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三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走势——增长趋势、投资方向和消费热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走势论文,趋势论文,中国宏观经济论文,方向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呈周期性循环,这种循环的规律性已成为预测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据。但最近两三年里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在宏观经济中,既没有形成类似80年代的消费强刺激现象,也没有出现类似90年代初的投资大推动迹象。经济运行中的这种新态势,给政府的宏观决策和企业界的投资决策都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报告试图根据新的情况对今后三年的增长趋势、投资方向和消费热点三个方面作一些新的分析。
一、今后三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判断
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的波动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果没有特大的自然灾害,一般都呈现常规性增长态势;第三产业的增长则与综合经济实力相关,且受体制条件和开放程度的影响,如果改革开放力度大些,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也就快些;对经济波动影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因为第二产业在总量结构中所占比重最高且受需求牵制最大,所以判断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关键在于把握第二产业的增长趋势。
(一)第二产业的增长趋势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二产业的增长主要取决于需求规模,重点是受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的拉动。
1.消费需求趋势。1994年以来的三年,我国全社会商品零售市场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为5.2%、8.3%和12.5%,今年预计为11.5%左右。未来三年的基本趋势是,一方面由于缺乏强劲的龙头商品带动,消费品市场不可能出现类似80年代的猛增长高峰,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家电更新期的到来、住房、家用电脑、旅游和小轿车等消费热点的逐步形成,消费品市场也不可能出现类似1989年和1990年的深度疲软。因此,未来三年消费品市场的边际增长将趋于常规性增长势态,预计年递增率约在11%—12%。
2.投资需求趋势。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是90年代初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992年到1994年连续三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率分别达22.1%、25.3%和23.9%,1994年以来,中央采取了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1995、199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下降到了10.9%和12.7%,今年预计为10.5%。根据“十五大”精神,中央将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但由于地方政府对扩大投资的强烈倾向和外资尤其是西方跨国公司的大规模介入,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投资规模的上升,预计未来三年投资增长率约在11.5%—12.5%,如果宏观政策有所放松,扩张率就会更高一些。
3.出口需求趋势。今年的出口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1—8月份出口增长率从上年的1.6%上升到24.1%, 但最近几个月速度明显回落,全年预计可保持在22%左右。然而未来三年出口需求仍将保持较好的势头:第一,西方经济将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美、欧、日等国的经济增长率约能保持在3%左右,这将有力地带动中国的出口需求; 第二,中国即将加入“WTO”,这将大大改善我国商品输出的国际环境; 第三,目前国内工业制成品严重供大于求,这将迫使一部分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预计未来三年出口增长率可保持在18—20%。
如果三大需求能维持以上增长率,按照各因素对第二产业增长的相关性计算,预测未来三年第二产业的实际增长率可达到12.3%—13.4%的水平。
(二)第三产业的增长趋势分析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自1992、1993年达到12.4%和10.7%的水平以后,近三年来一直维持在8%—9%的水平,今年预计为8.5 %,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产业,但十五大之后,增长速度有可能加快。未来三年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
1.所有制形式的改革,将有力地推动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所有制改革方面,“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在未来几年,全国很大一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将逐步采取股份合作制形式。这一改革措施,对金融市场、保险市场、人才市场、经理市场、技术市场,以及各种中介机构、咨询机构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为适应加入“WTO”的要求, 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度。我国加入“WTO”的重要条件是要较大程度地开放服务贸易, 为适应这一要求,我国将在金融领域、贸易领域、信息咨询领域,以及旅游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子,这将有力地推动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3.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加速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双休日”制度的实行,旅游活动已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全国的旅游业必将出现较大的发展。
此外,交通事业、通讯事业、教育事业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都将有力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增长,因此,后三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将会快于前三年,预计增长率约在8.5%—9.5%。
