育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而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难度。

三、导致民办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思政教育模式单一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获得思政知识的主要渠道即为课堂教育,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因为思政理论课程的内容过于单调和无趣而昏昏欲睡,根本无法在大学生的心中留下较深的印象。

(二)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纵观我国当前民办高校的思政教育现状来看,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和学生都存在着对思政教育课程重视度较低的情况。一些大学生认为思政教育属于是公共课程,并不会对自己的考试成绩带来影响,因此经常会出现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而民办高校的管理者也很少会举办一些有关于思政教育的活动,没有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学习氛围。

(三)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目前,民办高校教育者的职称结构十分不合理,很多教育者都处于兼职状态,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由于一部分思政教育工作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因此并不具备应有的创新意识与高水平的教学能力,直接制约了思政教育的实际成效。

四、民办高校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来加强对思政教育者的培养力度

民办高校的辅导员老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准,积极的参与到思政理论学习的队伍当中,通过不断创新自身教学理念的方式来增加思政教育的实际价值。首先,民办高校的领导者要进一步加大对班级辅导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力度,为辅导员提供更多免费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聘请一些业内专家来到高校当中来为辅导员传授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方法;其次,民办高校的班级辅导员在针对大学生展开思政教育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对大学生的思政理论动态来进行把控,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经常与他们沟通和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增强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二)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加快对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改革速度

通过上文中的介绍可知,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即为教学课堂,为了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认可教育者要经常性的更新原有的教学内容与自身的知识内涵,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来构建出实用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教育者要在课堂中不断的引入一些创新元素,经常性的听取班级学生对思政教育模式的意见,结合当下的一些时事热点来激发起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以及行为观念,争取在校期间就养成优秀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帮助高校大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个人同集体社会之间所存在的利益和情感关系。

(三)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特征来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政教育活动

由于民办高校中的大学生具有着思维活跃、实践能力高以及创新意识强的特点,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利用高校大学生的这些特征优势,积极的举办一些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活动,例如“文明寝室大赛”、“高校文化节”、“社团文化大赛”等等,让高校大学生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过程当中受到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培养出积极向上、乐于奉献以及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深深的烙印在大学生的头脑之中,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金晶.浅析提高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举措[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4).

[2]刘新玲.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3):68-70.

[3]费鹤翔,李莹,周倩.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28-30.

作者简介:毕磊,女,硕士毕业于吉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现任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

论文作者:毕磊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论文_毕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