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反思学习的学法指导论文_王彩红

浅谈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反思学习的学法指导论文_王彩红

王彩红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新兴中学 266200

摘 要:良好的反思能力是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的关键。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示范、指导,并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运用方法进行反思,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关键词:学生 反思 方法

良好的反思能力是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的关键。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和迁移运用知识,并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运用方法进行反思;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困惑,矫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方向、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历史教学中我尝试如下几种途径进行反思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课前反思

大多数学生上课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目标意识,就很难形成有意注意。一节课下来,不知所云。因此,课前,要指导学生自我提问:本节课我准备好了吗(笔记、学习用具、情绪)?有无预习?课前预习有何疑问?如果没有就迅速准备。

二、引导学生课间反思

1.教材为何这样安排?

学生学习时大多存在着只看内容不看目录的现象,不利于对知识的整理和积累。上课时,应首先帮助学生构建各章节的知识框架,让学生知晓该如何分析本课与前面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教材的整体认识,从而做到融会贯通,把教材吃透学活。进而启发学生自我提问:我是如何看书的?我是不是存在这种现象?以后该如何改进?如: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单元时,提问学生:前面一单元内容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本单元内容有何关系?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整个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的抗争史。前面叙述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国危机,中国人民继续探索。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局面。)本单元分成几课?(四课。)各课之间有何联系?(第一课是革命的准备,第二课是革命的爆发,第三课是革命的成果,第四课是维护革命成果。)

这个问题的提出就促使学生对教材体系、结构进行反思,揣磨编者的意图,掌握知识网络,把握历史发展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材讲了什么问题?如何整理这些知识?

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不知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该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每上一单元新内容之前提问学生:本单元有哪些知识点?该如何分析归纳这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何关系?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反思:老师是怎样整理的?(每一重大事件主要了解前因后果、性质、影响。)据此先模仿老师的方法进行整理,再仔细听课,找出自己遗漏、出错的地方,进而反思: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是看书不仔细?方法不正确?)通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知,发现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整理教材,解决重点问题。如:“辛亥革命”一课,本课是围绕革命的兴起展开叙述的。讲了哪些知识点呢(前期的铺垫;重大事件如: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影响)?如何分析影响(要注意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相结合)。

3.这么多内容,我怎么能记住?

历史学科要求记忆的内容很多,要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分层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如: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书上用了较长的段落讲述,很难理解和记忆。应帮助学生分层次分析:第一层是性质(反帝反封建);第二层是特点(先锋、主力、领导者);第三层是与以前辛亥革命比(具有广泛性、群众性);第四层是对后来产生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第五层是中国革命的转折(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这就要求学生反省自己的记忆形式:是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理解记忆如何进行?

三、指导学生阶段反思

上完一阶段内容后,带领学生回想目录,登高望远,反问自己:我这阶段学到了什么?本阶段内容有哪些?阶段特征是什么?然后分专题归类,点、线、面结合,构成知识网络。这阶段学习兴趣、劲头自我感觉如何?有无动力和毅力?如何改进?

如:上完中国近现代史第一、二单元内容后,就要反问自己:这两单元的主要线索是什么?(屈辱史: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索史: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农民阶级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以此为界,资本主义列强侵华方式有何变化?(此前,以武装侵略、发动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主。此后,扶植清政府为侵华工具。)导致中国政局发生什么变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清政府,掀起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辛亥革命。)那么,五次侵华战争有何异同?(原因、目的、进程、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分析。)两次地主阶级的探索有何异同?(背景、目的、代表人物、主张、实践、结果、影响等方面分析。)两次农民阶级探索有何异同?(背景、纲领、性质、结果、意义、失败原因、教训等方面分析。)民族资产阶级为何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此时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同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政治体制)我是如何归纳的?为何没有得出这些认识?怎样才能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引导学生考后反思

每次考完试后,一定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和错误的根源。尤其是概念模糊类的、分析不全面的典型错误,要深入分析。让学生纠正错误的看法,掌握答题方法。然后,让学生以书面形式总结:我的问题在哪里?是功夫不深、记忆不牢?是概念不清?是复习方法不正确还是答题方法不正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以后应注意什么?

论文作者:王彩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浅谈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反思学习的学法指导论文_王彩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