(三)第一产业的增长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现代化步子逐步加快,农业观光、农村旅游等事业的逐步形成,以及农业防灾设施的大大强化,全国农业出现了稳定的增长,最近三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4.0%、5.0%和5.1%,估计今年约在4.5%以上。如果没有特大的自然灾害,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第一产业仍能保持前三年4—5%的增长速度。
根据三次产业增长趋势的相关性分析,估计近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将呈现中速、平稳的增长势态,1998年到2000年GDP 值年均递增率预计可保持在9.4%—10.5%的水平。
二、今后三年消费热点的分析
近中期我国居民消费的基本趋势是呈常规性的增长势态,这一时期,既难以形成类似80年代的消费增长高潮,也不可能出现类似1989年的消费深度疲软。但这种增长势态并不排斥消费热点的相对形成,这一时期的主要消费热点是:
1.家用电器仍是不可忽视的消费热点。
家用电器是风靡80 年代的领头商品, 主宰着消费品市场的起伏,1989年家电销售的严重萎缩曾导致市场的深度疲软,但这并不意味着家电的消费热点已经过去。
第一,在沿海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收录机四大件的普及率虽然已高达80%以上,但中西部大量中小城市的普及率尚不足70%,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更低于20%;
第二,80年代初中期形成的家电消费高峰,到1994、1995年已进入更新期,目前更新速度正在逐步加快;
第三,新的一轮家电消费正在不断形成。继80年代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一轮消费高潮之后,90年代初,录像机、音响、热水淋浴器等第二轮消费基本形成,目前,VCD、家用电脑, 以及其它各种小家电正在成为家电族中的新成员。
因此,家用电器的市场潜力仍然十分巨大,当然,人们对于家用电器的要求更趋向高档化、优质化和现代化。
2.住宅是城镇居民十分关注的热点。
1992年以来,我国城镇已经历了一轮房地产建设高潮,虽然目前全国房产积压达6000万平方米,共中三分之二为住宅,但这决不能说我国城镇的住宅供给已经过剩。
第一,我国城镇人均住宅拥有量仍然较低。到1996年底,主要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尚不足9平方米, 不到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第二,我国的城市化步伐正在迅速加快。 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达3.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约30%,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城镇人口占全人口的30%—50%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阶段。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的初期,城镇人口将迅速增加,因此城镇住房的潜在需求越来越大。
第三,居民的消费实力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全国居民储蓄存款已达4万多亿元,并在较大幅度地增加,每年利息收入可达3000多亿元; 居民手持有价证券和现金估计达2万亿元。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 具备购买住宅实力的居民越来越多。
第四,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推动住房的消费进程。从明年开始,我国主要城市的住房分配将从实物分配转向货币化,这一举措,将有力地推进居民对住房的消费进程。
目前虽然大量房产被积压,但沿海城市那些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房型好的房产仍然十分抢手,这一点可证明,我国城镇住宅消费的潜力是巨大的。
3.小轿车消费可能成为新的热点。
在农村,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在80年代已完成了住宅建设,在城市,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在90年代初已购买了住宅,这部分消费者的后一轮消费意向就是购买小轿车。
目前制约轿车消费的主要因素:一是卖价太贵,目前国内市场的轿车价格高出国际市场约1.5倍;二是牌照费太高, 如上海办一个私人牌照价格高达15万元人民币以上;三是养车费太高,目前养一个车月支出得1000多元,而且不包括修车费。
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车价的逐步下降、各种收费制度的改革,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很有可能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热点之一。
4.文化教育消费动向增强。
人们都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中国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而这种竞争说到底就是知识的竞争,而且我国实行的是独生子女政策,人们望子成龙心切,所以不惜代价,进行教育投资的意向越来越强烈。据一项调查表明,近几年居民家庭准备在文化教育方面增加支出的高达70%以上,因此,文化教育消费将成为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的新热点。
文化教育消费内容广泛,它不仅仅指中、高等学校的直接教育,还包括各种教育用具,如电脑及各种教育软件等,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等消费。
5.食品消费与衣着消费更趋多样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消费和衣着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食品消费方面,饮食结构继续向蔬菜、肉类、禽蛋等副食品方面转变,粮食支出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逐步下降,同时,各种方便食品、半成品以及保健食品备受消费者尤其是城镇消费者青睐。消费在食品方面的增支意向仍保持较高的水平。
在衣着消费方面,人们的消费意向大幅度提高,天然纤维面料服装服饰已成为当前需求的主流。城镇居民衣着需求已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多样化需求,衣着的时装化、职业化、休闲化、名牌化成为当前衣着发展的主要趋势。
三、今后三年投资方向的分析
如上所述,尽管未来几年中央仍将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但由于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地方政府尤其是沿海地区强烈的投资倾向和外资的大规模介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今后三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方向是:
