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应面向人口老龄化_医疗保险论文

基本医疗保险应面向人口老龄化_医疗保险论文

基本医疗保险应正视人口老龄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医疗保险论文,人口老龄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60岁以上人口达到1.34亿人,占总人口的10.2%。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衡量,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人口老龄化将给我们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形成怎样的冲击?而我们又该如何来应对这种危机呢?

人口老龄化影响医保基金来源

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筹资方式是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缴费,前者缴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个人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左右,离退休人员不再负担医疗保险费。由于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比例,即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年人口的系数(负担系数)上升。

由左表可以看出,1980年12.8个在职职工中有1位退休人员,2003年2.4个在职职工中就有1位退休人员。这表明,一方面提供医疗保险基金的缴费人数相对于使用这笔资金的人数在减少,另一方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数却在迅速扩大。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是在原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基金的积累和沉淀。对于在实行新制度时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所需的医疗保险资金就构成一笔“隐性债务”。在没有其他渠道的资金解决“老人”医疗保险“隐形债务”的前提下,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保险筹资的有限性与使用的相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给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压力。

全国离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人数的比较

年代 离退休人数 离退休人员

(千人) 与在职职工人数之比

1980

81601:12.8

1985

16370

1:7.5

1990

23010

1:6.1

1995

30941

1:4.8

2000

38758

1:3.5

2003

45230

1:2.4

人口老龄化影响医保基金支出

近100年来,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在20世纪初,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急性和慢性传染病、营养不良及寄生虫病等。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我国排在人类死亡“疾病谱”最前列的疾病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与年龄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人群生存时间的长久,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疾病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得到一定的治疗和控制,延长患此类疾病老年人的寿命。因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对医疗保险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医疗费用成本也会随之进一步扩大。不仅如此,老年人本身就是体弱多病的人群。据卫生部调查,老年人发病率比中青年人要高3—4倍,住院率高2倍。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率为71.4%,有42%的老年人患有2种以上的疾病。老龄化导致的医疗费用的消耗也将大幅度增长。有研究表明,在医疗服务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医疗费用负担年递增率为1.54%,未来15年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医疗费用负担将比目前增加26.4%。

因此,无论是从基金来源,还是从基金的支出方面考察,人口老龄化都将对医疗保险基金带来不利的影响。目前有不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保险基金已经出险或已到零限,参保人员年龄结构老龄化导致的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是重要原因之一。

几点政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医疗保险基金所面临的最大压力,同时也是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为了缓解压力和迎接挑战,解决医疗保险基金的问题还是应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向考虑。

◎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投入到卫生医疗事业的资金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全社会医疗总费用中,政府投入比例从1980年的36.4%降至2001年的15.5%。在老龄化日益扩张的今天,医保基金筹集的有限性和医疗需求的相对无限性,是医疗保险运行的一对矛盾。而这一矛盾,在目前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的背景下被放大了。因此,政府要加大向老年人医疗保障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如中央财政对医疗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地区进行财政补贴;建立贫困老人的医疗救助制度,对这些老人的看病就医提供帮助等。

◎拓宽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

依据大数法则,参加保险的人数越多,保险基金越充足,个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向混合所有制企业、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扩展显得十分必要。此外,目前医疗保险筹资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和职工缴费,随着人口老龄化,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负担比提升,医疗保险基金短缺的现象日益突出。因而还有必要扩大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增加基金存量。如政府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慈善捐款,从社会福利彩票所筹集的福利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老年人医疗保障事业,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收益也可划拨一部分用于补偿医疗保险费用的开支。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离不开医院、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配合。但目前医院体制和药品市场的改革还没有到位,阻碍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比如医院的“以药养医”和药品的“虚高定价”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是造成医疗保险基金过度消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要下决心彻底解决医院的体制、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问题,扭转药品虚高定价的局面。如严格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种类的审批;限制高档进口药品、进口医疗器械的重复引进;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整顿医药市场非法行为。政府扶持和发展“平价药店”,吸引参保患者来这类药店购买处方药,以此推动药品价格的降低。这些措施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挤掉医疗保险基金使用中的“水分”,使基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和有效。

◎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

根据国际经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诊治80%以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社区卫生机构分布在居民的居住地,就诊方便,还可以提供随叫随到的家庭服务,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预防保健,它的这些功能特别适用于老年人的就医需要。老年人多患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一经确诊和手术后,就可以转入社区医院进行长期性的常规治疗。目前社区医疗服务模式还没有普遍推行,多数患者看病就医还是习惯于选择大医院。而大医院通常医疗成本高,开支大,就医人多,并不适合老年人群。所以,在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中,还要注意与医疗服务方式的协调,政府可以通过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激励机制,如在社区医院就医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大医院,将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转向社区,减少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使宝贵的医疗保险基金得到有效的利用。

◎建立和推广“预防为主”的新医疗保健观念

如前所述,我国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为主要的健康“杀手”。而这类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心理、社会、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于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人们认识到,身体健康是可以通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科学的生活方式来获得的。因此,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就成为当代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对于老年人来说,普及健康知识,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情绪稳定、定期体检等就可以使老年人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或使症状缓解。防患于未然,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医疗费用的开支,更重要的是减轻老年人的病痛,使他们成为健康寿星,安度晚年。

标签:;  ;  ;  ;  ;  ;  

基本医疗保险应面向人口老龄化_医疗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