1.城市化投资。
从广义来说,城市化投资包括三大方面:
①交通道路投资。一是城市内部交通道路的进一步改善;二是省区之间重要交通干道的建设;三是农村交通道路的建设。
②通讯信息投资。未来的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信息化社会,通讯事业是信息化的主要工具,进一步加快通讯信息方面的投资已势在必行。
③农村城市化投资。农村城市化的基本要求是,集聚人口,集中产业,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运作成本。为此,一是要加快农村中小城镇的建设,变农民居住分散为相对集中;二是要加快乡镇企业工业小区的建设,变乡镇企业分散为相对集中;三是要加快农村集中供电、集中供水、集中供气的进程。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城市化本身,而且对于创造消费、推动消费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制造业投资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方面的投资重点是:
①设备更新和设备研制投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第一轮更新完成于80年代中期,至今已达10多年。近年来我国制成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于制成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设备更新将引起企业界的广泛重视。而且,我国一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率先转向股份合作制以后,首期投入必将是改造机械设备。因此,设备投资可能在未来几年会出现一个高潮。80年代的一轮设备更新,大量关键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要使这一轮设备更新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完成,就必须较大力度地加强设备的研究和开发。
②基础材料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就制成品的质量、精度和款式来说,却与先进国家具有极大的差距,其关键之一就是我国的基础材料落后。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大量基础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仍严重依赖于进口,要尽快提高我国制成品的质量,改变依赖进口的局面,就必须大大加强基础材料研究开发的力度。
③电子信息产品开发。
当今社会,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先进国家投资的主要方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第一,信息产业的各个部分进一步相互渗透和融合,电话、电脑和电视的“三合一”将成为现实;第二,信息产业的结构进一步“软化”,由硬件为主导转向由软件为主导,信息服务业将占据主要地位;第三,传统的信息服务业进一步“合二为一”,并在高新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形成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互交式、宽带化、个人化的信息网络体系;第四,信息产业将由现在的先导产业变成未来的主导产业,并给农业以及非信息制造业和服务业以根本性改造而出现崭新的面貌。
我国近期的基本目标是,要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等电子技术、亚微料集成电路和8英寸硅单晶制造技术、同步数字系列通信技术、 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并加快其产业化的进程。
3.教育事业投资
教育投资是相对于国民经济中物力投资的另一种投资。物力投资能够直接增加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而教育投资则可以开发人力资源,二者都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各先进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把发展教育、增加智力投资放在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正在逐步进入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强教育投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4.环境保护投资
当今世界,环保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人口基数之大,增长速度之快,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与此相反,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甚大,在一个人均资源如此低的国家,承受着全球1/5的人口负担,已使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显得不堪重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高速的工业化过程,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保护环境,提倡绿色革命,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跨世纪命题,因此,加强环保投资,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举措。
5.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投资
如上所述,在我国迅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房地产的需求潜力是很大的,因此房地产投资仍然是我国社会投资的重要方向之一。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刺激房产的有效需求。第一,要与居民收入水平相吻合,进一步完善居民买房的按揭制度;第二,要强化居住区的环境建设;第三,要强化居民用房的房型设计;第四,要不断改善居住区的外部交通。
与房地产业发展相适应,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建筑材料和装潢材料业。目前我国的建筑材料和装潢材料大有供过于求之势,但是大量高档建材和高档装潢材料却严重依赖于进口,因此,以提高质量、提高档次和调整总体结构为基调,投资发展建筑材料和装潢材料业是大有希望的。
6.旅游业投资
旅游业包括国内旅游和国外旅游。旅游活动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基本趋势是由近及远,从国内向国外,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我国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旅游设施落后,旅游内容单调,旅游组织混乱。为此,以改善旅游设施,增加旅游形式和内容,整顿旅游组织为基本方向,进行较大规模的旅游投资是有极大潜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